在年初十回望,这个春节此生难忘

没有一个是局外人,打响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本报记者 俞任飞 陈曦/文 通讯员 刘宇恒/摄

在年初十回望,这个春节此生难忘

全城抗疫,杭城街头

在年初十回望,这个春节此生难忘在年初十回望,这个春节此生难忘

如果要给今年浙江人的春节找一个节点,也许会是1月23日——己亥年腊月廿九。

倒退两天,国家卫健委确认浙江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一日之内,确诊病例增至10例。

辞旧迎新的除夕前夜,浙江省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省实行最严格的全面排查、最果断的隔离观察和最快速的技术攻关等十大最严举措。

不少浙江人开始意识到,这个春节非比寻常。疫情来势汹汹。疫情之下,没有一个局外人,这是一场全民响应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时间走到大年初十,这其中有好多暖心的人和事,值得我们铭记。

在隔离点:爱没有隔断

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十点,一架客机的轰鸣声划破夜空,由新加坡飞来的酷航TR188次航班降落杭州萧山机场。

波音787巨大的涡轮旋叶刚刚停转,早已等待多时的海关人员身着全套防疫服立马登机。稍早前他们得知,班机上335名乘客中,有116人来自武汉。随后,2名发烧人员被送往医院进行诊治,剩余的武汉乘客在机场宾馆就地隔离,其他的乘客则被安置在杭州市委党校7号楼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隔离。

大年三十被关了“禁闭”,怨气和愤懑在TR188航班乘客间传播。

“天气阴冷,回不了家,同行的武汉乘客又有2位被查出已经发烧,换谁也不可能心情好的。”在新加坡工作的萧山人张莹坦言,机场检查的过程中,难免发生一些小风波,也有人不满。

为了不让这次隔离“冷冰冰”,杭州市委党校与所在的西湖区卫健、公安、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转塘街道,联合组成集中观察点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由100多名工作人员负责留观人员的生活保障。

200多件军大衣和毛毯是紧急调配来的,为的是防止刚回国的乘客们因连日的阴雨而感冒;因为不能打开中央空调,每个人都领到了一只热水袋,这种上个世纪的取暖设备,成了当下的“最佳伴侣”;“大家好,我来为大家送餐了,祝您用餐愉快……”为尽可能避免工作人员与留观人员直接接触造成交叉感染,送餐机器人每天准点会在楼道间穿梭。机器人的到来,不仅提升送餐效率,也让张莹们能吃上一口热饭。

“阳光透过窗子,温柔地洒进房间,电视机里面传来我听不懂的语言,今天是隔离的第8天。”原本计划来杭探亲的法国人杰夫,养成每天写一篇隔离日记的习惯。这次的意外,反倒让他加深了对中国的认识,“今年3月我要参加斯巴达障碍赛,需要补充蛋白质,工作人员因此特意为我准备了蛋白质营养餐。”

爱没有因为隔离而被阻断,反而传递得更多。在距离市委党校一公里外,工作人员专为TR188次航班家属开设了临时的“家人送货点”,换洗衣物、零食、书籍和杰夫所需的健身器材,像一股股涓涓细流,被一起送进7号楼的隔离房间。

尽管疫情依然急迫,但当初紧张的情绪已经得到缓解,乘客们相约,待疫情解除后来一张集体合影。

“可大家都戴着口罩,谁也不认识谁,怎么办?”

“那就在口罩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好了……”

这个特殊的春节,却让这群隔离者心生友爱。

在医药企业:生产线上过春节

TR188航班的疫情通报刚刚发出,距离116名武汉乘客隔离点不到20公里的红十五路上,不少工人放弃休假,正在奋力工作。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里几台罐机发动,25公斤装的塑料大桶里,略微泛黄的化合物从工人们手握的皮管中流出。十大桶消毒用次氯酸钠,是他们一早的劳动结晶,利用手头现有的化工材料,他们将这批消毒产品,赠送给隔离武汉乘客的杭州宝盛道谷酒店。

更早复工的,还有乐清市的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1月23日上午,公司的无菌车间里,9名员工正在流水线上赶制、打包。老家重庆的陈学元两天前接到通知,“公司希望我们能回来支援,”本来已经放假回家的陈学元,当天下午就坐上返回的航班,“几个老员工都是连夜回来的,为的就是尽快投入生产。”

金华、长兴、海盐……更多志愿者补上了已经返乡过年的一线工人岗位。普通群众、大学生、退役军人、小微企业主们组成志愿者队伍,共同努力。

面对疫情,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

1月30日下午,杭州邮政江干区分公司客户单位——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紧急联系区分公司下沙经营部,要求邮寄10瓶50ml的口服液,寄往位于福州和广州的两处国家药剂实验室。这些药品主要为了试验抗击新冠病毒效果,为大规模生产投入实际医疗抗疫做准备。

由于药品为液体,无法空运,走水路时间得不到保障。为了第一时间将药品送到实验室,经分公司领导商量后,决定特事特办,为员工做好防护措施后,通过“人肉快递”,将药品送到收件人手上。

在街道在农村:民间智慧迭出

60岁的吴剑美,是朝晖街道的一名“武林大妈”。从年前开始,她就在为疫情上下忙活。大年初一晚上,轮到她在街道的一家宾馆排查,听说宾馆里住着一位武汉人,且有咳嗽症状,她第一时间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一直忙到凌晨1点,才帮着这位武汉人在医院安顿好,等待接下来的诊断和治疗。

在这次的疫情防控中,每天有1500人次的“武林大妈”,24小时分批次值守、巡防。这些穿着红色夹克的“武林大妈”们顶着“隔夜面孔”,反复劝告市民减少外出,又几乎不分昼夜地,为居家隔离的重点地区来杭人员送上生活必需品。

在农村,防控的工作还要更辛苦一些。

在衢州上方镇金扬村,为了劝服林大姐延后她女儿的婚期,网格员蓝有花连着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上门,最终说服了男女双方。而这是上方镇今年春节停办的第14场婚宴。

和老一辈们一块“重出江湖”的,还有不少生动有效的宣传高招。

三门县亭旁镇女子打更队,穿上了传统打更服,走街串巷用方言宣传防控;瓶窑镇樱花基地的负责人邵贤祥,则拿出刚花7万多元买的农用无人机,用胶带绑上喇叭,让乡音播报的疫情预防知识盘旋在每家每户上空。

守望相助,抗击疫情。也正是这一个个平凡、不息的音符,真实地演绎出温暖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