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3日 星期日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相较其他口语诗,刘傲夫的《窗外鸟鸣》一诗获得广泛好评,中国26位一线诗人都给予较高的评价。这是一首很有韵味的好诗。

窗外鸟鸣

姐姐穿着碎花裙子

一路笑过来的样子

本诗的好处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迎合了中国传统诗歌审美观,含蓄、优美;第二贴合了意象主义经典诗歌的特质,直观、平易。鸟鸣有很多象声词可以描绘,而作者却用通感手法呈现出来,含蓄优美。直觉性很强,鸟鸣之声可以用视觉看到,“碎花裙子”的意象把“叽叽喳喳”的鸟鸣声写得活灵活现,而且选用姐姐的“碎花裙子”,多么亲切多么温馨,大有意象主义诗歌的风采。你看看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的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窗外鸟鸣》是不是有庞德的影子?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相对而言,他的《与领导一起尿尿》《走亲戚》《母亲》等诗的命运就比较惨,充满了质疑、嘲讽之声。示例如下:

“当代诗王”(2020.12.28)云:“刘傲夫继承了于坚、杨黎、韩东、伊沙等口语诗的衣钵,写的是按回车键的梨花体。千万不要五十步笑百步,网上写这种诗的人至少占半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特点是直白如水,跳跃小,语言无张力,属小说的分行。”

“宋词郭俊”说:“刘傲夫、赵丽华、乌青,将诗歌打下神坛的罪人。在这些人的作践糟蹋下,中国再也无法称作诗的国度。作为汉文化延伸的日本、朝韩、越南、新加坡都不知道以如何鄙夷和嫌恶的眼神,嘴角挂着冷笑地斜眼观看着中国现代诗坛这场丑陋无比、奇臭不堪的闹剧和拙劣表演,痛心疾首!”

“夹缝中的咏叹调”说:“前几日,傲夫同志一绝世尘,尿尿诗大行其道,弄骚了诗坛,当然,应该感谢《诗刊》这个盛尿桶 ,绝对的功劳,用功高盖世加以褒奖,是不为过。”

“诗润闲暇”曰:“有首‘尿诗’最近很火,从字面上看以其尿味十足,难被如我等这般,既‘不懂诗’,又写不来‘好诗’的普罗大众们所接受。”“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媒体对文学的冲击,现代诗歌开始一路下行,时至今日,更是每况愈下。一部分人不甘寂寞,纷纷打起‘先锋派’的旗子,创作这类诗歌,‘直白’得近于白水,简单到随意堆砌几个陈述句就当诗文,可以不经大脑,可以是梦呓,可以是醉话,可以是结巴语,以物言物,全篇废话压榨不出一点意境来。更有甚者,专以书写‘下半体’为能事,美其名曰以下半体的‘力’冲击诗歌的枷锁。”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细细看来,刘傲夫的《与领导一起尿尿》《走亲戚》《母亲》也不能说不是诗歌,只不过没处在一般人的审美视域里而已。中国几千年的诗教传统,耳濡目染,已经习惯了那个“典雅、含蓄”传统。现在有人尝试用另外一种风格写诗,似乎不合“老祖宗的家法”了,而另一批人跳起来,口诛笔伐,这是变革社会里很正常的现象。我的前一篇小文就从中国传统诗歌审美观的角度对傲夫同志提出了质疑

换一个角度看,刘傲夫的许多口语诗基本上属于象征主义诗歌范畴。《母亲》有辛波斯卡(1996年诺奖得主)《衣服》的影子。

“你脱下,我们脱下,他们脱下

用毛料,棉布,多元酯棉制成的

外套,夹克,短上衣,有双排纽扣袋西装,……”

在《衣服》一诗中,辛波斯卡不厌其烦地列出不同质料、样式的衣服名称,及其相关之配件、设计细节,阅读起来没有一点诗意、诗味,完全像菜谱一样乏味。但如果细细想想,你会发现,辛波斯卡用心经营的“外表”之下,藏着一个无法修饰的“内在”,再严密的设防,也无法阻挡疏离感、心事、病痛的渗透。这是意象主义的极端形式,把一堆“意象”堆砌在一起,没有美感,没有思想和情感,让诸君自己去读。从这个角度,你去读刘傲夫的《母亲》,会从一堆繁杂的“事物”中读出许多人间烟火来,其中还有一本《圣经》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什么是意象主义?1913年,庞德在休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意象主义三点纲领:第一、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第二、决不使用任何无助于“呈现”的词语; 第三、在韵律方面,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意象派的重心起初在英国,到埃米阶段转到了美国,1918年英美意象主义运动解体。继之而起的是苏联意象运动,于1919年成立了苏联意象派,主要成员有叶赛宁、马连果夫等人。

意象主义诗歌反对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技巧,主张回归古典:表达的直观性,即具体、客观、直接地处理事物,创造出能直接传达给读者的意象;语言的简洁性,即不用无助于表现的词,不用过剩的词,不用不揭示什么的形容词,去掉装饰性的花边,“最大限度地离开卖弄词藻”;音乐性,即在诗的格律上,强调诗的内在节奏,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反对按固定音步写诗,尤其反对英语诗传统的抑扬格五音步;日常性,即诗歌用语接近口语,以口语表现日常生活。不仅表现诗意的、优美的意象,也表现现代城市生活的现实。“象我看见的那样描绘事物”,甚至“敢于到垃圾箱里去寻找题材”。这使意象主义诗歌离开象牙塔式的“纯诗”,接触现实,并使其带上了现代主义的色彩。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意象主义这些主张的核心是直觉主义。它的哲学基础是二十世纪初风靡欧洲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因此,意象派诗歌特别突出了意象和直觉的功能

下面略举几例加以解说。

(桑德堡)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地俯视
港湾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解说:作者用客观冷静的意象——“小猫”来描写雾,小猫时而“踮着细步”,时而弓腰静蹲,怯生生地“俯视”“港湾和城市”。在它幽闲的小憩之后,“又往前走”去了。直观性和日常性非常明显。

红色手推车(威廉斯)

多少东西仰仗于

一辆红色的

手推车

闪亮地缀着

雨滴

旁边是群白色的

解说:诗的首行劈头给读者以惊喜和悬念:“多少东西仰仗于/你”,接着呈现给读者一幅想象的视觉画面,“闪亮地缀着/雨滴/旁边是群白色的/鸡”。原来大雨刚过,一辆手推车在明亮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轮子刚在雨中滤过,一片晶亮中透出光艳照人的红色;旁边是不知刚从什么地方钻出的一群小鸡。红、白色的交相辉映,给读者以非常鲜明的色彩与形象,恰似一张彩色照片。这首诗简单到极点,既无比喻、象征等手法,也没有诗人直接的情绪情感。完全客观冷静地呈现“事物”,没有多余的情感词语,生活的庸常扑面而来。

坛子轶事(史蒂文斯)

我把一个坛子置于田纳西,

它是圆的,在一座山上。

环绕那山。

荒野向它涌起,

又摊伏于四围,不再荒野。

高大,如空气中一个门户。

它统治每一处。

坛子灰而赤裸。

不像田纳西别的事物。

解说:诗歌开头“我把一个坛子置于田纳西”,平铺直叙,从“坛子”到“田纳西”的整个外延,其中出现的意象,除了“坛子”之外,还有有“山”和“荒野”、“门户”,以及“别的事物”,意象与意象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词与词之间有着大片空白,用直觉和意象写诗

雪尘(弗罗斯特)

一只乌鸦

从铁杉树上

碰落一些雪花

飘到我的身上


却让我的心情,

因此有了转变;

原本让人郁闷的一天,

也就变得明快一点。

解说:诗歌客观呈现了一个事件,乌鸦碰落雪花飘到我身上。乌鸦是死亡象征,死亡之雪尘飘落于我,我为何变忧郁为开心?这是常人所难以填补的“空白”。弗罗斯特由乌鸦抖落雪尘这个再平常不过的现象,联想到自己终将也会随尘土而去,这本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结局。但是,诗人从中感悟到:人之将固死,何必为世俗之事扰搅了好心情呢?这首诗与前面几首相比,加了点“情感”进去,这是意象主义诗歌不喜欢的东西。第一节只有直觉和意象,第二节是抒情,但使用的是以哀景衬乐情。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综上所述,刘傲夫的口语诗其实大都是意象主义诗歌,不合中国传统诗歌的美学标准,作为一种诗艺探索,是非常值得鼓励的。风物长宜放眼量,见多识广,就会避免固执偏狭。而且意象主义受到中国古诗的意象和日本的俳句的影响,用意象和直觉写诗,接近平民百姓,这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塞菲里斯认为“诗歌必须植根于人类的呼吸之中”,仅仅躲在象牙塔里写一些唯美的纯情,或者执着于自我情绪的抒写,虽然也能写出人类的一部分“呼吸”,但毕竟没有走出小我的圈子,不容易写出与人类血肉相连的“共情”。只有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写出底层百姓的烟火色,才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我这样讲,只是赞赏傲夫同志的探索精神,并不完全认同他的一些诗作,比如《走亲戚》《母亲》这样的诗歌,偶尔写一两首可以了,没有必要反复尝试,更没有必要倡导他人也来写。这一类诗歌是意象主义的极端形式,偶尔尝试一下,OK,搞多了,就有吸流量之嫌。倒是《窗外鸟鸣》这类诗歌才是意象主义诗歌的正常形式,多多益善再说了,“意象主义”大旗在欧美仅扛了几年便倒下了,后来是一些“散兵游勇”在打游击。中国大有把欧美“意象主义”大旗举起的气势,毕竟我们是“意象”的老祖宗,当然,中外有一些口语诗并不属于意象主义范畴,如五十年代英国的一些人主张使用松散的结构和口语来追求自然效果等等。目前看,像辛波斯卡《衣服》这样的意象诗歌占了主流,而像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这样的意象诗歌太少了。诗歌毕竟有它自身的特质,“诗言情”,过于直白,过于冷峻,似乎走向了“庞德意象主义诗歌纲领”的反面,庞德是为反对“滥情”,过度修饰铺排,而提出客观呈现的,并不是那种不要一点“情”的死板冷酷,弗罗斯特的《雪尘》就很像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既有景又有情,多有韵味!我们探索意象主义诗歌写作,不要剑走偏锋,总走极端,以博取眼球。在探索过程中,其他流派也可以尝试一下,比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都可以尝试尝试。

2021.01.10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从刘傲夫的《窗外鸟鸣》说开去

上一篇新闻

明为央视主播,暗做他国间谍,她潜伏数年,却因一句失言,栽了

下一篇新闻

中華历史之现代汉语(珍藏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