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儿子回到美国校园,开学第一件事混打疫苗

八月的最后一周,匹兹堡大学开学了。


01开学前,混打辉瑞疫苗


美国政府虽没有强制大学生打疫苗,但现有七百多所美国高校已经做出了在秋季学期入学强制接种疫苗的规定。据报道已有二百多名学生因违反校内的疫苗强制接种政策,而被注销秋季入学学籍。


匹兹堡大学承认中国疫苗。儿子在国内也已经注射两针科兴疫苗。英文版的疫苗注射证明原本可以在济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开具,但由于预约的人太多,他预约到的时间已经排在返程之后,无奈返校前没能拿到英文证明。


学校不承认中文证明材料,按校方要求需混打辉瑞或莫德纳。一直顾虑混打疫苗可能产生副作用,看到媒体上说,混打的抗体反应比大多数单一疫苗产生的抗体反应更强。


搜罗网上混打的体验,看到新加坡的一位名叫可可可安的女留学生,在打了两针科兴后混打辉瑞,结果反应剧烈:高烧2天、浑身酸痛、心脏疼、胸闷、呼吸困难,被副作用折磨到崩溃。更可怕的是十天后,她还是会偶尔心脏疼痛,一般疼3个小时自动缓解,疼痛没有规律可言,很随机,身体还容易疲劳、乏力,早晨起来头就开始发沉,一天什么都没干就觉得特别特别累,累到要晕倒的感觉,而在疫苗之前没有这种现象。


儿子和可可可安一样,两针科兴后混打辉瑞。虽然很担心,可人家的地盘人家做主,还是开学前一天在匹兹堡补种辉瑞疫苗,时间距离他在国内打第二针科兴疫苗间隔了二十天。


儿子是打完疫苗一天后才告诉我,我问他打了疫苗有没有反应,儿子说,胳膊发麻,其他还好。两天以后再问他,说已经恢复如常了。


混打后,个体的疫苗反应差别很大,疫苗的副作用就像一门玄学,毫无规律可言。专家说,打辉瑞和莫德纳本身反应就比较强烈。


返校后,很多留学生面临接种美国疫苗,以下是总结的经验分享:


一是无论第一针还是第二针,美国医生建议打针前,都至少喝下一杯水。尤其是打疫苗后发烧的时候多灌自己水。


二是打针的前几天,建议保养好身体,补充维生素,不要生病,提高身体免疫力。因为打疫苗本质就是身体和弱化病毒抗争的过程,提高身体免疫力总没错,但是千万不要吃太多,一般一颗就够了。


三是多甩手臂!打完在现场观察休息的时候,可以坐在那里甩手臂画圈,这也是医生的建议。如果实在痛,幅度不用太大。


四是消炎药不能乱吃。打针前,这一条建议被医生反复强调,不然会影响疫苗药效。打针后如果高烧顶不住了,建议还是吃药,不要硬撑。现在美国主流推荐LENOL秦诺。因为这款药主打止痛降烧,和其他药不同,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五是多睡觉,健康人几天睡眠不足,免疫力就会降低很多,所以打疫苗后要保证睡眠,适量运动,饮食均衡。


六是有家长建议:在国内做抗体测试,然后去美国再做一次,报告给医生看过,听医生意见再决定是否接种辉瑞。


关于混打疫苗到底效果怎样、是否危险,专家们的意见也不一致。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认为危险,不建议混打。权威科学杂志柳叶刀最新研究结论:混打可使免疫效果加强。


02 久违的线下课


自从德尔达开始蔓延,每每看到美国每天二十万左右的确诊数字,都感到毛骨悚然。临近返校时,我和儿子都很焦虑 。也可能行前焦虑过度,儿子到学校后,我和他心态反倒平和了很多。


儿子说,虽然现在那边疫情很厉害,但大家都挺放松,感觉不到焦虑和恐慌的氛围,当然也没有国内这样严格的隔离防护措施。


新学期开学后,校园暴发疫情的消息陆续传来。前一段国内几个城市出现一二百确诊病例就要封闭管理,机场关停,在美国一个社区,一所学校就有100多人确诊,而且你不知道这些确诊病例的行踪,他们可能在你身边出现过,似乎每个人都是被病毒包围的,所以防护只能靠自己保护自己。


既来之,则安之。更何况还有两种疫苗护身。8月30日,儿子学校第一天开课,同时开线上线下课。也许是对网课深恶痛绝,第一堂课,他准备去学校上,顺便去见下老师和同学。


新租的房子离学校四公里。儿子戴好口罩,骑着刚买来的自行车穿过福布斯街去学校。明媚的阳光,街面、校园和建筑还是去年的样子,不过几家百年老店关着门,他常去的热狗店也关张了,繁华不在。看到眼前的景物,儿子脑子里会偶尔浮现过往的情境,现实和回忆交叠,一种陌生感和亲切感同时从心里涌出来。


这一年人们经历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美国已有60万人死于新冠,1200万美国人申请失业救济金。与很多留学生一样,儿子经过了独处一室孤单留守,体验了回国和返校的艰辛,还上了一年晦涩难熬的网课。生活还在继续,孩子们也都没有放弃,困境中他们在努力把握自己的命运。


对于上线下课,家长们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看到校园的蓝天白云,终于回到教室,不用天天在家黑白颠倒上网课了;忧的是美国疫情那么严重,健康怎么保障?万一出点什么事情,后果不敢想象!


匹兹堡阿勒格尼郡共有11万确诊病例。在匹兹堡大学,共有确诊病例1292,目前正在隔离的有13人,每天新增3到7人不等。好在学校的防疫措施还是到位的,学生基本都很守规矩,上课都带着口罩(有的老师不带),没有大规模的聚集活动。


学校要求,进入学校的建筑物需要携带ID(学生卡)。第一堂线下课是离散数学,教室里就有四十多个人,原本想保持远一点的社交距离,但根本没那么大空。第一堂课儿子没看到华人同学,疫情后,美国人很仇视亚裔,所以除了病毒,儿子还担心美国同学会不会排斥他,甚至是发生肢体冲突。好在第一次上课同学都很和善。


儿子说,见过老师和同学,后面的课程除了实验课,他准备尽量在宿舍上网课,按照学校现在的计划,将会在两周后的9月13日将所有课程转为线下模式。


03匹兹堡的日常生活


因为儿子,我对万里之外、从未去过的匹兹堡如此熟悉。这个和济南纬度基本相同的城市,和济南一样正处在夏末秋初的季节,而且和这边一样,最近几天一直在下雨。对这个城市我也是爱恨交加,去年儿子曾经在这里度过二百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被各种事情折磨着。而现在,他又对我说你不知道匹兹堡雨后的阳光有多好。我们挂念一座城市是因为我们挂念的人在那儿,而他们喜欢一个城市是因为有一群人一起在那里做他们想做的事。


除了上课,儿子经常迎着晨光和室友去学校的健身房,因为那个时候人比较少,当然也都戴着口罩。


儿子的几个室友都是匹兹堡的研究生,他们虽然略大几岁,但都是第一次出国,租房、水电、网线等琐事都是儿子张罗的。他们在国内虽然住在不同城市,但返校前已经聚了好几次。他们在最好的年纪一起留学,期待他们在不安定的时期能互相陪伴支持。


这几天儿子基本不回我微信,我这边经常发好几条消息,他就回个微信表情,估计日子过的还不错。男孩子就是这样的,嗨的时候就忘了跟家里联系。虽然他总不回我微信,我还觉得挺安慰的。


在疫情混乱、中美反目的情况下,听到了太多对留学价值的质疑,但8月新出的数据给出了答案,今年5月以来,美国驻华使团共签发8.5万张学生签证。与2019年大致持平,这意味着秋季有8.5万新生勇往直前的加入赴美留学的行列,同时,截止8月下旬,等待办理学生签证的数量依旧庞大。儿子说,他的高中同学基本都返校了。


疫情的威胁,路程的艰险,对中美关系的顾虑,并没有让万千留学生退缩,他们用行动做出选择,不言放弃,历尽艰辛,坚持留学。

上一篇新闻

平价又时髦的小ck,7款个性不撞包的款式,承包你的整个2020年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曾被英国殖民一百多年,为何不恨英国,反加入英联邦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