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再说新加坡放弃抵抗了?就把这贴甩给他
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
虽然身在南洋
也一直心系祖国
每天追踪国内进展
也和校友会一起捐款捐物,支援疫区
这几天,一小波舆论
突然将新加坡推上了风口浪尖
微信里关心我的朋友也多了起来
问是不是新加坡
真的打算佛系抗疫了?
还有人疑问
新加坡会不会变成下一个武汉?
而这一切的导火索都是
李显龙总理在8号
晚上一段公开讲话引起的
*来源:新加坡总理公署
微信上一个一个回复朋友太慢
索性写篇文记录一下想法
完全是个人见闻和观点
不代表任何机构
也不保证全面完整
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对疫情的应对
和这个国家给我一贯的印象一致
规范
第一个感受是规范。
新加坡的运作很像“一个公司”,很多国家治理的措施其实套用了公司管理的手段。而其成功的秘诀就是公司规定全面完善,执行有效规范。
从李显龙总理讲话的背景说起吧,新加坡的卫生部有一套传染病疫情预警系统DORSCON,根据不同的疾病基本情况和传播情况分为绿、黄、橙、红四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公众有不同的建议。
从武汉封城后,我就开始关注这个等级,当时为黄色。而在2月7号,基于本地疫情的情况变化,卫生部将预警等级从黄色调至橙色,引发了“kiasu(怕输)”的新加坡人去超市的恐慌抢购。
李显龙总理为了平复社会的恐慌情绪,才发表了公开讲话,从这次2019-nCov的特点开始分析,跟SARS比较,并且说明未来可能的走向和政府可能的应对方式。
从我自己的角度,我觉得这段讲话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中肯透明。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随着传播越来越广泛,有些东西被放大。
需要说明的是DORSCON的主要目的给民众一个指导,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要怎么做。而政府机构其实是行动在前的。简单列一下时间线:
1月2日
卫生部发布声明通知医疗人员留意疑似肺炎的病例
1月3日
3号起所有从武汉到新加坡的旅客都要在机场接受体温检测
1月22日
后来,22号起将检测范围扩大到所有从中国抵达的旅客
1月23日
新加坡确诊第一例,并在24小时迅速内增加到3例
1月26日
开始征用度假村和部分大学宿舍作为隔离区预备
1月28日
要求中国返回的雇员自行在家隔离14天
1月29日
禁止所有持湖北省签发护照或过去14天到访过湖北的游客入境
2月2日
禁止范围扩大到所有过去14天到访过中国大陆的游客,并暂定给中国护照持有者发放各类签证。而在2月1日这个时间点,新加坡确认的病例数为18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
在这样一个形势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选择关闭中国游客进来的门,对新加坡这样一个旅游城市来说,经济上的牺牲和政府的魄力不可谓不大。
但这个门一关,基本就切断了新的传染源入境,大大降低了病毒传播的概率——这也是新加坡后续一系列应对的基础之一。
所以批评新加坡消极应对,佛系抗疫,我真的要为新加坡政府喊个冤。
透明
第二个感受是透明。新加坡以廉洁闻名,当然廉洁的背后是公务员的高薪和严刑峻法。本次疫情里,这一点也是淋漓尽致的表现。
卫生部的网站从1月2日起,不断更新新型肺炎的相关进展,包括确诊和疑似的数量。每一例确诊的案例的详细情况也都会公布,包括病人的背景情况,曾经去过哪些地方等等。亦有根据这些信息在地图进行标注,让大家直观了解每一例的行动轨迹,下图是一个例子。
截至2月10日,新加坡确诊45例,其中22例为输入型,23例为本地传播。本地传播中,有15例已经追踪到了传染源,并进行了相应隔离。
另一个例子,就是李显龙总理的讲话。他在分析未来可能的情形时,十分直接而直白,提到最坏的可能将鼓励轻症在家自我隔离,将医疗资源留给老人、孩子和有基础病的病人。
其实这就是国内常说的“底线思维”,或者我们在风险管理里常用的worst case scenario的概念。他也提到了,目前的疫情还不至于到这一步。但未雨绸缪,政府这是把接下来可能的规划先给民众交个底。
插一嘴,这段话在国内的网络上被一些人质疑。
不过我仔细听了整段讲话,他的原话是“如果确诊人数持续攀升,进行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也将无济于事,若继续让所有可疑病例住院和接受隔离,医院将应付不来。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而新冠病毒的死亡率维持在一般流感的低水平,政府将鼓励只出现轻微症状的人去看家庭医生,在家休养。只有年长者、孩童和有其他并发症的人得入院,以便集中医疗资源。”
前提是,第一,确诊持续攀升,第二,死亡率维持在一般流感的低水平。不看前提,只看结论,这种叫做断章取义。
当然,没有任何制度是尽善尽美的。
局限性
这里也要说第三个感受,就是局限性。新加坡是个很小的国家,精英治理,大家各司其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平时相安无事,甚至很有效率。
但是,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民众对于新加坡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好的说法是新加坡政府公信力很强,坏的说法就是民众都成了勺子伸到嘴边的小宝宝,缺乏了一些主观能动性。
比如这次疫情中政府提倡不生病就不要戴口罩,结果大街上几乎就真的没有人戴口罩——虽然升到橙色之后,戴口罩的人慢慢多了起来。当然,政府的这个倡议是否有道理值得商榷,我个人认为以新加坡的卫生条件、卫生习惯以及前期的一系列关门动作,这个提倡问题不大。
来源:The Jarkata Post
地理,资源
另外,新加坡的小,也是其面对大的风险事件时的天然劣势。
由于资源有限,没有回旋余地,必须四平八稳的平衡各种利益。这注定了新加坡无法在疫情中采取极端措施,甚至无法以政府名义叫停一个元宵节大伯公宫万人聚会——尽管有另外的一万多人请愿要求取消。
不要简单的去比较新加坡的其他地方的应对。每一个国家有每一个国家的国情。从新加坡的制度、人文和自然环境、疫情发展的现状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对新加坡政府的行动还是很认可的。
在大灾大难面前,个体的力量真的有限,做好自己能做好的部分,放松心态,不要恐慌。
*本文经授权转自微信公众号:DeckieZoo
希望不管是中国还是新加坡
都能尽快、安稳度过这次疫情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新加坡加油!
移民
留学
工作
新加坡
红灯区
教育
星耀樟宜
螃蟹
值得买
白卡
护照
遛娃
在看的你一定很好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