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1期 | 新刊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1期目录
聚焦| Focus
2019,炬火与微光: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推荐
方 岩 华斯比 姜振宇 李德南
李 璐 林珊珊 毛 尖 王继军
魏小河 吴佳燕 伍 岭 行 超
杨君宁 岳 雯 张光昕 张 杭
实力| Main Current
张 翎 廊桥夜话(中篇小说)
选自《十月》2019年第6期
黄锦树 迟到的青年(短篇小说)
选自《天涯》2019年第6期
张燕玲 黄锦树:幻魅的历史叙事(评论)
选自《美文》2019年第10期
葛 亮 书匠(中篇小说)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12期
朱 婧 水中的奥菲莉亚(短篇小说)
选自《作家》2019年第11期
王 棘 夜晚出生的孩子(短篇小说)
选自《山西文学》2019年第10期
锋锐| New Wave
蒋方舟 完美的结果(短篇小说)
选自《花城》2019年第6期
伍德摩 凼凼转(中篇小说)
选自《上海文学》2019年第12期
余 烈 亚热带病人(短篇小说)
选自《芙蓉》2019年第6期
非虚构| Non-fiction
周 芳 坐17路车去孤岛
选自《在精神病院》
杨 眉 上海爱情故事:一个老来单身的女人决定恋爱
选自《智族GQ》2019年第5期
读大家| Reading Classics
陈以侃 如果纳博科夫不是这样的,我们就没有纳博科夫了
选自《在别人的句子里》
书架|Book Shelf
张曼娟 我辈中人
选自《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
肖像| Portraits
界面文化 “野生作家”肖像二则
选自《野生作家访谈录》
艺见|On Arts
赛 人 相由心生——我眼中的中国影视表演者
选自微信公众号“虹膜”
本期看点
聚焦| Focus
2019,炬火与微光: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推荐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1期邀约十六位身处第一线,视野开阔、眼光独到的作家、编辑、评论家与媒体人,分享各自对2019年文学现场的个人观察和阅读印象,推荐心目中值得关注的佳作。其中既有对光焰四射之现象级作品的不同解读,也有对前沿、潜层与偏僻处闪烁之萤火的耐心辨认。或许无法尽数涵盖一年来最重要的作品,但这样的倾听与论说、观察和辨析,相信也会给各位读者带来启发。
周恺《苔》:方言作为日常和历史
◎方岩
(《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
推理小说文本内外的探索
——2019年华文推理的几个侧面
◎华斯比
(类型文学研究者)
中国科幻2019:搞点新的
◎姜振宇
(科幻研究者,四川大学博士后)
郑重而有尊严的写作
◎李德南
(评论家,任职于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走向远处的探索者
——2019青年写作印象
◎李璐
(《西湖》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2019,媒体非虚构写作的野心
◎林珊珊
(非虚构写作者,“故事硬核”创始人)
是这样的,非这样不可
◎毛尖
(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深藏向上的渴望
◎王继军
(作家,《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
静谧与轻盈
◎魏小河
(书评人)
写作者如何在这个时代安放身心
◎吴佳燕
(《长江文艺》杂志副主编)
三位青年作家的三种朦胧美
◎伍岭
(《晶报·深港书评》编辑)
有关“我们”的文学
◎行超
(《文艺报》编辑)
2019华文文学不完全观览
◎杨君宁
(中山大学[珠海]中文系特聘副研究员)
世界与地方的互相凝视
——2019年长篇一瞥
◎岳雯
(评论家,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
三个反顾之梦
——2019年诗集举要
◎张光昕
(评论家,供职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9,文学视野下的戏剧创作
◎张杭
(评论家,供职于中国戏剧家协会)
实力| Main Current
廊桥夜话(中篇小说)
张 翎
选自《十月》2019年第6期
张翎
越南的儿媳,法国的女婿,出人意料地加盟同一个极普通的中国家庭,并聚集于杨广全的家宴。张翎很精心地将所有的文化差异都消弭于中外孩子们集体参与的一场“老鹰抓小鸡”游戏里。“那些多元文化、身份认同的话题,都是大人的扯淡。融汇哪是书本可以教的?你把一群孩子放到户外,让他们去抢一个球,抢一只蜻蜓,谁还顾得上看你长什么肤色,说的是哪国语言”?她从童趣的裸露中,肯定了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皆可由爱的初心抵达亲密无间。
——戴瑶琴评论
迟到的青年(短篇小说)
黄锦树
选自《天涯》2019年第6期
黄锦树
其实他一开始出现就被这世间的机器之眼给捕捉到了。一年前,雪花纷纷,瑟缩在上海街头的报摊前抽烟,被一个日本密探拍下。九个月前,在北京某大学广场上激昂的大学生之间,聆听鲁迅的演讲,被某记者摄入作为背景。七个月前,神色漠然地在莫斯科开往柏林的有流放者同行的火车上,大雪纷飞。年月不详,积雪覆盖的鹿特丹码头缆绳旁,船的阴影巨大而不分明,低头若有所思,像个忧伤的印尼人。雨中伦敦的红色邮筒前仰望大钟楼,似是典型的流浪至殖民母国为家国命运发愁的青年。当资料由各地眼线和当地特务交换或交易而来,汇整到伦敦时,他已经登上往新加坡的邮轮,而且即将抵达印度。
——《迟到的青年》节选
黄锦树:幻魅的历史叙事(评论)
张燕玲
选自《美文》2019年第10期
张燕玲
读黄锦树简洁的句子,既生动如画,又活泼入耳,如诉如戏,如诗如歌。故事所蕴含着历史密码、心灵密码,在作者的深入开掘中,指向华族的命运与未来,叙述交响乐般辽阔浑厚,穿透灵魂,沟通世界。谁说马华文学在华文文学里是“没有位置的位置”,有黄锦树呢。
——张燕玲
书匠(中篇小说)
葛 亮
选自《人民文学》2019年第12期
葛亮
老董将那只干瘪的西瓜抱过来。我才看清楚,西瓜皮上并不是长霉了,而是铺了一层霜。老董拿出一只鸡毛掸子,摘下一根鸡毛。从中间摘断,独留下近根儿细绒一般的羽翎子。他用翎子,轻轻地在瓜皮上扫,一边用只小汤勺接着。那霜慢慢落满了半汤勺。
老董便将这白霜,一点点均匀地倒在纸上,我的字迹被盖住了。……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手。父亲笑说,好个障眼法。
老董也笑了,笑得很松弛,额头上紧巴巴的皱纹也舒展开了。他对着手上的翎毛吹一下,然后轻轻地在纸上扫。我的眼睛渐渐地睁大了。
纸上那又黑又大的“毛果”两个字,竟然消失了。
——《书匠》节选
水中的奥菲莉亚(短篇小说)
朱 婧
选自《作家》2019年第11期
朱婧
朱婧,1982年生,扬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小说集《关于爱,关于药》 《惘然记》 《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譬若檐滴》,长篇小说《幸福迷藏》等。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水中的奥菲利亚》化典《哈姆雷特》,则更为抽象地素描了欲望、恐惧、怯然,更呈现了衰老与青春的拔河,我们误以为青春与美总会获胜的枉然。从少女的纤弱之美到少妇的仁慈之心,都被她的文字切割成短短的一瞬、或一瞬又一瞬的拼接。在都会的故事里,她的仔细、沉静,她的端详,都来自女性之眼的悠远,也来自女性的宽容。我想,这是朱婧独特的小说语言所企图抵达的美学之境。
——张怡微点评
夜晚出生的孩子(短篇小说)
王 棘
选自《山西文学》2019年第10期
王棘
王棘,1993年生,山西灵丘人。作品见《青年文学》 《作品》《西部》等刊。现居成都,供职于某杂志社。
这是一篇关于故乡和家庭的小说,妻子去世后,主人公生活里的锚突然消失,生活因此接近停摆。“家”或许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行为,当行为背后的人消失了,“家”也就消失了。“我”想象出一个叫比利的孩子,在这个不存在的孩子眼里,“我”重新审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些模糊的记忆、情感、故乡的轮廓、死去的父亲和母亲都开始渐渐变得清晰……
没有夜晚,就不存在黎明,未曾逃离,也没有所谓的“故乡”。我们总要通过距离的拉扯,以及与更大、更陌生的东西相撞时,才能看清“故乡”真正的样子,看清我们心里的爱和恐惧。
——顾拜妮点评
锋锐| New Wave
完美的结果(短篇小说)
蒋方舟
选自《花城》2019年第6期
蒋方舟
小说《完美的结果》根据蒋方舟为浸入式装置艺术作品“铸忆:首钢园区及三高炉博物馆城市复兴成就展”所写的叙事脚本改写而成。小说设想了线性时间如被打散,人该如何理解过去与现实,生死与亲情。“铸忆”展览通过展陈空间和器物呼应了多线叙事的小说脚本,如父亲的储物柜、制图桌以及父子下棋的牌桌,并以动态影像呈现故事中儿子的日记,呈现父子两代首钢人工作与生活日常的错时性空间,多媒体团队则将文字转换为视觉呈现,空间、器物、文字、影像等元素之间建立起对话关系。从某种意义而言,读者亦是观众。
——编辑部
凼凼转(中篇小说)
伍德摩
选自《上海文学》2019年第12期
伍德摩
伍德摩,1993年生于广州。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作品见《上海文学》《诗林》等刊。曾获光华诗歌奖、嘉润·复旦全球华语青年文学奖(戏剧文学类)。
伍德摩中篇《凼凼转》,粤语官话勾绘出的岭南小街,一群游荡的少年,与神奇飞贼的奇妙结交,小街的兴亡与少年的成长互相交织,芜杂中绽放诗意,困苦中不乏甜蜜。
——《上海文学》编辑部推荐语
亚热带病人(短篇小说)
余 烈
选自《芙蓉》2019年第6期
余烈
余烈,1984年生于湖南。作品见《作家》《西湖》《芙蓉》等刊,有译作刊发于《单读》。现居广州。
一开始,我只有这一个读者。我们素未谋面,却坦诚相见。我信任他。他不会反感我拼图式的自我书写。他不会厌弃我隔三岔五地发邮件。在长久的通信中我已经了解到,他没有对我的写作感到大惊小怪。我给他留下的印象既熟悉又朦胧。他或许已经洞察我的本质,但对我的生活痕迹不甚了了。他明察秋毫地指认我的风格,但又分辨不出我的具体形象。这给我们双方都带来了一些宁静。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一个完美的读者。
——《亚热带病人》节选
非虚构| Non-fiction
坐17路车去孤岛
周 芳
选自《在精神病院》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版
周芳,1973年生。著有散文集《执手何须倾城》《沽酒与何人》,非虚构作品《重症监护室》《在精神病院》等。曾获北京文学奖、湖北文学奖、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类提名奖等。现居湖北孝感。
我置身病区,看见他们沉默呆坐在地上,他们沿着活动室的墙根一圈圈转动,他们撞墙撞桌子高呼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听到的只有一个声音——“我怎么了?”我所在的精神康复中心在川城最西郊,像个孤岛。我每天坐17路车去孤岛。我每去一天,对它的热爱就增加一分。在这里,我看到“人”的存在,即便他们被冠以“那样”。我仍旧渴望看到爱、自由和尊严。
17路车上,精神病院里,故事难免琐碎。经历它们时,好比把心撬出来,在磨刀石上,来来回回磨砺,艰难拉锯。我不怕把心撬出来,在磨刀石上磨。
乌纳穆诺说,除非我们受到刺痛,否则我们从不会注意到,我们曾拥有一颗灵魂。
——周芳
上海爱情故事:一个老来单身的女人决定恋爱
杨 眉
选自《智族GQ》2019年第5期
杨眉
杨眉,1991年生。非虚构写作者,编剧。2015年起为《智族GQ》采写长报道。现居上海。
媒体出身的非虚构写作者多少都有一种野心:从深度报道出发,最终触及文学的质地。受限于文体,大多数时候左支右绌,但《上海爱情故事》实现了这一点,最终给人小说般的阅读感受。
作品讲的是上海老年相亲俱乐部里,老年人寻找再婚伴侣的故事。杨眉熟练使用上海方言,在轻描淡写间藏着一股惊心动魄,似乎把爱情故事里的计算、防备乃至欺骗看得透彻。写这样一个故事,杨眉没有使用一种灰调。她的句子机灵,充满活力,始终贴着人物流动。绝望之处你又会看到骗子的温情,生命的意志以及爱之渴望。读完让人对人生到老的凄清与孤独产生深切的理解和共情。
——林珊珊点评
读大家| Reading Classics
如果纳博科夫不是这样的,我们就没有纳博科夫了
陈以侃
选自《在别人的句子里》
陈以侃
陈以侃,1985年生于浙江嘉善。毕业于上海交大、复旦大学。译有《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毛姆短篇小说全集》《撒丁岛》《寻找邓巴》《致愤青》等。评论见《上海书评》《单读》《鲤》《三联生活周刊》《书城》《外国文艺》等报刊。
不管是纸上还是纸下,我的文学相亲里,看能否和对方共度余生,也有个终极问题——已经不算是选择题了,因为你很难给他找一个相称的对手——“你喜不喜欢纳博科夫?”……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就是搭一套审美的脚手架,让我对纳博科夫的牵念能在里面建成个可以居住的房子。中文的纳博科夫短篇集最近问世,当然是个不坏的借口;但我本身也有内在需求,就想弄清真正读懂纳博科夫时那种手足无措的狂喜是怎么回事,同时这些道理也得解释,多年来为何有那么多个下午,指证我在半梦半醒中间懊丧地合上了他。
——陈以侃
书架|Book Shelf
我辈中人
张曼娟
选自《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6月版
张曼娟,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代表作有小说《海水正蓝》、散文集《缘起不灭》等。《我辈中人:写给中年人的情书》繁体版曾入选博客来、诚品书店、金石堂等多种年度好书榜单。现为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教授。
想要写一本中年人的书,是从面对了生命中的变动开始的,这变动不是天光云影共徘徊,而是土石流般的崩塌与毁坏。我辈中人,是首先浮起的意象。我们这些“中年”人;夹在上一代与下一代“中间”的人;思维和行为“不中不西”的人。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走过怎样的路?又将往哪里走去呢?
“大人学”这两年成为显学,“大人味”成为一种审美观,生活态度,然而,我辈中人够格当一个大人吗?我们具备了大人的品格与气度吗?过往,我们迷恋的小王子告诉我们,大人是一种市侩、庸俗而麻木的生物,于是,我们拒绝长大,拒绝成为一个大人,要当永远的小孩子,结果却变成了无法承担,任性、幼稚的老小孩。如今,我们思考着成为更好的大人,才能守护着孩子与年轻人,把纯真的、无瑕的梦想留给他们。
——张曼娟
肖像| Portraits
“野生作家”肖像二则
界面文化
选自《野生作家访谈录》
中信出版社2019年7月版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一书收入网络媒体“界面文化”策划的系列报道,采访了赵松、朱岳、刘天昭、于是、孙智正、独眼(叶扬)、袁凌、盛文强、常青、杨典、史杰鹏、康赫、胡凌云、顾前等十四位作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大都还有一个别的身份来养活自己,甚至是养活自己的写作。他们很多人的文学创作要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里进行,他们生活的样貌千姿百态,若论共同点,大概只有一直默默地持续写作这件事”,故而被形容为“野生作家”。书中每位作家的访谈之前,均附有记者采写的人物特稿,本刊特从中选载两篇,以点带面,呈现当下文坛另一番“充满生机的景象”。
朱岳:写小说和哲学对我来说,都有一种解开谜题的心态
刘天昭:我怀疑自己投入社会生活之初,就是为了安心离开它
艺见|On Arts
相由心生——我眼中的中国影视表演者
赛 人
选自微信公众号“虹膜”
赛人
赛人,影评人。曾任《看电影》 《新电影》主笔、《电影世界》副主编,金鸡奖、华表奖、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礼及《电影传奇》《第十放映室》等栏目策划、撰稿,FIRST青年电影展、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复审评委,金马奖初审评委。现为CCTV6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道》策划。
李雪健真正的好戏,都指向人类,而不仅仅是中国人,所必须面临的山重水复,以及作为奖赏似的柳暗花明。她像小动物样容易受伤害,却也越发茁壮,和那片浩渺的森林一样生机盎然。我其实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刘晓庆。
若仔细观察姜文的表演,他自己也不想总将荷尔蒙卡在喉咙里,然后不吐不快。他深知欲望的受挫比欲望的舒展更符合人生的真相。
李保田演来深情而散漫,从容而凝重。让我觉得人可以这么去写,也可以这么去演。
——赛人
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
以更丰富的内容服务读者
每月1日出版,定价20元
邮发代号82-497
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