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的另类玩法,藏在骑楼老街里的居仁坊,是不是更好玩?
接着分享我的海南旅居生活,有网友戏称,海南岛是哈尔滨人最后的世外桃源。哪知,这两天,海口、三亚等地的警报又起,相信很快就能控制住,就像以往那样高效。
话说3月初,从我的旅居地——东方市坐动车到海口,悠闲地过个周末。多次到海口,习惯住在骑楼老街里。每天的活动也都在老街区里,看不得现代化的马路和高楼大厦,心烦。民宿窗外的中山路,这条骑楼老街实在太精致了,商业气息太浓了,我反而有点抗拒。
骑楼民宿的前台美女总是淡淡地说,海口没什么好玩的,就是骑楼老街、万绿园、白沙门公园、五公祠、博物馆吧。我不禁哼哼,那是你的认为,我觉得就在骑楼老街区里转转就很好玩了。海口骑楼,其实就是一大片老街区,有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等。我最喜欢走的就是这条博爱路,一路向南,好玩的好吃的不少。
这里是博爱路与新民西路的交口。新民西路旧称西门街,始建于弘治初年,也就是1489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新民西路曾经是海口所城的首脑机关所在,明代的千户府和清代的同知署、参将署都设立于此,并曾发生过一街出三将的传奇故事,三将为清代吴元猷、黄开广、王鹏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民西路成为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并汇集了众多的本土传统美食。每条街,都有一块街牌,上面有街路的精彩简介,游人都会驻足观看。
沿着新民西路走,不远处有个狭窄的小胡同,一座南洋风格的牌坊上写着“居仁坊”,这是我喜欢的调调,仿佛会有探险般的小刺激。在旅行中,往往这样的地方最能给人惊喜,不但生活气息浓郁,而且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你探索,特别吸引人,希望今天也不例外。
我喜欢未知的小巷是有原因的。记得一次在福建泉州去崇武古城游玩,人工景区意思不大,就从中门出去逛逛紧邻景区的渔村,这个村子叫作海门村。这个海门村虽然经过了改造,也在向景区靠拢,但在我眼里依然是原汁原味,趣味无穷。顺着海门村里的小巷路一直向里走,里面静悄悄的,几乎没有一丝声响,也很少看到村民。老街是清一色的石头街,老街两旁是朴素的民居,石房子、红砖厝、木结构房子。
不知不觉在这迷宫般的村子里转了2个多小时,最后完全没有了方向感,手机地图没用了。天色不早,我开始恐慌了。问路就别想了,村子里都是老人,没有会普通话的,听不懂,也不会说,把我急得团团转。还是我命不该绝,遇到了一个刚放学的小男孩,他给我指了关帝庙的方向,我依稀记得关帝庙的对面就是崇武古城的中门。我得救了,当我回到中门时,手中的门票已经作废了,我和验票员解释,我不是想进景区,我是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回去的路。验票员很大度,幽幽地说了句,这村子,我进去都能走丢。这村子本来就是当年为提防倭寇侵袭而设计成九曲十八弯,这也太刺激了。
这家伙,跑题跑出了三里地,再回来吧。走进寂静的小巷,我似乎又找到了海门村迷宫的感觉,我不禁又兴奋起来。这小巷太优秀了吧,平整干净的地面,巷子里的垃圾箱,还有随处可见、见缝插针的彩绘文化墙,这一切都在告诉游人,这里被精心地呵护着。
小巷里并没有明显的指示牌,间或遇到三岔路口,没关系,跟着感觉走就好了,反正也不怕走丢,这里地方不大。
走过一个转角后,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居仁坊的社区文化广场,篮球场和健身器械是这里的主角。孩子们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激战正酣。我突然走神了,女孩们去哪玩了?据说这里是居民的主要活动场地,如果遇上特殊的节日,这里便成搭台唱戏的场地。
蜿蜒纵横的小巷里,能开辟出这样一块场地,实属不易,这里就是居仁坊的“客厅”吧。篮球场的对面是关帝庙,关帝庙这样的位置在北方很难看到,它走进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那么的和谐。民国初年,因“拆城扩街”,原庙被拆除,关帝神君迁奉今址,虽历经磨难,在当地百姓世代坚守和护持下,关帝香火灾在西关内一直延续未曾中断。上个世纪80年代,百姓自发筹款重塑金身并迎请回庙。
关帝庙的旁边是龙华区中山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有意思的是,办公楼前设置了很多的健身器材,孩子们玩得正欢,很亲民啊。
社区广场的一侧墙壁上,还有这样的造型。居仁坊最初名为“马房村”,是300多年前驻扎在海口的明代军队屯马场所,“马房”因此而得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居住,逐渐成为城区内主要居住区,形成“坊”。清代方定名“居仁坊”。
在居仁坊东北面小巷一侧,还有一处马房咸水井值得一看。水井开凿于明代初叶,因明洪武年间此地被称为马房村,此井最初供军队马匹饮水洗鞍之用,又因井水味偏咸,不作饮用水源,故称马房咸水井。据说此井大旱不枯,遇干旱灾年总能解百姓饮水之急,被坊间视为神井,世代呵护。居仁坊里还有一座建成于清宣统元年(1909),奉祀玉皇地母、太阳和太阴星君等神祗的庙宇——太阳太阴庙,是整个海府地区唯一一间主祀日月之神的庙宇。
在文明西路上,还有两个看点,一是这座中山纪念堂。这是一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建筑,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政府发动商界等捐资筹建海口中山纪念堂及中山纪念亭。1964年,纪念堂因受潮损毁重建,重建后占地面积1045平方米,共二层,正门横眉刻“中山纪念堂”五字。目前中山纪念堂现状不佳,现已停用。
紧邻中山纪念堂的文明西路5号是吴氏大院,大院正门上方拱形上有“春山寓盧”四个大字,由新加坡华侨吴世富建于1923年,至今已近百年历史。这是一座南洋风格、三进格局的合院,三进均采用不同结构建造,用材和工艺各有不同,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吴氏大院大门紧锁,里面似乎有人居住,不知什么时候能开放一睹为快?
在海口骑楼老街中,保存着不少历史悠久的“坊”,除了隐藏在骑楼里的居仁坊,还有府城的绣衣坊等,有机会要去拜访一下。在文明西路的居仁坊入口处,有一个“长者食堂”的指示牌,上面写着直行80米右转,而我竟然没找到,遗憾啊!
再唠叨一句,游玩一地,体验那迷人的地方特色和活色生香的烟火气,才是最好玩的,你说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