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国外比国内地位高!老外是失智还是长智?旭御堂带你走进中医
中医,是华夏精粹之一,我们都知道。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医的呢?旭御堂带大家看看老外眼中的针灸。
德国人眼中:贵!
德国:
在德国看中医,可不是什么“小资”的事情,而是“贵族疗程”!个人支付的费用一般是看西医的10倍以上。
德国人对药品副作用的谨慎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注册一个药品,少则几十万欧元,多则几千万欧元。如何确保中药的使用安全?德国人的办法很“中国”——实践出真理。他们普遍认为,中草药在中国用了几千年,绝大多数应该都是安全的。因此德国政府提出,允许使用中草药,但要在实践中对中药跟踪检验、检测,一旦发现副作用严重的药材,马上禁用。比如细辛、关木通、木香不能在德国使用。在德国需有药剂师执照者方可经营中药。目前德国大约有3000位中医医生,但有资格开出中药方的人,却只有几百个,很多医院或诊所因此要专门请中国医生去看诊开药。现今,德国是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其市场约占全欧市场的40%。
美国人眼中: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生效的,但真的有用!AMAZING!
美国:
上世纪70年代,中医受补充替代医学的积极影响,中医尤其是针灸,在实践中展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获得显著发展。1998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正式成立国家补充替代医学中心,2002年美国白宫发布医学政策报告,充分肯定了针灸相关的医疗价值。其中,“中国传统医学”被列属于独立的医学体系,明确了中医在美国的合法地位,并被纳入美国医疗保险系统。目前全美50个州中已有44个州批准颁发针灸执照,并开设了中医针灸学院,毕业后可授予学士和硕士学位。
日本人眼中:中国的东西,总是不可思议。
日本:
中医学自5世纪从朝鲜传入日本以来,日本全面接受中医药,形成了日本汉方医学。目前约有65%医生会使用汉方药,从事汉方医学、针灸等。另外在日本,针和灸是作为两种不同的专业对待的,在申请行医执照时,要参加不同的考试。但在医疗制度上,日本以西医为正统医学,目前实行的“医师法”中没有独立的汉方医师资格条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各种专门的汉方研究机构,目前设立了专门的生药研究部门的公立或私立药科大学、医科大学多达40多所,有20多所综合性大学设立了汉方医学研究所。目前有汉方药厂200家左右,4万多家药房经营汉方药,汉方药制剂多达2万多种,其生产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中医在日本获得的关注和普及,已远超国内高峰,除去历史崇拜原因,疗效是重要因素。
法国人眼中:虽然不明白,但真的有用,多开点!
法国:
目前,法国的中医药事业仍以针灸为主,针灸已成为医疗竞争中的必备技能。法国拥有近10个针灸专门学校,18个针灸、中医研究单位,6家针灸杂志,政府成立了针灸专门委员会。90年代,法国的针灸、中医从业人员达1万人,一些公立医院建立针灸科,针灸、中医还常作为某些科室的一种治疗手段,兼职或外聘针灸师、中医师,某些医学教授、专家也可安排固定的中医助手,协助其科学研究或临床工作。
1993年,法国已有近2600个中医诊所,用中药、针灸、推拿为病人治病,针灸医生已近万名,每年用掉中草药达35000吨左右。1996年,在中法两国卫生部的倡议下,由欧洲共同体、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下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中医医院在法国,中医药被法国医学会确认为正统医学的一部分,并在几所官方医学院校开设课程。
英国人眼中:中医啊,我经常去
英国:
英国政府对中医药一直采取比较开明的态度,但其医疗体系才是中医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英国的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是国家健康体系, 简称NHS。NHS整个系统的服务虽然是免费的,但是超低的效率已经让英国民众怨声载道了。而私人诊所,非常高效,但费用也非常昂贵。因此,中医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和定位,锁定了大部分患有慢性病和重视亚健康的中老年患者,同时这部分顾客多数是中等以上收入人群。有消息说在全英大约有3000家中医诊所。
但是,中医店都是以食品售卖店的经营执照而经营的,针灸火罐按摩等也只是作为一种理疗方式,并不是专业的医疗诊所。因此,售卖的药品都只能是植物成分的药品,动物类的药品禁止经营。
澳大利亚眼中:到处都是……
澳大利亚:
2012年7月1日开始,澳大利亚开始为中医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澳大利亚由此成为第一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
中医在澳大利亚已经有相当长的发展史。据澳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目前约有5000家中医及针灸诊所,每年门诊280万人次。全澳中医师达到4000人,其中一半是华人,其余来自东南亚、韩国等。澳大利亚中医师普遍欢迎“官管中医”,认为从长期来看,这对中医发展十分有益;但同时抱怨转型期麻烦多,且经营成本上涨。
新加坡人眼中:中医???
新加坡:
新加坡本地早期除了西医医疗体系为主流外,其他传统医药无法归入主流体系里,只能在民间生存。一直到2000年政府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以后,中医才被正式列入国家医疗体系的管理范围,地位逐渐有所提升。
在新加坡,比较有规模的中医药团体大多数是义诊机构。最大的宗旨是为了广大贫病民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而做出贡献,如同济医院、中华医院、大众医院、佛教施诊所、观音救苦会等等,发展至今已超过三十多家。这些慈善中医机构分布在新加坡各地区,是中医界的中坚力量,每年均从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慈善捐款获得资金维持日常开销,有的是获得民间社团的支持,有的则是由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捐助所成立。
在国人传统印象中,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中医发展程度反而不如西方传统大国,多少有点意料之外。
非洲人眼中:救命稻草!
非洲:
在多数非洲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落后。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许多国家,例如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尼日尔、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医疗条件,也为他们培养了一批医疗卫生人员。不少非洲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或者屡受其益,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非洲各国的医学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中医教育缺乏。中医师多由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培养。自上世纪60年代起,来华学习中医者已逾千人,几乎遍布非洲的55个国家和地区。学制从3个月到5年,少数人还读了研究生。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和疾病作斗争中反复实践、总结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
中医药,尤其是针灸,已经为世界所熟知,无论是治病去疾、还是调理养生,大量实际效果的证明让针灸逐步从平民到官方接受并认可,近年来,国内中医药学者出国开诊所、办学校的也越来越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如今,海外的中医诊所也越来越多,中医药及针灸的“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势”兴起,让古老的中国传统医术造福各国民众。
[旭御堂带你走进中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