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必吃美食
端午必吃美食“扇贝五花肉包”也叫荷叶包
粽籺,是籺的一种,俗称“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粽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亦传播甚远。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西晋周处称呼粽子为“角黍”,《风土记》中有“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粽子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却说:“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制作,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
粽子
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嘉兴出产的最为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史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和做法: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
“腊肉香肠粽”:“腊肉香肠包的小粽,入口就有过年团圆的气息。”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粽子
制作方法
古代
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
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像粽子。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
粽子
现代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喷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咸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粽的选材:粽叶包粽子的叶子在不同地区,有着地域差距因地而异,南方多用箬叶竹,或者苇叶,我国海南岛地区还会使用一种岭南特有的植物“柊叶”作为裹粽的粽叶,形状通常是三角形,呈角锥状或方锥状。在中原地区包粽子的叶子多为槲叶,包出来呈长方体。
箬叶
广东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
柊叶
海南包粽子的叶子可以说是全国一流的。它的海南名字叫茄柊叶(海南柊叶,有时也使用少花柊叶)。《南方草木状》称为“冬叶”,《现代汉语词典》称为“柊叶”。
粽子
茄柊叶,是包粽子的叶子中最大的叶子,与几个手指般大的菰叶、箬叶、苇叶相比,茄柊叶算“大哥大”。可是,茄柊叶包粽子,全国很多人不知道。原因是茄柊叶生长的地区有限。茄柊叶只生长在岭南的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因而用茄柊叶包粽子的只有海南全省及广东、广西等少数地方。五岭以北等地,没长茄柊叶,大多数人不知道、不认识茄柊叶,且由于不认识,很多人在见到形状和芭蕉叶有些相似的柊叶时便将其想当然的称为芭蕉叶。
海南、两广用茄柊叶包粽子,古时就流行。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曰:“广州竹枝词云:五月街头卖冬叶(柊叶),卷成片片似芭蕉。”
箬叶竹
箬叶竹秆高1-3m, 径0.5-1cm,节间长10-15cm,幼时无毛或被小刺毛,节下被淡褐色毯毛状毛环;箨鞘鲜时褐绿色,长10-12cm,背面中下部贴生棕色刺毛;箨耳发达,向两侧延伸,镰刀形,遂毛多数褐色,波曲状;箨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边缘具流苏状褐色毛;箨叶直立,长三角形或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叶片大,长10-35cm,宽2-5m,背面具微毛。
芦苇叶
北方地区用的最多。北方苇子叶叶子新鲜,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们可就地取材,价格便宜,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叶叶子比较宽,包起来省事,更适合初学者包粽子用。
粽子
其它五花八门种类
粽子,除了加热吃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吃法,如:
(1)一秘方1 刨冰可口粽
原料:粽子、冰块、红豆沙。
做法:将粽子煮熟,放在透明的盘子中晾凉。待粽子完全凉透之后,将冰块用刨冰机刨成冰花铺在凉透的粽子上,然后在冰沙上放一些红豆沙,甚至还可以浇上一点自己喜欢的果汁。
(2)二秘方2 烤胡萝卜粽
原料:粽子、玉米、胡萝卜、橄榄油、盐、韩式辣椒酱、奶酪。
做法:胡萝卜丁和玉米先焯水后放入一点盐和橄榄油;放入适量的韩式辣椒酱搅拌均匀,把2/3的量倒入锡纸盒;把粽子切成小块后均匀铺在玉米、胡萝卜丁上面;把奶酪刨成丝后撒在上面,放入烤箱内,烘烤20分钟即可出锅。
(3)三秘方3 红烧猪手粽
原料:粽子、食用油、香辣豆豉酱、葱花、猪蹄。
做法:剩粽子切块。锅中入油,加入香辣豆豉酱、葱花炒香。放入烧好的猪蹄,淋上少许老抽炒匀,再放入切好的粽子。然后倒入适量的水焖煮一会儿,出锅撒上少许白芝麻即可。猪蹄本身油腻,建议选择清新的枣粽,而非肉粽。
粽子
(4)四秘方4 粽子绿豆粥
原料:粽子、绿豆、鲜百合、红枣。
做法:在砂锅中烧沸水3碗,放入绿豆、红枣,煮15分钟,加入粽子,用大勺把粽子碾碎,一起煮10分钟,再加入1~2颗剥散洗净的鲜百合,继续煮5分钟,即成一锅清香无比的粽子百合绿豆粥。
(5)五秘方5 花生瓜籽粽
原料:粽子、花生、南瓜籽、白糖
做法:将粽子切成小块,将花生压碎,然后加入南瓜籽和白糖。然后把上述材料像揉面团那样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性为止。最后将米团弄成一个个小圆球,蒸熟后食用。
(6)六秘方6 粽子鸡蛋饼
原料:粽子、鸡蛋、面糊、盐、鸡精、胡椒粉
做法:鸡蛋打入面糊,用盐、鸡精、胡椒粉调味。然后把粽子切碎,放进面糊中拌一拌,下锅摊成饼即可。
粽子
(7)七秘方7 咸香肉粽子
【主料】糯米500克,夹心猪肉900克,棕叶适量,香菇(鲜)70克,鸡蛋 2个
【配料】酱油200克,花生油 适量,白糖60克,盐25克,味精3克,料酒5克,胡椒粉、葱、姜少许,干马兰草50克,小苏打 少量
【做法】:
调肉臊酱(肉馅加香菇、洋葱以及各种调料做成的酱)盛在沙锅内,放入鸡蛋,以小火卤20分钟,关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时捞出即可。
五花肉为红烧后的,香菇洗净用水浸泡,待用。
炒锅内倒入花生油,烧热后放入少许洋葱末爆炒,然后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红烧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约2小时;然后滤掉水,加盐、花生油、少许小苏打拌匀。
将粽叶洗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红烧五花肉、香菇,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干马兰草系好,即为粽子。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水量要多,必须淹没粽子),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粽子
(8)八秘方8 排骨烧粽子
【主料】猪小排800克、粽子一碗
【辅料】适量的色拉油、食盐、姜、蒜、八角、花椒、干辣椒、料酒、生抽、香醋、小葱、白糖
【做法】:
排骨洗净焯水后沥干水分,准备好所有配料,八角一至两个,花椒约十几粒放入调料盒。
锅中放入一勺油,放入两勺白糖,开小火慢慢熬,先不要动它。
白糖开始溶化,变成糖浆,可以稍微搅动下,继续小火熬,糖浆颜色越来越深,至琥珀色,开始起小泡泡时,糖色就算熬好(这一步要注意不要熬过头)。
迅速放入排骨翻炒,让排骨均匀地裹上糖色,放葱、姜、蒜和辣椒继续翻炒。炒至排骨呈金黄色。
炒至排骨焦香时,烹入少量料酒、数滴香醋,加适量生抽。
翻炒均匀后,加入适量开水至没过排骨,加入调料盒转小火焖45分钟左右。
不粘锅加热后,放少少油,逐个放入粽子。
全程保持小火,煎至粽子各面呈金黄色,盛出备用。
45分钟后,看看排骨汤汁大约只剩三分之一,放入粽子,继续小火焖15分钟左右。中间注意翻面,让粽子各面都能浸到汤汁。
饮食风味
香糯肉味
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
辅料:酱油 食盐
烹饪方法:
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
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甜茶味
原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烹饪方法:
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红豆味
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蜜枣味
原料:葡萄干50克 蜜枣100克
烹饪方法:
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绿豆鸭蛋味
材料选用:
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
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
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烹饪方法:
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
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
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五豆粽
虽然中国人一直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甜粽子糖多热量大、咸粽子油多脂肪高,又让人们对此敬而远之。五豆粽,既满足人们的食欲,又保证了营养健康。
“五豆粽”以清热解毒、消暑祛湿、健脾和胃的绿豆、红豆、花生、眉豆和糯米等豆类、粗粮为原料;又以性味清凉、兼有治病功效的粽叶包裹,不仅美味,还非常适合夏天作食疗用,老幼咸宜。
原料:白糯米360克、红豆60克、绿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叶24片。
烹饪方法:
将糯米、红豆、绿豆及花生分别洗净放在冷水中泡2小时,眉豆洗净在冷水中泡1小时
沥干水分,拌匀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调味
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五豆粽。
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海南柊叶蛋黄肉粽
烹饪方法:
清洗柊叶,浸泡一夜后用水煮至叶子由绿变黄,这样可以去除其苦涩,煮好后擦干的柊叶,便是裹粽的粽叶了
淘洗糯米后沥干水分,加适量盐拌匀。通常一斤糯米可以包4、5个粽子
猪腿肉切成大小合适的方块,用适量蒜蓉、五香粉、料酒、味精、生抽等调料腌好
根据个人口味准备好咸蛋黄、虾(干湿自选,一般使用虾干为多)鸡翅等辅料
用两、三张粽叶围出一个方锥体底部,先添加一部分糯米,再依次添加猪肉、咸蛋黄、咸鱼肉、虾等配料,最后再加入适量糯米盖住所有配料,用粽叶层层包裹住,圈绳扎紧,打结即成粽子
把粽子放进锅,加入清水,水量以没过粽子,离锅盖3-5厘米为宜。开大火煮。烧开后,转小火煮6-8小时即可
海南五色粽
烹饪方法:
先把糯主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就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
用野生植物的叶液一盒染成一种颜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
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了。
鱼香荷叶粽
原料: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
调味料: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
烹饪方法:
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钟。
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八宝粽子
原料: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烹饪方法:
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将小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金橘、青梅切成粒。
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2小时即可食用。
鲜果粽子
原料:红枣或者栗子、白糯米
烹饪方法:
首先将红枣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
然后按照一层米、一层馅的顺序,一共包裹上三层米、三层馅,最后将这些原料用芦苇叶包裹起来,煮熟了即可。
豆沙粽
原料:小红豆、白糯米、切成块的红糖。
烹饪方法:
小红豆放进锅里煮烂煮好,煮好以后把红豆和豆沙过滤出来,再把豆沙和煮好的红豆加点面粉搅拌好拌成豆泥,再把豆泥分成小份每个里都放上切好的红糖包裹好,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然后按照一半米、一个豆沙馅,再放一些米。用棕叶包成三角菱形再用草绳绑起来,煮熟了即可。
好味养身粽
原料:紫米、银杏、瑶柱、鲍鱼、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
做法:第一步,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热水里,时间需要6个小时左右。泡好以后,将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软。瑶柱和银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鲍鱼最好用干鲍鱼,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里泡。第二步,将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台湾竹叶包裹成4个角,放入水里煮一个半小时。
拉沙沙央粽
用料:糯米600克,香叶4片,黄梨即煮料1包,葱头仔3汤匙,蒜米1汤匙,白兰地油3汤匙,生抽半汤匙,粽叶适量,粽绳适量
馅料:鸡800克,薯仔400克,大葱头3粒,虾米80克
香辣炒饭即煮料2汤匙,鸡精1茶匙
生粉3茶匙,马拉栈1茶匙
做法:将鸡肉斩件,薯仔和大葱头粒,加入其他馅料拌匀。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香叶切6公分长,葱头仔和蒜米切碎。烧热锅,放入白兰她油,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糯米和黄姜即煮料和生抽,炒均。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馅料、香叶,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普通煲须2小时。
槟城娘惹粽
用料:糯米600克,猪肉/鸡肉碎250克,虾肉150克,葱头仔120克,糖冬瓜120克,蒜米2茶匙,花生碎4汤匙,芝麻3汤匙,香叶4片,粽绳适量,粽叶适量调味料:芫茜仔粉2汤匙,胡椒粉1汤匙,鸡精1茶匙,沙姜粉2茶匙,生抽11/4汤匙,糖半汤匙,盐1茶匙,黄姜1茶匙,水半杯,红鹰油4汤匙
烹饪方法:
将糯米洗净,净,浸水2小时,沥干水分,加4汤匙油和2茶匙盐,搅匀。烧热4汤匙在锅中,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猪肉、虾肉糖冬瓜和调味料,炒好待冷。把粽叶折成斗形,加入糯米和馅料,用绳裹紧。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约2小时取出供食。
香芋肉粽
用料:糯米450克芋头550克眉豆150克芋头饭即煮料1包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葱头仔(切碎)2汤匙蒜头(切碎)1汤匙粽叶适量红鹰油适量
馅料:鸡猪肉切块600克粟子100克虾米50克冬菇20朵咸蛋黄10粒
调味料:五香粉1茶匙壕油1汤匙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
生抽1汤匙,酒1汤匙,晒油半茶匙,鸡精半茶匙,糖半茶匙,盐1茶匙。
做法:糯米和眉豆洗净,浸水半小时。芋头去皮,洗净,切粒,包油。烧热油在锅中,爆香葱头和蒜米,倒入A料,炒香,待用。把猪鸡肉(加2茶匙生粉)粟子,虾米,冬菇和调味料抖匀。用粽叶折成筒状,放入炒好的糯米,加入馅料,再盖米,折成三角形,用粽绳扎好,放入烧滚水的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热普通煲须2小时。
原料:猪前臀尖,糯米
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样子),酱油,盐,白糖,鸡精,料酒嘉兴肉粽
制作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猪腿肉600克
调料:酱油50克,白砂糖27克,盐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粽子的特色:形态美观别致,箬香芬芳和润,肉质酥烂鲜嫩,肥糯可口不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