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7日 星期五

海底捞资本运作的下一站,“海外分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继日前正式宣布分拆海外业务上市后,7月13日晚间,海底捞(06862.HK)再度更新了一份公告,并刊登了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下称特海国际)的招股书。

这家一度把火锅生意做成行业天花板的巨头,又开启了资本运作的下一站。

从2016年在新加坡开设海外第一家门店,到2019年落脚英国,如今的海底捞,已经在海外11个国家布局了97家餐厅。尽管与国内业务相比,其海外业务无论是在规模还是营收方面,均逊色不少,但在如今餐饮行业深受疫情冲击之下,推动“海外分捞”的上市,或许成为海底捞估值保卫战的可行之法。

第三只“捞派”IPO

2018年9月26日上午9点30分,海底捞董事会主席张勇和“一号员工”、如今的首席执行官杨利娟,共同敲响了铜锣。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因为用力过猛导致锣声震耳,张勇一只手捂耳之后,又满怀大笑。

的确,这是他创立海底捞以来值得畅怀的时刻。

拥抱资本市场的海底捞,此后犹如猛兽一般,港股市值开启了狂奔模式,从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2000亿元,直至最高突破3600亿元。

但在海底捞上市锋芒之下,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早在两年前,一只“捞派”IPO已经成功。

2016年7月,颐海国际(01579.HK)登陆港股市场。

这家以火锅调味料、中式复合调味料和方便速食为主营产品的公司,是海底捞供应链版图的主心骨。并且,永久、免费、独家获得海底捞商标授权的颐海国际,与海底捞被外界形容为“父子”、“兄弟”公司。足见,两者关系密切。

事实上,颐海国际的成长离不开海底捞的扶持。这样的商业“父子局”模式在港股市场并不少见,例如去年上市的顺丰同城(09699.HK),其亦是背靠顺丰控股乘凉。

作为海底捞主力供应商的颐海国际,已经开始向独立第三方渠道进行拓展和深耕。但即便如此,其资本价值可谓是深深烙刻上了海底捞的印记。

上市至今,颐海国际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一季度。

这段时间,该公司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最高一度达到1241亿元。而几乎同一时期,海底捞在港股市场迎来巅峰期——就在颐海国际总市值创下历史新高的这一天,海底捞的市值升破3600亿元。

如今,受疫情影响,颐海国际和海底捞双双不复当年之勇。

7月14日,投行瑞信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今年的疫情散点多发影响到海底捞的复苏,该品牌于本地市场的复兴或难于预期,并下调评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上市之际,相似的考虑成为其理由之一,“鉴于各自业务的独特地理性质,建议分拆将使发展及策略规划更加具有针对性,并能更好地分配资源至各自的业务。”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考虑到疫情的差异性,餐饮行业受影响程度也不同,所以两部分业务的表现预期也可能导致估值差异,也为了更好突出两部分业务整体发展的差异化。”

“海外分捞”成色几何

从“颐海”到“特海”,第三只“捞派”IPO,还是以令市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在此前的公告中,海底捞已经详细介绍了其海外业务的具体范畴,即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中国台湾)以外地区所从事的餐饮业务。

此消息一出,两个问题便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何种方式上市,海外业务成色如何?

在7月13日晚间的公告中,海底捞披露了特海国际的上市方式:“实物分派+介绍上市”。实物分派指的是,海底捞将其所持有的全部特海股份(即紧接建议分拆及上市前特海股份已发行的总股本的90%),按照各股东于记录日期在海底捞的持股比例进行分派;介绍上市则是指,此次特海国际上市将不会再发新股,即也无须融资。

“介绍上市的特点就是上市过程快,审批口径相对宽松。”一位券商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记者注意到,近些年来,介绍上市的案例已经在港股市场颇为常见,例如蔚来汽车的二次上市,嘉利国际分拆嘉创房地产上市等均采取此模式。

“海底捞选择以不涉及融资的介绍上市的方式将其他地区业务分拆,也符合海底捞估值收益充分最大化的目的。”沈萌表示,“虽然与大中华区业务规模有差距,但不妨碍其顺利分拆介绍上市。”

随着特海股份招股书的披露,海底捞海外业务的经营状况得以浮出水面。

根据招股书,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底捞已经在海外11个国家开业了97家餐厅,且在报告期内,该板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8%。

参考2021年的完整财年,特海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03亿元),同比增长41.1%。

在人流量方面,今年一季度,海外餐厅录得380万顾客人次,同比增长60.3%。2021年全年,共计录得980万顾客人次,同店客流则为14.32万人次。

在翻台率方面,一季度海底捞海外餐厅的数据为2.7次/天,较前两年有所提升,但较疫情前还有差距。

实际上,在众多经营数据中,海底捞海外业务的一大价值在于人均消费能力高。招股书显示,一季度,顾客人均消费为27.5美元(约合人民币185.32元);2021年,这一数据为30.3美元(约合人民币204.17元)。结合海底捞2021年财报,其中国大陆餐厅整体的人均消费金额为101.20元。

不过,即便海外顾客具有更高的消费能力,特海国际目前仍须为扭亏而努力。

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亏损约0.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亿元)。

如今,随着海底捞自身在港股的市值受到冲击,分拆海外业务上市亦被外界解读为保卫其自身估值之法。截至7月14日收盘,海底捞股价收跌,总市值约为人民币797.70亿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上一篇新闻

吉利高端纯电品牌命名“几何”,它让国产特斯拉前景受到质疑

下一篇新闻

吉利新能源战略的调整与变化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