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世间再无金庸。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金庸。(图片来自中新社)

有人曾这么形容金庸的外貌:个子中等,大约175厘米左右,年轻时很瘦,后来发胖。脸型相当罕见,是典型的四方国字脸,很能给人一种不苟言笑的威严感。

经历无数次大不敬的“被死亡”以后,金庸这次真的驾鹤远去了。昨晚,整个华语世界都在追忆和纪念。

相比于以往名人去世的喧嚣和跟风,这一次,我们可以说,没有一条纪念不是真诚的。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庸”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门第。

1944年,他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期间阅读了大量书籍。1948年,他移居香港,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青年时期的金庸。(资料图)

自30岁左右创作《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他共创作了15部长、中、短篇小说,成为武侠世界的标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短短14个字,却是几代华人的青春共同记忆。

在书里,金庸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武侠江湖。有《笑傲江湖》的波诡云谲,有《天龙八部》的义薄云天,也有《白马啸西风》里简简单单的儿女情长……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那么令人难忘。

从60、70、80到90后,他们的少年时代,或在旧书摊上租借,或躲在被窝或课桌下偷偷阅读,或准时准点收看电视剧……也许每个人邂逅金庸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但共通的却是对武侠世界的向往,对“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之精神的感佩。

一句出处不详的话时常被引用:“凡有华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

金庸的创作史,甚至可以看作一部20世纪华人文化思想史,他试图讲述中国历史的脉络,从中解释中国传统的核心精神,追问华人民族文化的认同。

他将这一切统统写入江湖,在众多江湖儿女的命运与情感中,交与读者去体会、汲取,在这种沉浸中,所谓是非、所谓成败、所谓爱情、所谓坚持,内里皆是中华文化的心性。

“中国的大仲马”

金庸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大侠”。先是中国人都特别喜欢;接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纷纷传看;现在,这些小说和文化概念在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里面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但如何加深中外文化——尤其是中西文化的沟通与理解,如何构建了一个辽阔的、文化意义上的“想象共同体”,一直让无数汉学家、文化界人士苦恼。

《神雕侠侣》曾经被西方评论界这样介绍:“这本书反映了蒙古兴起之初的畜牧业状况,女主人公是一位养蜂专家,她的丈夫成了一个养雕专家……” 看了这样的简介,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有兴趣继续读下去?

但是到了今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多种西方语言的译本正在推出,也在西方主流文化界和大众中,收获了更多的好评。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英文版《射雕英雄传》。(图片来自欧洲时报)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射雕英雄传》法文版封面。(图片来自欧洲时报)

在漫画大国法国,《射雕英雄传》的法文漫画版于2017年10月出版了第1本,全套的《射雕》法文漫画预计将达到19本。

2018年2月,英译版《射雕英雄传》首次在西方世界推出。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意大利文等语种的金庸武侠作品出版也在酝酿中。据估计,金庸的小说在全球共卖出近3亿本——而这还是正版书籍的销量。

与金庸笔下行侠仗义的英雄类似,欧洲的骑士精神包括英勇无畏、勇于牺牲、崇尚荣誉、怜悯弱者、诚实守信、谦卑礼貌等美德,是欧美绅士文化及贵族精神的重要来源。

法国漫画新闻平台ActuaBD上说:“由于金庸的小说非常受欢迎,有的时候会被拿来与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比较。”法国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被誉为“通俗小说之王”,其作品深受欧洲和全世界读者欢迎。将金庸武侠类比为大仲马,这在西方主流文化圈和读者中是极高评价。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徐子东认为,金庸是打通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间界限的作家。香港作家陈冠中的比喻更为直接,他说:“金庸之于武侠小说的地位,相当于鲍勃·迪伦之于民谣。”台湾剧作家赖声川则直言,“金庸教会我们,中国人该如何说故事。”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2018年10月31日,留言板上写满了读者缅怀金庸的留言。当日,大批市民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参观,追忆大师的武侠世界。(图片来自中新社)

15部作品,被翻拍150次

如果说金庸的小说让他赢得广泛知识群体的认可,那么根据其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让他的影响力,波及到整个华人世界各个阶层中。

有人断言,如果要评选出过去一百年对华人影响最大的两个作家,第一个是鲁迅,第二个就是金庸——理由很简单:即便是从未进过学堂,没有上过一天语文课的人,也会在电视上看到过金庸的作品。

他的英雄和美人,他的江湖恩仇和刀光剑影,填满了无数人仓皇的少年时代。

从90年代中期开始,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在中国大陆各个层次的电视台、电影院和录影厅里播放。有相当一部分70后、80后甚至90后,都能够对香港83版《射雕英雄传》、香港98版《天龙八部》、香港陈小春版《鹿鼎记》等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经典影视作品耳熟能详、印象深刻。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香港1983年半《射雕英雄传》。(图片来自网络)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香港1995年版《神雕侠侣》。(图片来自网络)

在互联网上,这些作品被播放上亿次。直到今天,观众们对改编自金庸作品的影视剧,依旧乐此不疲地观看、讨论。

据“数知实验室”统计,金庸的15部作品,一共被电视剧、电影、游戏和连环画翻拍过150次,其中电视剧翻拍就高达76次。

同样,那些影视作品里经典的歌曲作品,也一直被聆听传唱。仅仅在金庸去世之后不到半个小时,一家互联网平台就推出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经典歌单,不到一个小时,播放量突破百万。

而曾经对金庸作品是否堪登文学圣殿甚嚣尘上的争论,如今看来似乎已无关紧要。比起于文学史上为通俗小说正名,金庸更伟大的成就自然更在于为华人创造的那个永恒的叫做江湖的精神家园。

金庸作品中丰富细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韵味,与中国历史间亦真亦幻的种种勾连,令华人读者几乎不需要越过任何障碍便可与主人公共情同心。

有人说,尽管也读过《飘》,看过《魔戒》,但只有金庸的“江湖”是真的放在心的深处,是可以随时踏入重温的。这种感受或许可以理解为华人血液中自然存在的文化认同,或许也正是金庸作品影响如此巨大的深层原因之一。

这一次的作别,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并非一次外化的情感行为,而更像是一次对自己内心某一部分的重新审视,对自己某段精神成长历程的一次回望。

而今,金庸的离去或许意味着某种结束,然而随之而来潮水般的大规模集体怀念也揭示了某种永续,此一作别中,人们分明感受到血液中某些东西的存在,正是这种存在,让金庸创造的江湖,不会因了他的离开而远去。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18年10月31日,《金庸辞世,昨晚整个华语世界都在追忆和纪念》

人民教育,2018年10月31日,《大侠成材,乐而好学,媒体:金庸作品蕴含发人深思的教育思想》

中新网,2018年10月31日,《述评:金庸已逝 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中新网,2018年10月31日,《江湖再见!金庸的三重身份和两支笔》

BBC中文网,2018年10月30日,《金庸:跨越地域和时代的华语武侠文学泰斗》

南方日报,2018年5月28日,《金庸的"越洋"江湖:"武侠"正走向西方主流文化界》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编辑/姜济晗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他笔下的“江湖”早已融入华人血液

上一篇新闻

报人金庸

下一篇新闻

他和他的时代杰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