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有几十个剧团的戏服,都来自嵊州的这个小镇
黄泽戏剧服装制作技艺丨浙江嵊州黄泽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150年前“目连戏”传入此地,为满足目连戏班演出的需要,黄泽戏剧服装制作开始萌芽。发展至今,黄泽戏剧服装已形成一套专业的制作流程,并有自身独特的风格。黄泽戏剧服装主要制作三个大类:戏衣、盔头和靴鞋。其戏剧服装以越剧戏服为主,融历史文化、服装文化、民族文化于一体,以淡雅、柔美、简洁、清新为主要特色。它是古代服饰的美化和艺术的再创造,是非物质文化遗存演变的主要表现形式。黄泽戏具以其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受到了广大越剧戏迷朋友的喜爱,已成为嵊州的一大文化产业。
匚 袅袅越音扬,渔溪村里日月长
四明山麓,黄泽江畔,枕边山水近,戏里日月长。委婉缠绵的越音曲调,在这方山水之间流传百年。谁的水袖翻飞,谁的凤冠霞帔,在袅袅越音中几度斑斓。舞台上的才子佳人,戏本里的恩怨情仇,在华美锦绣中传唱。
黄泽镇渔溪村,有条远近闻名的戏服一条街。李秋明的店就坐落其间。他从事戏服制作已有些年头,手艺是家传的。
提到李秋明,不得不谈到他的父亲李伯汀。李秋明说,自己是一边听着越剧一边看着父亲制作戏服长大的。可以说,李秋明与戏服制作的结缘,源于父亲对越剧的“痴迷”。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嵊州乡人爱听戏也爱唱戏,越剧像是骨子里长出来的,人人都会唱,村里基本都有剧团。李秋明的父亲李伯汀经常参加剧团的演出,唱的是小花脸。秋收农忙后,正月里,村里都会搭台唱戏,越剧绍剧都有唱,十里八方都赶来看,很是热闹。
匚 跨越四十年的薪火相传
据李秋明回忆,父亲最早开始做戏服,是“文革”结束后不久。“文革”期间,剧团被停,戏具被废。等到80年代剧团复兴了,唱戏的行头却残败不堪,也找不到地方买。于是,李伯汀和村里几个人聚在一起,找到几件保留下来的戏服进行仿制。
最初做出来的是戏帽,梨园行话叫“盔头”。越剧的盔头是从京剧里借用来再改良的,常见的有帝后戴的平天冠、凤冠霞帔,更多的是小生戴的小生帽,小旦则多用头套。行里有句老话,“宁可破,不可错”。不同的角色需着不同的行头,讲究不同一般。
李伯汀几人翻出原先的老行头,不断去寻访一些已经散落乡间的老艺人。向他们请教什么角色配什么,纹样怎么制,颜色怎么搭,以及制作的工序。一样样问,一件件弄。为了某些部件的制作细节,他还常常对着收集来的残缺戏具不断研究,勾画设计。
这一切,李秋明从小就看在眼里。1983年,李秋明初中毕业,正式开始跟父亲学制戏具行头,主要是务农闲暇时做做。正月里最忙,为了赶过年唱戏的行头,父子俩常常要做到天明。
李家的戏具越做越好,很多剧团都慕名而来上门采购。1994年,李秋明在家乡黄泽开了第一家戏具服装店。订单多起来,他们就招募村里人一起做。
匚 记得住乡愁,望得见未来
发源于嵊州,发祥走红于上海的越剧,曲调婉转、故事悱恻,广为流传至世界,唱越剧的嵊州人也遍布全国各地的剧团。在他们的传唱中,喜爱越剧的戏迷也知道了黄泽这个地方。
2000年开始,到李秋明店里来的戏迷一批批多起来。李秋明记得,第一批是上海过来的戏迷,最远的是新疆。看她们冠上梨园色,轻裾随风还,婉转流淌出的是越乡儿女的乡愁,更多是对越剧的挚爱。这也是李秋明父子两代舍不去的情。
如今,李秋明和父亲把服装戏具做成了一条龙,还带动村里人把黄泽戏具做成了一个产业。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我感觉这个行业前景是非常广的,”李秋明开心地笑着说:“选行业选对了。你反正做做,越做越好,肯定越做越会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