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登革热“疫情告急”!这波疫情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前几日,台风“黑格比”过境,
带来了狂风、暴雨,
如今台风逐渐远离,雨过天晴
很多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你不知道的是
一场暴雨后的危机正在悄悄袭来
它就是
2万零6百例感染!新加坡爆发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
2020年,大家过得都不容易,而新加坡似乎过得更不容易。
继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后,新加坡又遭遇史上最严重登革热疫情。根据权威媒体报道:“病毒变异,传播快!已超2万例!”。
消息一出,立马上了热搜,又一次吓坏不少人。
本次成为有记录以来最多的一年,是2019年(14910例)的1.5倍,2018年(3285例)的近7倍。
我国厦门也随即发布了登革热输入风险等级,和新冠疫情一样,是高风险等级。
8月5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最新的登革热风险指数,未来一个月(8月6日-9月9日)深圳市登革热指数为III 级。
截至8月7日,据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已报告输入性登革热9例。
这意味着登革热正处于流行期...
登革热疫情爆发不简单,和新冠防控大有关系!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由伊蚊(俗称花纹或者花斑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什么是伊蚊?
伊蚊是蚊科中的一种,有时也被人们叫做“花蚊子”。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处于东亚地区的新加坡气候湿热,一直以来都受到伊蚊的攻击,成为了登革热疫情的集中地,但新加坡政府每年都做好灭蚊防病的工作,以防大规模爆发。
不过今年却比较特殊,全球受到新冠病毒影响,新加坡感染人数已达到5万多例。
为了防治新冠,新加坡做好了隔离措施,导致灭蚊工作中断,伊蚊开始大量繁殖,到处叮咬人类,最后引起登革热感染人数不断上升。
当所有人都被困在家,蚊子就有了机会,有了大量的虫卵和感染,这也使得医院床位变得紧张。
——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家 梁浩楠
登革热能给人带来什么危害?
新冠疫情还在持续,登革热又开始流行,随着各地加强对登革热的防范,我们更是不可轻视,那么,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突发高烧
发病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到39度到40度。
全身毒血
出血倾向严重,有鼻出血、皮肤出血大批瘀斑,呕血、便血、咳血、血尿、甚至颅内出血等。
皮疹
于病程5-7日出现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
全身剧痛
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哪些人是登革热易感人群?
既然被蚊子叮咬后会染上登革热,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人被蚊子叮咬了就会得登革热?
当然不是。
在疫区内,所有人都有可能被登革热病毒感染,但登革热病毒更容易感染幼儿和儿童,其次是老年人、孕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也是易感人群。
由于这些人的机体免疫功能相对比较弱,对于各种致病因素的抵抗力较差,一旦被携带有登革热病毒的蚊虫叮咬,病毒进入体内又不能及时被免疫系统清除,就会患病。
此外,在户外工作的人群也很容易感染上登革热病毒。他们被蚊虫叮咬的机会更多,虽然个体的免疫功能比较好,但被感染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也无特效治疗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
登革热病毒有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四种,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可对同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异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护。
图源来自网络
也就是说,得过登革热后,若再次感染其他型别的病毒,可再发病,而且第二次患病时临床症状可能会比第一次严重!因此,得过登革热的人更要注意防蚊。
老人、孕妇、婴幼儿、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以及有免疫缺陷者感染后较易出现严重症状。
打击这群“犯罪团伙”
最重要手段是防!蚊!灭!蚊!
最简单的方法是清!积!水!
防控登革热居然这么简单?
是的,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伊蚊通常在孳生地周围栖息,只要有“积水”,都能找到伊蚊。
因此,预防登革热的首要措施就是清积水、灭蚊虫。
1、消除伊蚊的滋生地,把瓶瓶罐罐、花盘底下的水全清干净,轮胎里的积水也别放过,倒不掉的,也可以给水加个盖。
总之,不清干净积水,那就是自己在家里养蚊子!
2、每个星期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外,使用蚊帐、纱窗防蚊,准备电蚊香驱蚊。
3、及时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4、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清洗根须。登革热期间最好避免种养水生植物,也可改为泥沙种养。
去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疫情较严重地区返程后,如果出现发热、骨关节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及时进行登革热排查。避免延误病情,并将登革热传给家人。
参考资料:
1.《2015-2018年我国登革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2.《中国登革热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医杂志.20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