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横行霸道,乘坐电梯有哪些注意事项?
作者:韩玲样、黄小强
审核:胡必杰
近日,从武汉逐渐蔓延至全国乃至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冠状病毒还在肆虐,前几日,本平台为大家陆续推荐的口罩佩戴与选择、咳嗽礼仪及喷嚏的原理等科普文章,为全国老百姓及医务人员提供了正确的指引,但是我们发现,很多人在极度关注口罩的时候,却往往容易忽视离自己最近的风险——电梯!
来源于百度图库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疫情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它导致的肺炎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
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
-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包括无症状感染者;
- 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发病时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有的症状轻微
可能绝大多数老百姓对这些专业知识不是特别熟悉,也不清楚我们为什么要重点讲电梯的问题,那我们先来看一个新闻,是发生在大家记忆犹新的“非典”时期的一个事件。
电梯事件
非典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疾病从病人身上传播给健康人的呢?
2003年2月21日,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的一位刘教授,住进了香港京华国际大酒店。他到香港是为了参加朋友家的婚礼,来吃喜酒。临从广州出发的时候,这位64岁的老教授就感到全身不舒服,发烧、干咳、胸闷、憋喘。他以为自己得的是普通感冒。
当刘教授登上电梯时,电梯里还有7个人,一名美国人、一名加拿大人、一名新加坡人和几名香港居民,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刘教授已经染上了非典。
电梯的面积很小,7个人挤在一起,身子挨着身子,仅仅只有十几秒的时间,却成了后来引起了全世界关注的“电梯事件”。2月26日,与刘教授同乘电梯的那名美籍华商,乘飞机来到越南的首都河内。他开始发烧,住进了一家医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对他治疗、护理的20位医务人员也一个接着一个地躺在了病床上,有的还不幸去世了。
最严重的一例是同乘电梯的那位新加坡人。几天后,他也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3月1日,病人回到新加坡后,成为新加坡第一位非典患者。
“电梯事件”中的一位香港人,也受到非典的传染,住进香港的威尔斯亲王医院。使数十名医生、护士和同病房的病人相继出现发烧症状。
“电梯事件”中的那名加拿大人,把非典带到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市,那里的非典病人,也接二连三地出现。
——新华社记者朱玉(据新华社北京2004年1月18日电)(山西日报)
来源于百度图库
怎么样?这个真实发生的事件,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只是当成一个故事来听,但亲身经历过SARS的人一定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电梯是一个密闭环境,空间狭小、通风很差,而这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和“非典”的病原体“SARS病毒”的传播方式非常相似,而且更胜一筹的是,这次的新冠病毒潜伏期内就有传染性,还有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我们在乘坐电梯时,里面正好有一个感染者,那……
所以,在这复工复产高峰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乘坐电梯时,也应该注意很多事情……
各单位员工将根据当地、本单位安排陆续返工,各种公共场所的人流将会增加。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增强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交叉感染就是对防控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
如果您要乘坐电梯,我们提醒您注意以下几点:
- 尽量不乘坐或少乘坐电梯。
- 如有多部电梯,应合理分流人员。
- 如电梯间太拥挤,可等候下一辆电梯。
- 等电梯时,发现同行者有咳嗽或发热,尽量避开一起乘坐。
- 进入电梯间前,应规范并全程佩戴口罩。
- 遵守咳嗽礼仪,即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衣袖内侧上部遮掩口鼻;纸巾扔到垃圾桶内;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如无手消毒剂,可使用湿巾纸擦拭双手,如无湿巾纸,则避免用手去触摸自己的口鼻眼及公共物品,直至洗手之后。
- 避免在电梯间大声说话或谈笑。
- 如多人乘坐电梯,彼此之间应尽量保持1米以上距离。
- 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电梯内的物体表面,包括按钮。触摸按钮时,可用肘部或手背部触摸,或垫纸巾触摸。
- 乘坐电梯后怀疑手被污染,应及时洗手。
- 负责电梯运营的单位应加强对电梯的清洁消毒,增加清洁消毒频次,特别是开关及楼层按键。消毒可选择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夜间或非人流高峰期,可打开电梯门进行彻底通风。
来源于百度图库
积极践行科学防控理念,做好个人卫生与健康防护,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只要全民积极参与,我们就有足够的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