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提前通过晚上的CT等影像检查,读取检查结果后快速建模。将患者的手术区域、手术入口乃至器械、人工关节的进入角度都规划得一清二楚。手术中,全程辅助主刀医生开展关节置换,确保关节、关节臼的贴合度达到严丝合缝。手术后,甚至能辅助医生进行伤口关闭,并测量手术侧腿的长度,避免出现因为单侧置换关节而导致的一脚长、一脚短的尴尬……
9月24日,一台名为“Mako”的智能机器人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内正式“开工”,在学科带头人查振刚教授指导下、在主管院领导郑小飞副院长支持下,“Mako”智能机器人辅助骨关节外科主任刘宁为一名罹患股骨颈骨折的84岁老人成功置换了人工髋关节,仅耗时38分钟。老人手术当天可在床上活动,次日下床行走。
据悉,本次手术是这台名为“Mako”的智能机器人首度在华南地区开展应用。将原本粗放、叮铃哐啷的骨科、骨关节手术变成了有精准导航下的高科技临床应用。复杂、辛苦的骨科手术走向数字化、精准化、个性化。
耄耋老人碰上了“致命”骨折
稀疏的骨质给手术矫正带来了众多困难
84岁耄耋老人,罹患的是老龄群体最为害怕的一种骨折——股骨颈骨折。因为骨质的稀松,变脆,其支撑行走的主要骨骼股骨发生了骨折,骨折位置还位于尴尬的股骨颈处。
在骨关节科手术微创化之前,类似的骨折堪称致命。一方面高龄老人以不堪耐受以往大开大合的开放性手术,很难得到手术治疗;另一方面这一骨折会让高龄老人丧失活动能力,压疮、心肺功能衰退如影相随,加速患者的死亡。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进步,类似的老人只要及时更换骨折一侧的髋关节,就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但高龄老人的骨质疏脆,没有经验的医生还特别容易将手术搞砸,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刘宁表示,比如关节臼的定位深浅、再比如关节植入时的角度,延展。这都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并对人体解剖学的熟练掌握,“一般一个普通骨科医生成长为关节骨科的医生,至少需要10年的经验积累。”
还有因为关节置换后,有可能导致患病一侧的腿短缩或延长,与正常腿一比较超过了5毫米以上,就会给患者带来长短脚的感觉。
“高龄人群的髋关节置换越来越普遍,但能够开展这一置换手术的专家、医生,却增长比较缓慢,培养周期太长了。”
经过刘宁团队系统化的评估,明确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才能解决她的病痛,手术前,Mako智能机器人很快就将老人所需的关节臼大小、关节型号都进行了提前预估,并全程辅助这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机器人辅助规划好手术方案后
手术台上将最小误差的辅助完成手术
专科医生学习周期太长的问题,在一些医学技术发达国家同样也有。于是骨科智能手术机器人“Mako”被开发出来,应用于临床。并且在两年前获准进入我国应用。
有了这个机器人的辅助,国际国内的关节骨科团队,都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大大缩短了专科医生的培训时间。“经过为期半年的培训,骨科医生们就可以上机实操。高精尖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一些低年资医生也能操作了。”刘宁表示,在操作首台机器人辅助手术前,他也接受了严格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后上岗。
只要让机器人读取患者的影像检查结果,它就能辅助医生做好手术的规划。将人工关节的植入角度、深度,甚至从哪里开口进入都做好了规划。医生们可以通过规划路线先期模拟手术,手术时,确定的深度、角度甚至力度都有机器人全程监控。“角度误差超过5度时,机械臂将停工,确保手术回归正途。机器人还能即时提醒臼假体到达臼底的深度,直到植入物严丝合缝的放置到既定位置。”
以本次接受手术的耄耋老人为例,术前严格对患者双下肢进行准确数据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导入机器人系统中并进行模拟操作,机器人基于CT进行3D智能建模,为患者生成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精准测量出植入假体的大小,位置,进一步实现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数字化、精准化、个性化。
患者如期被推进了手术室,Mako智能机器人基于它的精准术前设计,通过机械臂精确的定位和导引,髋关节假体被精准地安放至患者体内,双下肢恢复等长,手术过程顺利。通过全程数字化导航,智能化人机互动,完美控制手术精度,可有效降低传统手术的操作失误,提升手术的规范化、精准化、微创化、高效化、智能化、个性化水平。仅仅38分钟,刘宁和助手们就为老人成功地完成全髋关节置换。老人当天就能在病床上活动手术侧大腿,第二天更是能在辅具支持下下地行走。
据悉,Mako智能机器人,在美国、英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26个国家和地区安装并投入临床应用。系统在大量手术下的稳定发挥并得到了使用医院和骨科专家的认可和推崇。
“以前,髋关节置换术,至少需要一个主刀,三个助手。有了机器人,可以减少一个助手。其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优势更大,在机器人辅助下,一台手术甚至只用一个主刀医生就能完成。”
刘宁表示,相信未来在智能机器人的辅助下,实现关节置换手术的数字化、精准化、个性化,更好的为广患者朋友服务,希望会有更多患者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精准治疗。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叶影
通讯员 张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