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2日 星期二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如果说新加坡是凭借着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亚洲重要的金融、航运中心,那在这个过程中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绝对功不可没。

从1953年开始自己的从政之路到2011年从内阁退休,李光耀在新加坡政坛上整整耕耘了58年。在这58年间,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从独立走向了富强,太平洋上的小岛国就这样一步步发展成为了发达国家、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然而,拥有华裔背景的李光耀在主政新加坡后没有借鉴亚文化圈的经验,也没有沿袭马来西亚的传统,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西式的发展模式。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通过大力发展金融、航运等产业,乘着美英等国的东风,新加坡一举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而在“狮城”日渐繁华的背后,却是整个新加坡社会“去中国化”运动的流行,以及新加坡华人难以言喻的故土之思。

先是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的发展,李光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新加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这一系列措施反映出的除了李光耀作为一个顶尖政客敏锐的政治嗅觉,还有小国崛起过程中的漫长与艰辛。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国父”李光耀

新加坡废除汉语的改革虽然背后有诸多的利益牵扯,但对于新加坡的创立者李光耀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选择。

出生于新加坡甘榜的李光耀除了名字极具中国气息外,其从小的生长环境和学识背景都充满着西方色彩。

李家早在李光耀父辈开始就已经过上了富裕的中产阶级生活,虽然祖籍广东,但李家与大陆早已失去了联系,就连李光耀的父亲李进坤都是在英校接受的教育,并为外国公司工作。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等到了李光耀这一代,新加坡接连被不同殖民者统治的历史背景已经让李光耀逐渐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甚至是新加坡文化的认同感。从考入顶尖英校莱佛士学院到赴英留学,李光耀走过的每一步路都使得他身上西式的烙印越来越重。

此时的李光耀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东方面孔的西方人。他说着英语,学习着西方的思想,同时也梦想着融入西方世界。

因此,从李光耀本人来说,他的行为并不能算得上是“数典忘祖”,因为他从未对中国、中国文化有过归属感,而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新加坡人。所以李光耀对废除汉语的强硬态度是基于新加坡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必然。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去中国化”浪潮

“你们得把我打倒,否则汉语永远不可能作为新加坡国语”。新加坡刚刚独立时,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和组团游说的中华商会代表说过这样一席话。

在当时的新加坡,华人人口数量高达70%,且华人牢牢掌握着新加坡的经济命脉。因此,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看似顺理成章,但出乎意料的是总理李光耀却坚决不同意。

从一个国家元首的角度出发,李光耀决定废除汉语,将英语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有以下几点考量,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经济问题。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从新加坡的人口组成来讲,虽然近代以来新加坡屡次被外国殖民者占领,但是对于当地的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来说,他们始终没有丢掉他们的母语。而这种对本民族语言的传承一定程度上却成为了阻碍新加坡社会融合的壁垒,并且也加剧了不同种族之间的隔阂。

因此,对于李光耀来说,他上任伊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加坡土著居民之间的交流问题。

占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其他人种完全不会说汉语,这就使得按照人种数量来确定官方语言的计划破产。而自学汉语的经历更是让李光耀明白了汉语学习之艰难。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他没有信心在推广汉语后能取得显著效果,所以要想让身处新加坡的不同种族的人能无障碍交流,就必须选择一种更具有普遍性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无疑是英语。

在被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当地就曾推行过系统化的英语教育,因此,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都能运用一些简单的英语。

再加上新加坡交通要塞,航运业发达,而英语作为世界上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不论是对内交流,还是对外沟通都非常实用,所以,在慎重考虑后,李光耀选择了英语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而从英语本身来说,这也预示着李光耀向世界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即被迫独立的新加坡会走西式的道路,会拥抱欧美、拥抱世界。

为了让这项政策真正的落地生根,李光耀不仅对以汉语教育为主的高校南洋大学百般打压,后来还直接将南洋大学并入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从教育领域对汉语进行了根本性的“驱逐”。

没了高等教育作为土壤,新加坡的汉语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在通识教育阶段进行的英语铺垫,成长起来的一代新加坡人已经基本摆脱了语言的壁垒,进入了民族、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新阶段。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其次,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李光耀此举更是为了吸引外资,在做大转口贸易的同时,建立起独属于新加坡的工业基础。

英方的撤退和马来西亚对新加坡的抛弃让这个漂流在太平洋上的“弹丸之地”雪上加霜。李光耀甚至在其回忆录中直言:“新加坡的独立是强加在它头上的,我们奉命脱离马来西亚,走自己的路,前途茫茫,却不知何去何从”。

但小也有小的好处,发达的港口贸易和敏感的地理位置让新加坡得以迈入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欧亚大陆最重要的航海点,体量较小的新加坡完全可以借此成为全世界的“超级推销员”。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之际,如果新加坡以英语打开西方世界的大门,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新加坡拥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去中国化”不仅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最后,从政治的角度来说,李光耀坚持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更是向西方世界表态,即作为华人执政党首领的李光耀对中国、中国大陆没有丝毫的留恋。

而这也表明了在“日不落帝国”黯然退场后,新加坡正急于融入美国的阵营,渴望通过这种政治站队的方式割裂掉新加坡与中国之间天然的联系,并以此来换取发展的良机。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扶持汉语学校发展

李光耀在上个世纪选择英语是基于当时国际局势的最佳选择,语言更迭的背后不仅是文明的碰撞,更是国力的象征。

而在新世纪来临之际,特别是中国飞速发展之后,李光耀却一改当时对汉语的“穷追猛打”,转而开始扶持语言学校的发展。

以航海贸易和金融为主要支柱的新加坡,注定要跟随世界格局的变化不断地调转风向。而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体量激增,在中国经济足以比肩日欧后,新加坡则必须向中国亮明态度。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是排华还是友好交流?这将决定中国与新加坡的关系定位,而更直接的是将决定新加坡能否从中国的崛起中分一杯羹。

在历史的转折点中做出了重要选择的李光耀在此刻依然敏锐、直接。海外不断新建的孔子学院已经表明中国想要在海外不断提高其影响力。而新加坡数量巨大的华人群体则成为了李光耀试图拉拢同中国关系的一大利器。

同样的黄皮肤、同样的祖先,中国大陆对新加坡华人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而如果是说着同样的中国话则势必会让两国人民在日常交往和经济交流上更进一步。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李光耀选择扶持汉语学校发展并非是在历经千帆后领略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品味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瞄准了汉语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

因此,汉语的废除以及重新复兴,关键并不在于汉语本身,而是关乎中国的发展,关乎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而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新加坡,从本质上来讲,都演绎出了一曲震撼人心的国家崛起之歌。

“小国”新加坡和“大国”中国的崛起之路自然不尽相同,然而却同样历经艰险。两国首脑肩上担负着的是全体国民的生计,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身为政治家高屋建瓴的广阔视野使得他们不能拘泥于民族情感、也不能纠结于个人偏好,他们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

李光耀的两次针对汉语的变革是妥协,而在我们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中国政治家们也同样遭受过不平等的待遇,做出过妥协和让步。这是一个国家崛起的必然之路,而只有大国的崛起,才能有小民的尊严。

李光耀治理下的新加坡在短短几十年中上演了一场接一场的奇迹,这是身为总理的殚精竭虑,更是一国领袖对自己国家深沉的爱。

先在新加坡废汉语,后又扶持汉语学校发展,李光耀在“算计”什么

身为新加坡人的李光耀无疑是新加坡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因此,“老狐狸”并非指他老谋深算,更多的是指其目光如炬、高瞻远瞩。

而从新加坡汉语废立的事件中来审视我们自身,我们也不难看出,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不仅适用于自己的国民,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的文化。

如今,随着世界局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我们有理由相信属于中国的“明天”即将到来,而中华文明复苏、觉醒之日也将指日可待。

上一篇新闻

成为非洲的“新加坡”!这个国家可以吗?

下一篇新闻

人才并未大逃亡,伦敦金融城仍然引领欧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