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托起崭新“煤炭梦”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打造创新型企业、培育智慧型员工”“未来竞争是平台的竞争、开放度的竞争”“三分之一走出去、三分之一走下去、三分之一走进去”……这些出自潞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晋平的讲话,潞安干部职工大多耳熟能详,他们称为“董事长的金句子”。

如这句子般闪光,近年来,潞安集团的改革发展成绩同样亮眼:建成全省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制油、牡丹油、单晶硅PERC电池、深紫外LED外延芯片……“我们就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确立的‘三大目标’,当好‘施工队长’,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李晋平说得最多的是围绕“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战略目标,潞安集团该有怎样的担当与作为,这就是他和潞安所有人共同的“煤炭梦”。

在李晋平看来,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首先要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一项新技术的突破往往能造就一个新产业,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潞安集团大力发展新型高端煤化工,将煤炭从燃料变原料并进一步变成新材料,实现了替代石油基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两个替代”目标,共开发出5大类54种270个规格型号煤基高端精细化学品。一步法制烯烃技术(FTO)、甲烷与二氧化碳干重整技术、超细粉技术、高碳醇等10多项技术正处于孕育和突破期,形成了应用推广一批、储备开发一批、攻关研发一批的格局,在全国率先开启了煤制油1.0版向煤基精细化学品2.0版的转型升级。

人才与技术的累积,让潞安集团成为继南非萨索尔、壳牌后全球第三家、国内第一家采用自主技术和原料生产费托特种蜡的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蜡供应商,潞安生产的无芳环保溶剂油可替代国外同类产品。2018年建成全球第二套35万吨/年III 基础油装置,让他们成为亚洲最大的全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供应商。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茂金属PAO生产技术,是继美孚后全球第二家实现工业化运行的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家采用以煤为基生产的企业。

这些李晋平都掰着指头如数家珍,专业化重组后的山西潞安化工公司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走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的道路。他提出“做中国高端煤化工产业的引领者、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示范者、煤化工创新技术研发应用的开拓者和新时代煤化工现代化管理运营的探索者”的定位。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龙头,潞安集团同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山西煤化所、天津大学、上海有机所等联合构建了“一中心、十平台、五基地”高端开放创新体系,形成了涵盖基础研究、技术中试、工业示范和技术集成与商业化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为潞安化工公司提供了国际化、国家级的高端科技平台支撑。

李晋平认为,未来的竞争是开放度的竞争,而只有国际化的开放才是真正的开放。围绕“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潞安集团全方位推动战略合作国际化、股权合作国际化、技术合作国际化和市场开发国际化,构筑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开放平台,目前已同美国AP、雪弗龙、德国朗盛、Aspens、英国BP、南非萨索尔等11个国家20余家国际化公司开展了深度合作。2018年9月,潞安集团联合格盟国际主办的太原能源低碳论坛企业分论坛,吸引了来自11个国家的130多位业界权威、国际一流公司参加会议,赢得无数“点赞”。

“越是深入合作,发展的空间越大、发展的机遇越多,创造的成果越多,以前国内企业去国外一流公司考察煤化工,人家只让远观,在会议室看图片介绍,不允许进入核心地带。这两年,我们带队出国考察,他们的核心实验室和基地全部对我们开放。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很多技术已经走在他们前面。”说这话时,李晋平满脸写着骄傲。而撑起骄傲的实力就在于:他们有优质先进产能占比87%,全省第一、全行业领先的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有同样全行业领先,转化效率21.7%的PERC单晶高效电池;还有全球第一条年产2亿支深紫外LED外延芯片产业化生产线,以及引进美国AP公司8亿多美元,投资建设运营180项目的气化、净化、空分装置。

在李晋平的带领下,潞安的跨界创新同样风生水起。利用重整合成气嫁接巨鹏生物公司(瑞士英力士生物公司)的发酵技术制备燃料乙醇并联产人造蛋白,今年将建成投产2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入股上海凯赛生物公司,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煤化工与生物化工的深度耦合,生产出性能卓越的长链二元酸、戊二胺和特种尼龙(尼龙5X);依托天脊集团,推进生物肥、有机肥同无机肥的优势嫁接,积极开发推广水溶肥、滴灌肥、油用牡丹专用肥;与新加坡伟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开展油用牡丹专用生物有机肥、利用生物有机肥治理土壤和污水重金属污染项目;建成全国最大的油用牡丹育苗和种植企业。去年预计销售收入2.2亿元,利润6000多万元。在他的心中,一个极具竞争力的生物健康产业战略蓝图正逐渐清晰。

“当前正值深化国企改革的窗口期和机遇期。”李晋平提出煤炭人的“煤炭梦”就是——践行能源革命,实现煤炭产品由以“吨”(车)计量销售,到以“升”(桶)计量销售,并进一步向以“克”(瓶)计量销售的转变。“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而又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用足非常之力,坚守恒久之功,争做能源革命的旗舰和劲旅。”他握紧拳头,再一次传递出满满的信心。(记者 李家鸣)

上一篇新闻

牵头北京燃料电池车示范应用项目 苏州金龙驶入氢能产业快车道

下一篇新闻

小熊电器警报拉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