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我先生现在已经是新加坡公民,我也拿到了新加坡绿卡,是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了,但我们觉得跟家乡容县并没有割裂开,我们吃的东西、说的语言,大部分还是家乡的。”10月23日傍晚,记者应邀来到居住在新加坡裕廊西的梁博和李莉夫妇家里时,李莉说道。他们在10月20日报道组抵达新加坡当天,亲自到樟宜机场热情接机,让记者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来自家乡亲人的浓浓温情。

新侨落地扎根

“其实,对于到底要不要加入新加坡国籍这个问题,我也考虑了很久。我2007年就通过技术移民申请到了新加坡绿卡,一直到2015年才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梁博告诉记者。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风景如画的圣淘沙。

到梁博和李莉夫妇家时,记者看到,他们的家门上还贴着一张“福”字,是在今年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贴上的,这也是大部分新加坡华人保留下来的传统。

据介绍,梁博原是容县罗江镇大石村人,李莉则是容县县底镇古燕村人,两人同是广西大学的校友。“我们在1996年5月的一次老乡会上一见钟情,当时我准备毕业,他是要到两年后才大学毕业,所以我毕业之后就在南宁开了一家音像店,做了几年。”李莉告诉记者。

1998年大学毕业后,梁博到广州工作了四年后,到了深圳的吉宝远东公司工作,这是一家新加坡人在深圳开办的分公司。期间,他于2000年与李莉成家了。李莉在2001年回到了家乡容县待产,并在2002年大儿子出生后一直在容县照顾孩子。

2005年春节过后,梁博从深圳分公司借调到了新加坡总公司工作。“做了两年后,我通过技术移民申请到了新加坡绿卡。”梁博告诉记者。“当时因为他的身份证和毕业证的出生月份日期不一致,开证明和公证的手续有点麻烦,他都不想申请了,后来是我觉得他有一张绿卡就多了一条路,帮他在国内把手续办好了他才愿意去申请这个绿卡的。”李莉告诉记者。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在新加坡,粽子不只是节日才有的食品,平时也很受欢迎。图为一位老人准备买粽子。

2009年,李莉带着大儿子到新加坡与梁博一起生活。2010年,他们的小儿子出生,李莉在家照顾孩子直到2014年小儿子上学,她才到梁博目前也在的新加坡胜宝旺公司工作。“我们的工位还曾经是前后桌呢。”李莉甜蜜地笑道。后来,因为两个人都是6:30左右就要早早地一起去上班,没办法接送两个孩子上学,李莉于2017年离开了胜宝旺公司,到家附近的一个学校当了一名幼师教中文,梁博则继续留在该公司上班。

“也是为了让孩子更方便上学吧,梁博在2015年申请成为了新加坡公民,本来我也有机会申请成为新加坡公民的,但我不太愿意,总有入籍了就回不去了的感觉,无形中割裂了跟故乡的联系。”李莉说。

不变的炎黄血脉

在新加坡华侨华人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长期保留着中国的文化习俗,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巩固与家乡的联系。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在新加坡,中式的建筑随处可见。

记者注意到,李莉跟梁博两人交流是用容县话,跟两个儿子交流则是普通话。“跟大儿子有时候也会说一下容县话,小儿子就不怎么懂容县话了。”梁博说。

“现在我们回去探亲,就像在国内的其他城市回家探亲一样方便,加上在这边工作生活接触的也都是华人居多,我先生还经常到珠海等地出差,所以也没有很强烈的背井离乡的感觉。”李莉说道。据悉,他们今年已经回过两次容县探望父母了。

“我之前向非广西人买过广西特产,我就觉得人家不是广西人都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就试着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向附近的居民推介我们广西的特产,还是蛮受欢迎的。”李莉说。在她家采访的几个小时里,记者就看到不少华人到她家拿货。“主要是柳州的螺蛳粉,北海的咸海鸭蛋,还有我家乡的笋干和沙田柚等等。”李莉告诉记者。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风靡中国的共享单车在新加坡也很受年轻人欢迎。

当天的晚餐,李莉还特地给报道组做了家乡的笋干炒肉这道菜。“本地人不太会煮这个笋干,有些又觉得要泡几天才能煮比较麻烦,所以我想直接把它做好了再出售,现在正在尝试着将它做得更好吃,让这里的华人能更容易接受我家乡的美食。”李莉说。至于沙田柚,“刚刚下单,还没到呢,海运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李莉遗憾地说道。

离开梁博的家,记者感慨万千。这一代年轻的新加坡华侨华人,他们不再需要经历父辈们下南洋的那种惊涛骇浪、九死一生和别家泣国,然而,他们骨子里华族的那份艰苦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依然与家乡的亲人同血同脉。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李莉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容县特色菜——笋干炒肉是她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

“我经常到新加坡植物园散步,这里营造出来的自然生态,跟我们老家容县的深山特别像。我从小就是在山里长大的,在这里感觉特别亲切。”10月24日,在采访之余,特地向学校请假后与报道组一起到新加坡植物园游览参观的李莉说道。胡姬花是新加坡植物园最有特色、最吸引游人的一种植物。“胡姬花是新加坡的国花,我经常买回家去种,也算是融入了新加坡这个开放包容的国度了吧。”李莉笑道。

“华人在新加坡的创业基本都比较成功。在成功之时,他们并未忘记他们祖宗生活过的故土,以各种方式关心着家乡。”杨亚生说道。据记者了解,海外华侨华人有的通过捐款给故乡办学,有的以投资方式帮助故土的经济发展,有的在家乡遭受自然灾害时募捐以助,有的通过牵线搭桥努力发展居留国与中国的商贸关系和文化关系,有的协助家乡在他们的居留国主办各种展览会,还有的华人积极协助中国各种代表团去他们居留的国家参观访问。在今年9月15日举行的2018年海外华侨华人玉林恳亲大会华侨文物捐赠暨公益捐款仪式上,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会长陈奇培代表海外社团捐赠了新加坡侨胞旧证照一批。杨亚生先生也带来了一批华侨在清朝时期的文物,尤其是还有30多年前从南美等地收集的文物数十公斤,不惜因行李托运超重被罚款。当天,海外华侨华人共为刚刚在容县奠基的广西华侨博物馆捐赠了500多件物品,全部由容县博物馆接收代管。在当天的公益捐款仪式上,海外华侨华人还分别为容县高中树人班和容县优秀贫困学生捐款合计123万元。据容县侨联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海外侨胞为容县公益事业捐资已逾千万元。

(玉林日报记者 陆小青 潘燕)

责编:覃维|主编:刘海东

玉林新闻网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寻踪·下南洋”第2季」心系故土的新加坡华侨华人

上一篇新闻

椿芽吐芳菲 吃“椿”正当时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吃自助餐原来有这么四类人,快看看有自己没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