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作家何建明:报告文学就是要书写时代精神家国情怀

一个人只有像鸟儿那样飞翔,才会拥有广阔的世界。

“布谷、布谷!”布谷鸟啼鸣了,清脆而响亮的啼鸣回绕在苏州古城的东方。播种从何开始?“既然是播种,就该给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播种最优良的品种!”看上去文质彬彬的陈文源,有种不服输的硬骨头精神。

——记述包括陈文源在内的一批海归学子报国创业、反哺故土的传奇故事,长篇报告文学《万鸟归巢》近期出版。

为何关注书写这一现实题材?报告文学如何贴近反映现实生活?近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范红升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的专访,就此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作家何建明:报告文学就是要书写时代精神家国情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 何建明

“海归潮”与“海归巢”

记者:您是怎么关注到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这个题材的?

何建明:近些年,我发现清华、北大的学生毕业后许多都会选择出国,他们的前途命运与我们国家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因此,我一直在思考,我国年轻一代的优秀人才选择出国后,他会不会回来,回来后怎么样?二是因为我是苏州人,2021年中国GDP城市排名,苏州位列第六,如此发展它靠什么?其中,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支撑。究其根本,制度方面,工业园区采取了与新加坡合作的模式;人才方面,工业园区的人才大部分是海归。这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出国的优秀学生们回来没有?答案是回来了,这个答案在苏州工业园区找到了。这是令我特别欣慰的现象,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一方面想要用我之笔展现对家乡的自豪感,另一方面海归派对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穷二白,面临着西方世界的封锁,艰难时刻,中国是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国家的发展?钱学森等一大批科学家从国外回来,完成了“两弹一星”等千秋伟业。

今日的我们又面临着相似的国际环境,甚至更为复杂。这种情况下,我国要想继续往前发展,人民要过上美好的生活,我们依靠谁?当然需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海外留学的学子们回国创业,创新发展。

因此,海归们回国后状态如何?心情是否愉快?是否能顺利地从事自己的事业?这是我特别关注的。苏州工业园区就在这方面给我提供了丰富生动、精彩宝贵的创作资源。

作家何建明:报告文学就是要书写时代精神家国情怀

筑温暖巢 盼万鸟归

记者:海归们回国创新创业为何选择苏州工业园区,原因是什么?

何建明:我认为有三点,一是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海外留学的科学家都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与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他们需要的设备、资金等都不差。回国发展,学以致用,前途广阔。

二是苏州聚集了两三万的海归派。两三万可不是小数字,苏州工业园区三百平方公里的地方,却聚集了这么多的高科技人才,如此大的聚集规模,就像是鸟聚集在巢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美丽的,也是舒适的、柔性的,创业创新发展的氛围很好,在这个地方有脾气都没地儿发,是很适合创业的,待在这里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这里看到的景是美的,人是和善的,这是一种城市氛围,让海归们愿意留下来。

三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体制机制让科技人才大有用武之地。比如,有个刚回国的科学家没有太多钱,但是创业项目市场前景很好,园区就直接给他投资一千万,随着企业发展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园区又迅速为他补上几千万,三年后公司成功上市。

这三个优势点集中在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大巢”里,所呈现的创新创业、经济效益、人文环境都是一流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回到苏州的原因。

用优美语言讲述中国好故事

记者:《万鸟归巢》读起来给人以昂扬、轻快、振奋的感觉,在素材的选择上,是有意回避了他们的低谷期,还是说原本就是这样?

何建明:在今天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认为,当下的文学创作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肩负着歌颂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与使命。

我们要看到国家的发展、人民与社会的进步,方方面面呈现出了令我们骄傲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去书写,不去讲述,我认为是作家和文学创作者们的失误。中国发展的好故事需要被讲述出来。

我不能保证苏州工业园区没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根据我的采访以及我对工业园区的观察,可以说90%都是好的,一流的。因此,我要在《万鸟归巢》这本书中,选择最出彩的故事,将海归们的精神状态和创业情况表达出来,将苏州工业园区的创业环境展现出来。

海归人才是苏州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这些具有国际视野、拥有一流创新能力的海归青年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国家与民族所拥有的巨大且不可战胜的力量。他们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国情、故乡情,他们在园区实现报国理想和人生价值,正是新时代最具特色的风貌。所以我想用优美的文字、优美的笔调、优美的结构甚至优美的题目将它表现出来,这才符合苏州的味道、苏州的现状。但我认为自己远远没有表达出那种美,我的功力有限,只能这样呈现出来。

重视海归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如此高产值的工业园区,这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何建明:苏州工业园区的文化设施和人文环境是很不错的。我在那里的工作室面对的是一片湖,湖边有很多依水而建的图书馆。园区里有艺术中心、建筑面积非常大的足球体育馆。园区建设非常讲究,人文环境、地面环境、社区环境都是很好的。

为什么这么注重“巢”内建设呢?因为苏州工业园区特别在乎科学家回国生活是否舒适、出行是否方便、环境是否美丽。园区内还将进一步完善,甚至最好的一块地还未曾开发,因为在等待“大鹏鸟”的归巢。

我之所以在书中未展现这一部分,是不想偏题。我想在书中更多表现“鸟”而非“鸟巢”,但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人文环境以及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追求确实可以再写一部书,关于“鸟巢”我在书中呈现的相对薄弱。

作家何建明:报告文学就是要书写时代精神家国情怀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范红升

聚焦社会关切 讲述海归故事

记者:为什么要策划《万鸟归巢》这本书?出版社是出于一种怎样的考虑?

范红升:《万鸟归巢》一书的策划初衷,是讴歌时代精神,讴歌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学生,他们为了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知识,远渡重洋。他们中的许多人学有所成,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如“万鸟归巢”般陆续回国,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

苏州工业园区,就是当代中国让人瞩目的一座“海归巢”。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是中国海归人员最多、高精尖产业最集中的高科技园区,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和产业前沿水平的代表。而园区发展的“硬核”,就在于它吸纳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海归人才。他们,正是《万鸟归巢》一书的主人公。

这些海归人才大多来自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纳米科技、智能制造等关键科技领域,他们是众多海归赤子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折射了在关键科技领域,国人攻坚克难,不断前行的不屈精神和奋斗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海归题材颇受关注,海归回国创业更是近年的热门话题。但在当下的文学创作中,讲述海归创业故事的纪实作品鲜有所闻。《万鸟归巢》在海归题材的书写上具有独创性。

敏锐的文学嗅觉 独到的叙述视角

记者:请您跟我们谈谈作家何建明的创作特点。

范红升:作为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40多年来,何建明老师创作了近70部报告文学作品。他的创作契合时代节拍,彰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化和发展,他的文学轨迹与国家发展轨迹高度重叠,这足以看出,何老师的创作有着相当高的政治站位和敏锐的文学触觉。

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何老师有独到的把握,除此之外,何老师还特别擅长讲故事。《万鸟归巢》讲述的是一群科学家,但如何让人们并不熟悉的科学家的故事变得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动人心弦呢?这对创作者提出了挑战。令人折服的是,何建明老师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科学家们的科学成就上,而是另辟蹊径,将笔墨落在主人公的成长故事、生活经历、事业选择与情感信念上,就此,一举打通了科技与文学的壁垒。于是,我们看到,在书中,主人公脱掉实验室千人一面的白大褂、工作服,穿着便装走向我们,诚恳地与读者分享他们作为普通中国人的初心,他们的传奇人生也因此显得更加真实、亲切和生动。

监制:梁悦、白中华

主持:苏扬

编辑:谢雨竹、王鑫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小鸟八哥选择坐新航飞往伦敦

下一篇新闻

一平方公里只有一个人,动物比人多,探访南半球与世隔绝的美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