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思维导图让你记忆更强大,你想理清思路可以这样画

为什么要读《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

记录笔记,要求清晰,方便查看。保存在文档里,有时很难再找出来;手写字太多,容易模糊,写字像鸡爪一样,甚至有时翻看都认不出是什么字;保存在网络,也不利于搜索和查看。

思维导图让你记忆更强大,你想理清思路可以这样画

有没有什么方便记录的方法?有同学推荐我看这本书《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

想当初,我连思维导图是什么都不知道。偶然在写作班群里看到,有同学听完课后,手绘上课内容的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看。我才对思维导图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作者和背景

这本书获得东尼·博赞本人和思维导图官方机构联名推荐,作者是陈资璧 卢慈伟,这两位都是任职于思维导图博赞亚洲总部。

陈资璧(Phoebe Chen)她是东尼· 博赞的学生,也是第一位获得英国思维导图博赞中心认证的思维导图华人女性高级讲师,现担任思维导图博赞亚洲总部的台湾代表。

卢慈伟(David Lu)被评价为充满创意与童心的人,像大孩子努力打开每个大小孩的想象力与创意!

思维导图让你记忆更强大,你想理清思路可以这样画

两位都是任职于思维导图博赞亚洲总部,授课对象为企业、学校、政府机关及公开课程等;授课地区为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华语地区。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你从看懂一张思维导图开始,一步一步教你绘制思维导图。书中均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说明,让你学会看图、制图和用图,通过训练的方法培养思维,进而应用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

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亮点

阅读思维导图三大步骤就是:先解读中心主题;再解读主干;继续解读支干。注意:若看不懂可以往下找线索。

思维导图让你记忆更强大,你想理清思路可以这样画

中心主题,一张思维导图中间,最大的彩色的图。主干,连接中心主题,并且由中心主题往外做放射线状的延伸,由粗到细的线条。支干,连接在主干之后,所有细细的线条。

看思维导图好比看一棵树,中心主题就是树干,主干就是树枝,支干就是树叶。可能偶尔会看到树枝会开岔,它们之间一定有关联的。

学会看思维导图了,那怎么怎么去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呢?

第一步,先思考分类,可以按以下标准分类:

1.从关联性着手。 找“相反的”、“相近的”、“相关的”。

2.让与生俱来的五感来帮助我们 也就是从眼、耳、鼻、舌、身五个感官产生的视、听、嗅、味、触觉,再加上心所产生 的感觉,总共六感。

3.从5W3H想象 也就是从人(Who)、事物(What)、时(When)、地(Where)、为何 (Why)、方式(How)、数量(How Many)、多少钱(How Much)这个范围去想。

第二步,找到一张白纸,开始画思维导图。

首先要画中心主题,再来画主干、画支干,加插画,这样一张思维导图就画了大概,再稍稍润色一下。

画中心主题的技巧,书中讲述了五个方法:

1、大体看,别看细节。

2、以基本形状为基础(圆形、三角形、方形)

3、可以进行修饰或组合

4、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力

这样就基本构建好框架,运用在插画中也可以。

我们手写思维导图的原因,是为了加深记忆。 借由图像提醒大脑注意,联想到我们要表达的关键信息,更容易记住。

我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和运用

手画思维导图,没有尝试过,因为我是手残党,写字废。现在很多软件都有思维导图功能,我平常就使用这些软件来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让你记忆更强大,你想理清思路可以这样画

常用的思维导图软件有:

第一个,幕布,适合于手机和PC,可以同步,操作方便,容易理解。

第二个,WPS自带的思维导图功能,有时编辑文字,突然需要思维导图梳理流程或者逻辑,就直接在WPS里使用思维导图了。

第三个,XMind,专业版,用得比较少,但是有专门做笔记的同学使用过,做出来的笔记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大家想要学习做思维导图,可以使用以上三种软件操作。

思维导图让你记忆更强大,你想理清思路可以这样画

我自己用得最多就是幕布,一般用于记录笔记,例如:学习进修需要听课,那么笔记就用思维导图梳理。无论是写作课笔记,或者是看书笔记,统统都放在幕布,有需要使用时,可以把图导出来,加强记忆或者是保存。

另外一个用幕布的原因是梳理文章的逻辑架构,例如:一本书有几个部分,以章节记录或是以内容记录,有了这个思维导图,不需要把书翻出来看了,看图可以回想起书中的内容。

还有就是写文章需求,一般写时,需要构思大纲,用幕布画思维导图整理思考,理清楚逻辑,让写文章不会脱离大纲,让你写文章时思路更清晰,写得更好。

如果大家对思维导图感兴趣,可以看看《你的第一本思维导图操作书》,对画思维导图起到指导作用,让你画得更容易轻松。

上一篇新闻

30天,Excel小白到微软认证专家之路(第1天)——解决问题的思维

下一篇新闻

这些软件,在偷偷扣你的钱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