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说名校|沿用英国教育模式的新加坡,现在怎么样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依山而建,绿树成荫,宛如一所花园中的学校。大学没有校门,只有一面橙色的牌子提醒我们已经进入校园。我们一行人来到李光前楼,这次采访的对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以期从他的口中,更全面地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整个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之道。
周成刚/摄
陈教授是一位典型的学者,谈笑间处处流露出迷人的儒雅风度和谦逊的态度,采访进行得很顺利。
终身学习依靠机制创新与保障
陈永财教授一直倡导终身学习,我们的交流也就此开始。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不断涌现出的新鲜理念和先进技术让人目不暇接。据世界经济论坛预估,2020年,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预估7500万个传统工作岗位消失,同时还有1.33亿个新的工作岗位等待人才填补。
周成刚/摄
于是问题来了:新的工作需要新的知识和技能,大学如何帮助年轻人做好应对未来变革的准备呢?这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对学习的内容和人才的标准重新定义。
陈永财教授说:“今天,某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5年的时间,这意味着我们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要成为终身学习者。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他可能需要不少于10次的再学习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技能。以前的大学教育是确保学生掌握工作中需要的一项谋生技能,如今的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为终身学习者,不断适应新事物、新环境。“
周成刚/摄
2018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推出了“终身学习者”项目,鼓励学生在毕业后的20年间通过返校或在线的方式持续学习,以更新认知、拓展视野。毕业后的学习可以很放松,比如每年选修1门到2门课程,20年就可以修完20到40门课程,完成知识体系的更新迭代。
新加坡政府对“后大学时代”的继续教育同样很支持,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技能创前程”项目,目的是鼓励国民不断学习,持续提升劳动力素质。政府提供相应的学习经费补贴,40岁以下的公民返校或在线学习,政府承担70%的学费;40岁以上的公民,政府承担90%的学费——新加坡人把终身学习计划落到了实处。
集各家所长 打造世界一流学府
纵观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不同教育体系的精华,走出一条中西融合之路,是新加坡教育不断发展、一路领先的重要原因。沿用英国教育模式的新加坡,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向美国教育体系学习,同时加强同亚洲国家的交流,博采众长,不断推进教育改革。
周成刚/摄
陈教授说:“新加坡是一个小国,我们明白需要不断向外看,所以总是充满好奇,并不会把自己简单地定义为东方或者西方的风格,而是在一个更广泛的框架中去做教育。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全球化的学习,鼓励学生去世界其他地方感受多元文化,积攒社会实践经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海外学院项目至今已经在旧金山、纽约、多伦多、斯德哥尔摩、慕尼黑、雅加达、深圳、上海、北京等12个城市展开,与海外高等学府共建初创企业实习项目及创业培训项目,帮助学生们获得宝贵的实践经历和市场经验,培养创新思维,体验多元文化,感受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需求。一系列的创新项目真实诠释了国大的使命:去教育、去激发、去改造!
周成刚/摄
写在最后: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总结我对新加坡教育的印象,那就是“变”。永远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态,永远带着忧患意识追求更优质的教育模式,尝试不同的机会,体会世界的多元,这就是新加坡教育的发展之道。
——周成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