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架”上的世界
2020年7月15日,在天津市河西区彩悦城西西弗书店内,一位家长在为孩子选购图书。新华社发(孙凡越 摄)
新华社天津4月24日电(记者李鲲、张宇琪、王晖)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虽然由于疫情原因,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还未恢复开放,但生活在这附近的市民李平乐已在其官网上搜到了一本自己想看的书,打算开馆了就去阅览。
“我想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原版,去年我看了中文版,看到馆藏有原版,就准备再去读读。”今年28岁的李平乐说,美国女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读者,“受教育”可以带给生命无限可能,这对她触动很大。
“我们应该用一生的时间去不断学习、读书,才能在开拓眼界的同时锻造强大的内心。”李平乐说,有幸生在当代,便利的渠道让她可以随时在“中国书架”上读到世界的最新动态。
同步世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2018年在美国出版的自传体小说,作者讲述了自己从17岁前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到28岁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的故事,一经推出就火遍全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国际出版业发展报告(2020版)》(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这本书同时登上了美国、加拿大等国权威机构统计的畅销书排行榜前5名。
2019年10月,该书中文版出版,在2020年亚马逊中国Kindle年度付费电子书畅销榜上高居榜首。2021年,该书英文原版在亚马逊中国Kindle年度进口电子书畅销榜仍位列第八。在记者身边,不少中国读者都如李平乐一样,是在阅读了中文版之后再去读原版,品味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类似的,《成为》《奥斯维辛的文身师》《哈利·波特》《追风筝的人》等畅销美国、英国、加拿大的新老书籍,也深受中国读者欢迎。
市民在天津外文书店选购图书(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润健 摄
“近几年,我们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随着获取资讯渠道的日趋便利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中国读者与海外读者的阅读喜好非常同步。”运营亚马逊“中国书店”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国际网络营销中心主任鲁楠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图书近年来在中国持续热卖,《别想太多啦》《信》《被讨厌的勇气》《无名之町》等,均登上2021年亚马逊中国Kindle年度榜单。另据报告,2017年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在全世界销量达1000万册,并登上当年中国当当网年度图书畅销榜第二名,第一名《人间失格》也是日本作家的作品。
思考中国
外国图书在中国的热卖体现了中国读者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飞表示,中国读者越来越喜欢能够让自己思考和提高对社会认知的书籍,从京东销售情况来看,有关社会、国家、历史、文化类书籍日益走俏。
《2022京东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碳中和”“元宇宙”成为经济类书籍销量前10名中的新面孔。特别是年轻的消费群体,相较去年同期,2022年第一季度购买“元宇宙”相关书籍的数量增长180倍,购买“碳中和”相关书籍的数量增长12倍。
其中,比尔·盖茨所著《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位列京东“碳中和”类书籍销量第一名,美国作家加布里埃尔·雷内的《智慧空间》位列京东“元宇宙”类书籍销量第五名。
“阅读国外的新作品可以让人了解世界的最新动态,而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阅读发达国家此前一段时间的作品,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当下的现状。”今年32岁的天津公务员王琪说。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表示,在信息爆炸时代更加需要深入思考,通过阅读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可以拓展视野,更好地了解世界、反思自己。
天津市一家新华书店的店员在整理图书(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润健 摄
贡献智慧
继2020年线上举办、吸引9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400家展商线上参展后,2021年9月,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京开幕,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约2200家展商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达57个,展出全球精品图书30万种。
《2020-2021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研究显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书展,是汇聚世界各类优质图书资源的重要平台。
搭建世界性平台的同时,2020年,中宣部正式启动“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与亚洲国家文化成果“精准互动”。目前,已与新加坡、巴基斯坦、韩国、伊朗、亚美尼亚等国家签署备忘录。
现在,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网站,以“World”为正题名关键词搜索,可以得到图书类结果27542个;以“世界”为正题名关键词搜索,可以得到图书类结果52063个。这些作品中既有引进的外国著作,也有中国人写的作品。
在吸收融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中国人也在努力研究全球性问题,为全人类作出贡献。例如《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等主题图书,《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全球碳中和之路》等经济图书,均同时登上中国与世界的“书架”,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