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再次劝和:中美关系若破裂 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也会随之结束
长期以来,新加坡一直以东南亚亲美亲西方枢纽的形象出现。但是在近期,俄乌冲突不断持续、台海危机骤然爆发的当下,新加坡外长维文却罕见地以委婉方式间接批评了佩洛西窜访台湾的行为:称尽管中美双方必然存在竞争,但中美关系的和谐是冷战后乃至二战后这段繁荣历史的最重要基石。一旦中美关系彻底破裂,那么整个东南亚乃至全球的繁荣都无从谈起。维文还强调如今的台海危机对新加坡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虽然维文并未点破此次台海危机的始作俑者,但是他在讲话中明确提到了中美双方都不希望事态升级。很显然,这是在暗示此次危机是被不受双方控制的个别活动人士引爆的,其意所指其实相当明显。只不过碍于佩洛西刚刚访问新加坡、且新加坡仍高度亲美,因此不能把话说地太直白罢了。但连新加坡都在官方层面如此表态,佩洛西的东南亚之行实际上达成了什么成果恐怕也可想而知了。
客观来说,新加坡虽然是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但是其对外政策却明显更加亲美亲西方。这一对外思想甚至影响到了新加坡华人的文化上。在21世纪,“当家作主”的新加坡华人整体汉语水平甚至不如一衣带水却饱受压制的马来西亚华人,这显然就是新加坡几十年来亲西方的后果。不过就在前两年,新加坡教育思想也逐渐发生了改变。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在2021年多次呼吁加强汉语教育。可见嗅觉灵敏的新加坡高层们实际上已经默认了“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尽管当前新加坡还是美国的“准盟友”,但鉴于种种原因,新加坡显然也不希望真的永远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充当冲向中国的炮灰。
如果单从中国人的视角,恐怕难以理解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加坡为何在中美之间来回押宝,反复横跳。但是如果代入新加坡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自然能得出答案。作为一个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弹丸之国,新加坡的经济实际上几乎完全依赖于途经马六甲海峡的国际航运和商业服务。而马六甲海峡的通行生意本质上就是连接欧洲和东亚的贸易必经之路。因此新加坡其实绝不希望东亚或者欧洲如二战一样再度陷入全面战争。不过作为一个人口、战略纵深都极小的弹丸之国,新加坡实际上不可能凭借自身国防力量保证安全,因此抱住域外超级大国的大腿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恰好上个世纪的美国仍是全球自由市场的捍卫者,因此新加坡长期以来亲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西方长期以来不仅仅是新加坡的“衣食父母”,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护身符。但是随着近年来,特别是特朗普上台以来西方世界的剧变,新加坡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了。随着美国的贸易保守主义思潮日益高涨,而对外军事部署却日渐收缩。新加坡实际上已经不得不严肃地考虑一个根本问题:“美国还能维持亚太秩序多久,给新加坡的未来带来的是繁荣还是灾难”。
尽管短期内新加坡还不可能摆脱对美国的安全和经济依赖,但是其重新拾起汉语教育的“祖宗之法”,不断加强对华关系很明显是在考虑其战略后路了。尽管新加坡目前还不可能在安全领域和中国达成类似于准盟友的关系,但是鉴于中国已经成为了东亚的经济增长主动力,且中国外贸物流大多通过马六甲海峡或者新加坡的国际航空港,中新两国在维护世界市场自由贸易秩序、维持东亚和平秩序的需求实际上是重叠的。相比之下,今天的美国显然不会把新加坡经济的死活当成什么核心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和中国走近也是情理之中了。
而具体到此次台海危机中,尽管美国仍维持着全球最强的军力。但是战争毕竟不是靠比总量大小决定胜负的。相比之下,谁能在战场上一次投入更多力量,谁才能主导战争胜负天平的倾斜。美军在西太平洋的空军基地实际上并不多,直接限制了其在东亚的战争力量输出效率。相比之下,“主场作战”的大陆则没有这个问题。因此在兰德公司对美军介入台海的几次推演中,都以美军陷入添油战术,被解放军各个击破而宣告失败,新加坡高层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结果。因此一旦东亚真的爆发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新加坡背靠美国大树还能不能获得想要的安全恐怕就两说了。
退一步讲,即使美军能取得胜利,东亚各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必然遭到重创,必然直接对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业务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显然是新加坡需要极力避免的,因此新加坡也不得不全力阻止台海危机的发生,尤其是要阻止其变成一场席卷东亚各国乃至美国的国际战争。因此新加坡人在官方层面都间接指责佩洛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尽管新加坡的表态并非出于“同族之情”,而是基于自身利益。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的自由贸易秩序实际上越来越由经济发展强势一方所保障。如今美国在对外贸易层面的保守主义回潮与军事部署层面的收缩,也必然导致大量原本依附于美国经济体系和美军武力体系下的小国,不得不做出类似今天新加坡的思考与抉择。至于美国国内的佩洛西之流还能靠昔日帝国余晖的遗产掀起多少风浪,反而在历史长河中显得不值得一提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