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愿付不起房租,也要留在大城市
作者/时景清 图/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1
到了毕业季,身边的朋友们各奔东西,其中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小媛,她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北漂之旅。
小媛在五线城市长大,三线城市读大学,毕业后却鼓足了勇气去北京做一名销售。
说实话,周围的人都没有想到。
我们以为她就算不回家,也会留在读大学的城市,过安稳的小日子。
两个月后传回她的消息,北京的日子果然没有那么好过。
找工作的时候,公司开出的待遇是五千底薪、包住。
到了北京后,包住的一室一厅里要住整整五个人,在没买折叠床前,小媛觉得自己能睡在沙发上都是天大的幸运。
月薪五千,租房子的钱勉强省下了。
作为销售,小媛还要每天不停地跑业务,中午也只能在外面吃。加班到七点后,晚饭都要一并在外面解决。
于是每一天,钱都源源不断地流失。原以为的攒钱计划直接夭折,甚至还要想办法开源节流。
当再次听她说起晚上加班到十点,要被迫打车回到那个不知能不能称为“家”的小屋子后,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你不回省找一个压力没那么大的工作?
她反而问我为什么不回家,非要留在省会租2000一个月的房子?
说到这儿,我们只能相视一笑,便不再提。
是啊,固然回家工作还是同样的工资,和父母一起住还能省下一大笔的房租钱,我却不愿回去。
高考前老师常说这么一句话,“选大学就是选城市,一定要去大城市开开眼界。”
而现在毕业后,我们依然向往大城市。
2
知乎热评里,有这么一个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答主工作后没多久,家逢变故,不得不在北京的工作和回老家照顾母亲之间反复纠结。
当时脑海中都是母亲一个人,在冷冷清清的家里自己做饭、自己吃饭、自己干活……
一时间回家的念头无比强烈。
假设回去后的生活,陪着母亲住老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爱人,多年后生个孩子,孩子上自己上过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毕业后再继续面临相同的问题,一如自己当年。
然而选择留在北京奋斗后,多年后成家买房,把母亲接到北京,吃最正宗的烤鸭,看老北京的夜色,就连生病了想去最好的医院,都不再是难事。
大城市给不了人“安全感”,但能让努力的人看到希望。
3
找工作的那段时间,家里人疯狂地让我报考公务员、事业编、银行、教资。
妈妈一脸羡慕地和我说,刘阿姨的女儿已经过了军队文职的笔试,王阿姨的女儿考上了隔壁市的公务员。
而那时候,我还在为能够留在省会而奔波面试。
毕业后先去省会实习,实习期间连薪水都没有,还要仓促地寻找合适的房子。
不想给中介交智商税,便宜的房子不好找,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最后只能被迫考虑较远的房子,考虑要不要合租、同几人合租。
各种小事,一地鸡毛。
当时家里一味地恨铁不成钢,进个企业哪有公务员的铁饭碗好?
公务员稳定,有安全感,考上公务员也不用担心找对象的问题了。这些都是老一辈的共同认知。
我却觉得比起稳定的工作,一个留在大城市的机会更能够吸引我。
很多年轻人,都愿意从体制内走出来,去大城市寻找一个新的起点。
换成你,你是想要"大城市一张床",还是"老家一套房"?
4
现在,大多数人都希望就业时能留在稍好一些的城市。
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希望再回去,选择考公务员或是留在心仪的城市打拼。
二三线城市的人向往能够留在一线城市,拥有更好的收入和教育环境。
更是有很多人常常出国旅游,甚至有移民的实力。
奋斗的意义,就在于拥有更好的生活。
我高中有一位学长,从小就是天之骄子。
家境好,学习好,高考考上了浙大的王牌专业,大学期间牵手学霸女友,爱情学业两不误。
几年后,女友去新加坡当了老师,他也去新加坡继续读研深造。毕业后,两人顺利完婚,就此定居。
顺风顺水的人生不多,但只要足够努力,改变命运确实只需一代。
总得给自己一次留在大城市的机会,也要给家人一个来到好城市的机会。
不来过一次,永远不知道大城市有多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