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暴打的限制级,看完怀疑自己从没看过动作片
说起来,有段时间没给大家推荐爽片了。
我喜欢的爽片,不是那种靠特效堆砌而成的商业片。
现在流行的好莱坞爆米花,看得多了,发现其实都是一个套路,怪没意思。
所谓爽片,在我看来没有哪个片种能替代动作片的地位。
仔细想想看,最近是不是都没怎么看过带感的动作片了?
确实,现在这个类型的电影越来越难做,能打的人都在慢慢变老,早期成名的青年一代,也在逐渐尝试转型。
说起动作片,这可是我们曾经的强项。
李小龙、成龙、李连杰、洪金宝、袁和平等前辈给我们带来的经典,是多少人的童年回忆啊。
然而现在,这张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名片正在悄然失色。
中国功夫,正越来越多出现在西方舞台。而本地的功夫大片,却寥寥无几。
难道,真的是我们创造力下降了吗?
某种程度而言,确实如此。
打斗不够精彩,叙事逻辑硬伤太多,都成为限制动作片的核心问题。
今天要跟你们推荐的这部印尼动作片,尽管细节层面它仍旧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总体而言,它刷新了我对东南亚动作片的认知。
《嗜人之夜》
The Night Comes for Us
海报中最右边的小哥是不是看着特别眼熟?
没错,他就是《突袭》系列的男主,依科·乌艾斯。
凭借《突袭》一战成名的他,如今开始拿到越来越多的国际邀约。
最近刚出的《22英里》即是一例。
不光他,《嗜人之夜》中,有多位演员都曾在《突袭》系列和《爆头》中有过亮相。
还记得第一部开场就迅速领便当的特警小队长吗?
影片里,他转型成为故事主角—— 一位黑帮核心集团委任的打手。
另外,片中的女二,相信看过《突袭2》的观众应该也不会陌生。
榔头女杀手就是她扮演的。
至于刚才提到的《爆头》,里边儿的反派Boss,这次在《嗜人之夜》中继续扮演坏人。
▲说一口流利中文的冯推守,是新加坡籍的武术指导
介绍完这些熟面孔,简单说下《嗜人之夜》的故事。
在影片的世界观中,为了高效管理并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黑帮共选出6名精英成员组成小团队,取名“六海堂”。
他们有男有女,能武善战,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作为六海堂的其中一份子,此前一贯冷酷的伊托,受够了整日没完没了的屠杀。
在一次任务执行过程中,他背叛组织,救下了幸存下来的小女孩。
放下屠刀的伊托打算金盆洗手,但朋友告诉他:
不可能。
讨伐他的众多敌人中,伊托最大的劲敌,是曾经的好兄弟,阿里安。
虽然阿里安此时还不是六海堂成员,但他的业务能力,正处在事业上升期。
与伊托经受良心考验决定退出江湖不同,一心往上爬的阿里安,在组织内混得顺风顺水。
在伊托逃离组织后不久,阿里安接到了另一位六海堂成员老吴的电话。
对方传达了上级命令:对待叛徒,杀无赦。
当阿里安开始为曾经的友谊显得犹豫时,另一边,刚决定退出江湖的伊托,不得不为了朋友,去讨伐已经叛变的马仔。
一番厮杀后,伊托被警察带走。
而他的朋友,因为藏身位置的曝光,被黑帮赶尽杀绝。
那么问题来了,谁曝光的藏身点?
从后续剧情中,观众可以了解到,知道这个位置的就两人。
一个是伊托,另一个,则是他的拜把兄弟,阿里安。
虽然阿里安向朋友解释了自己并不知情,但对方显然不会相信这套说辞。
果然,后续的追杀证明了阿里安的话。
显然,为了逼出伊托,黑帮组织无所不用其极。
动用一切资源,要挖出伊托朋友的位置不难。
当被伊托救下的小女孩再次面临死亡威胁时,一位神秘女子的到来,暂时保住了她的性命。
随着警方介入现场,她也迅速离场。
另一边,用武力摆脱警方控制的伊托,回到了一片狼藉的藏身点。
亲眼看到朋友的死状,令他伤心不已。
好在,女孩的幸存,成为他最后的慰藉。
接下来摆在伊托面前的问题就很简单了。
替朋友报仇,将“谋划”这一切的阿里安送入地狱。
与此同时,老吴告诉阿里安,消灭他的朋友,只不过是为了让组织顺利接手朋友们的生意。
抹消伊托的计划,维持不变。
而这,将决定他有无资格进入六海堂。
最终的决战是残酷的,两人用激烈而残酷的打斗,给彼此的脸,做了重创整形。
念在兄弟情份上,阿里安放走了伊托。
但这样的宽恕,并未给自己带来好处——他们都迎来了各自的悲壮结局。
作为一部动作片,《嗜人之夜》的故事简单粗暴。
它的定位清晰明了,就是着重突出打斗元素,让喜欢动作片的观众能一直高潮不断。
对于分级明确的海外市场而言,这样的策略有非常不错的成效。
不过,对那些对故事性有更高要求的观众而言,影片在叙事层面的硬伤,也导致它很难在这类人群中拿到高分。
既然是动作片,就让我们先来说说影片在动作设计方面的不足。
首先最为观众诟病的一点,是影片“喂招”的痕迹太过明显。
比如影片开场,在澳门赌场的那场打戏,阿里安和对手的过招节奏,带有明显的设计感。
这种缺乏真实的打斗,并不能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反倒特别影响观感。
这种问题不光出现在开场,中段的部分打戏,也有类似毛病。
一些为了耍酷摆的pose,曾一度让我怀疑自己看了部假的印尼动作片。
在动作片中,女性角色的加入,往往能给阳刚的动作场面带来一些调和。
《卧虎藏龙》,可以说把女性的这股韧劲儿表现得异常出色。
而到了《嗜人之夜》中,女性特有的柔劲儿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想硬却硬不起来的套路摆拍。
看看下面这些动作,你觉得她们使劲儿了吗?
此外,在一些人设上,《嗜人之夜》也处理得不太理想。
比如片中的蕾丝女杀手,其中一位喜好用钢丝将对手折磨致死。
这种乍一看很唬人的设定,只要放在真正能打的人面前,就成了一种会让人跳戏的喜剧段落……
难怪阿里安都看不下去,直接数招就将其撂倒。
原本不明觉厉的人物,瞬间成为战斗力只有5的渣。
前面那么装逼,你的战斗力在哪里???!!!
除了这个,更不用说主演那浮夸到无眼看的演技了……
另外,在故事脉络的铺陈上,前文提到的那位神秘女子,在故事中被形容为是派来杀伊托的六海堂代理人。
然而她在关键时刻的立场模糊,让人很难判断其真实意图。
从另外三位还没有曝光身份的六海堂成员来看,《嗜人之夜》肯定还有下文。
能不能填得上坑,需要后续成片质量来检验。
排除上面这些不够严谨的细节,《嗜人之夜》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
别忘了,我在文章一开始就说过,这部电影刷新了我对东南亚动作片的认知。
和《突袭》系列成熟的视听体系相比,《嗜人之夜》尽管没有特别出彩的打斗场面,但该狠的地方,绝不马虎。
比如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突袭2》为什么被外媒成为“近十来年的动作片教父”?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对暴力美学毫不掩饰的直观展示。
或许是出于对前作的致敬,《嗜人之夜》中也有不少血腥至极的场景。
于是你最后会发现,过往看过的国产动作片,在“比狠”的环节上,真和东南亚不是一个量级。
▲相似景别的运用,是《嗜人之夜》对前辈的“致敬”
因为它越到后面,越狠。
所谓“杀红了眼”,是让观众看到人脱离理智束缚后,最真实的兽性一面。
暴力背后的人性描写,诠释了“人何而为人”的本质。
这种狠劲儿,自《杀破狼》那场经典的巷战对决后,真的再也没看过了。
吴京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年为了这场戏,甄子丹手上的道具棍,被前后打折了四根。
这样的付出,如今,还有吗?
对于动作片这个残酷的领域而言,演员遭受的皮肉之苦虽然艰辛,但却是这个行业的常态。
当我们在原地踏步乃至倒退时,别人正在拼命赶超。
现在,事实胜于雄辩。
这部印尼电影能刺激我们拍出我们的《突袭》或者《嗜人之夜》吗?
或许能,或许不能。
别的不说,看看我们动辄十几二十亿的“口碑”片,
答案,或许不言自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