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免试,双语教育,新加坡幼儿园入读优势知多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家长开始注意到新加坡这个“邻居”,优质的教育、文化认同感搭配良好的经济和治安环境,让低龄留学快速兴起。
幼儿时期是培养一个人创造力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加坡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强调塑造孩子的社会意识,其教学方式也与欧美接轨。
新加坡是国际上唯一一个可以接受低龄儿童留学的国家,素来办学认真,学术成就卓越。每年均以高达国民生产总值之3-4%的经费发展教育事业,其教育体系及设施可以和世界各发达国家比媲美。
首先,意腾君就给大家泛析一下中国幼儿园和新加坡幼儿园的对比吧!
◆◆1. 新加坡幼儿园◆◆
新加坡幼儿园的常识教育采用全国统一的教材,三个年龄班都配有教师用书和幼儿学习用书。它们的主要特点是:
①内容广泛,包括自然和社会多方面的内容,且从幼儿自身及身边事物出发,再扩展到周围环境,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
②注重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并与其他学科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让幼儿获得完整的、综合的知识。
③具有较强的地方性,比如新加坡种族较多,各种族的风俗、节日、食物等各不相同;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高温多雨,没有四季之分,植物品种繁多,等等。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反映。
新加坡幼儿园从1月份开始到12月底为一学年,每学年分四个学期,以单元教学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
◆◆2. 幼教:中国VS新加坡◆◆
在中国,孩子进入幼儿园是学习知识的,甚至将与幼儿身心发展不相匹配的小学课程提前至幼儿园学习。
而在新加坡幼儿园的孩子是来“玩”的,是真正意义的“寓教于乐”教学理念。
以“玩”为媒介,通过模仿老师所做的示范,使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知识和技能,并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孩子学习汉字时会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游戏,使孩子在游戏中首先熟悉要学习的内容。
新加坡社区幼儿园因其面积较小,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采用“角落式”分布,即老师精心将每个教室划分为错落有致的各种活动角落,如益智角、操纵角、手工艺术角、建设角等。
艺术角的活动主要以动手绘画为主,根据一个主题,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图画。
同时每个角落的用途和使用均根据孩子年龄进行设计。如刚入园的幼儿,在所适合的角落里人数不能超过5人,由此便于老师的照顾和引导。
另外在各个角落里,老师为孩子们准备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按照日程表进行相关活动。
由此看出,小朋友在幼儿园学习的并不是系统性的知识,而是老师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的利用教材,选择适当的学习素材。
另外幼儿园桌面玩具较多,也有高档的像蒙太梭利玩具,可见新加坡的幼儿教育更注重的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兴趣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开发而非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新加坡政府规定了幼儿园每个学期必须有一定量的户外活动,并且还有孩子的反馈报告,成绩评估。
大多不仅仅在室内进行教育活动,还有大量的室外活动,使小朋友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虽然社区幼儿园面积较小,但在社区附近为小朋友提供可进行种植的菜园或地方,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可在里面种植蔬菜、花卉等。
同时幼儿园经常为小朋友提供实地考察等学习机会,如去Fragile Forest学习为什么有些动物有翅膀而有些却没有。
参观后,小朋友们将会被引导学习蝴蝶的更复杂的知识。对于较大的小朋友老师通过班级讨论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之后通过绘画和文字记录此次经历。
这样非直接的教授方式使小朋友学习如何拼写和使用恰当的词和语法结构。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得益于班级老师,她的角色是鼓励孩子们通过分享彼此配合,说出自己的发现和发表自己意见。
◆◆3. 新加坡幼儿园入学条件◆◆
年龄6个月-6周岁可申请新加坡幼儿园入学,母亲或外祖母可申请陪读;
申请新加坡幼儿园入学年龄要求年龄介于三至六岁的孩童可在幼稚园、幼儿托管理中心和国际学校里接受优质的教育。
◆◆4. 母子陪读政策◆◆新加坡大力实施“母子陪读”的留学政策。“母子陪读”是新加坡政府“网罗人才、从小做起”的政策的体现。
即从小培养适应新加坡发展的双语人才,同时允许陪读母亲工作,母亲的收入可以满足孩子就学及母子生活所需。
新加坡公立和私立的中小学校都可招收外国学生,并且允许17周岁以下学生的母亲在新加坡陪读。
新加坡现行的小学教学制度有利于学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新加坡在教导学生掌握数学的技巧与方法尤其出色,不少外国学校都借鉴新加坡的教学方法:
1) 六年的小学教育分为四年的基础阶段 (小一至小四)及两年的定向阶段 (小五至小六) 。
2) 在基础阶段,学校的主要科目有英文、母语和数学,其他辅助科目包括音乐、美术和手工艺、体育和公民教育。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科学。
3) 为了能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潜能,学校将根据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在小学四年级时采取分流教育制度。
4) 在六年级时通过毕业会考(PSLE)直接进入政府中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