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失业幼教的自救

“跳泥坑,溅个大水花。”这个动画片《小猪佩奇》里的场景,真实地出现在杨菁老师的到家课程中。约访那天,她正带着4个小朋友在小区里上户外体能课。

待业:做过微商,当过促销员,发现只擅长当老师

杨菁是北京一家国际幼儿园的中班主班老师,今年26岁。她英文流利,会弹琴跳舞,擅长幼教的五大领域、幼小衔接和中英文双语教学启蒙。但是几个月前,她失业了。

1月17日,她所在的园所开始放寒假。因为国内疫情影响,2月3日开始停课。随之而来的便是停发工资,她没有了生活来源。

她曾经试过做微商,但因从未有过销售经验,也不好意思发广告推销,朋友有喜欢的东西还经常免费赠送,一个月下来还是分文未赚。做微商失败后,她潜心在家学习,考取了幼儿园园长证。

“我真的只擅长当老师、教孩子。”杨菁皱皱眉又笑笑说。她瘦瘦高高,笑起来有个酒窝,说话时经常声音会不自觉地拉长,她说是因为习惯了这样跟孩子讲话。

在家待业的这段时间,杨菁很怀念做幼教的时光,时常会想起曾经的学生。她曾在新加坡PCF公立幼儿园做过2年的主班老师,班中有一个很帅的印度男孩Arnavdeep,至今还和这个男孩保持联系。

Arnavdeep最初来幼儿园时,每天都哭着找妈妈,杨菁大部分的时间边上课边抱着他。后来,小男孩渐渐和杨菁亲切起来,在上课时会跑来拍拍她的肩膀说:“老师,sit with me。”再大一点,小男孩英文和华语都更加流利,越来越会讨人开心。他跑到杨菁身边,让她闭上眼睛,随后拿出礼物说:“open your eyes,surprise。”这些举动,让杨菁看到了自己的教育和陪伴给予小男孩的改变。现在,Arnavedeep转学到了澳洲,杨菁回到中国。小男孩依然会拍些生活学习视频发给她,告诉她新学的中文,还会说些悄悄话。

杨菁习惯了用夸张语调给我讲着她和Arnavedeep的故事,时而拍我肩,时而蒙起眼睛。我看到她眼里的光,看到了她对教育的渴望。

与杨菁一样,曾是一家家庭园所整体运营负责人的钱苏,今年3月也没有了固定收入来源。钱苏今年38岁,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新闻学专业,从事幼教行业已近20年。因受疫情影响,缺乏资金支持,她所在的家庭园所已经关闭,房子交还给了房东,同事们基本都回了老家待业。

钱苏从幼儿园园长群看到,园长们初期都在坚持,但在资金流短缺的情况下,大多数家庭园所只能即时止损,纷纷发出园所转让的信息。每个人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3月-5月,钱苏找了一份超市促销员的工作,因为疫情下只有商超有用人需求。她在超市的工作是向顾客推广一款软件,指导顾客当场下载。“我每天都追在顾客后面,不放过每一个人,他们对我这种行为似乎反感,我受了不少白眼。但如果我完不成规定的任务,部门所有人要被扣钱。”对于钱苏这种一直在做教学教研的老师来说,推销是她最惧怕的工作,可为了生计却不得不做。2个月下来,每周工作6天,收入还不及原来的一半。

目前,全国一部分幼儿园至今都没有开园。据统计,有超过百万名的早幼教老师像杨菁和钱苏一样,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她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试图度过这个难关,不丢掉教学技能是她们的初心。

谋职:从幼儿园到家庭,身份还是老师

今年5月,是杨菁失业的第三个月。她通过同事介绍得知,一家叫摩尔妈妈的社区教育平台公司在招募“到家老师”。她马上登记了信息,经平台背景调查、资质证书审核后正式上岗。

平台显示,杨菁一对一授课的价格是140元/小时。从5月起,她每周一、三、五上半天课,当月兼职收入超过6000元。家长们可以在小区“拼团”寻找两三个孩子一起上课,共同分担老师的课时费。如果4个孩子一起上课,平均每个孩子课时费为50元/小时。

摩尔妈妈为社区家庭提供“老师到家”和“发起/参与拼团”两项服务。平台上的老师有两类:一类是暂时失业的个体老师,一类是园所机构派到平台的老师。所有老师都可以在平台自主设置服务时间,家长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拼团、自己挑选老师和课程体系,按需定制个性化教育。现在摩尔妈妈APP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已有1000多名到家老师。

摩尔妈妈创始人、CEO姚娜告诉记者:“这次疫情期间,我们紧急上线了‘老师到家’服务,尝试帮助早幼教机构园所,一起解决老师们的就业难题。”通过平台,家长不用费时自己筛选老师,只需将需求发送给平台,再由平台的“智能匹配系统”进行老师寻找和匹配。在姚娜看来,智能匹配需要积攒大量数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据越多越准确,规模也就有可能越大。截至今年5月,仅北京地区已有数百个家庭在摩尔妈妈平台上预约了老师到家服务。

为了保证教学安全,平台每两周会免费为每一位到家老师做一次核酸检测,并且把检测报告发给家长们看。每一位老师要每天向平台报告体温记录,授课当天,还要将体温记录、北京健康宝绿码发给每位家长和平台。

上课:教学计划发家长,孩子兴趣最重要

杨菁的第一份到家工作是在北京市朝阳区的星河湾小区,班中有4名4岁左右的小朋友。她每天上午9:15-10:15安排户外活动课,由一位家长当助教。10:15-12:15是主题课、兴趣课、通识课、汉字启蒙课等室内课程。每周她会提前准备好教学计划发给家长,再由平台教学督导审核。

杨菁的室内课程场地,是由一位家长提供的空房子,每次上课前,这位家长会提前对屋子进行消毒。杨菁和孩子们占用客厅进行教学,这个与幼儿园类似的环境创设,可以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与记者约访这周,杨菁的课程主题是农场乐趣。6月29日早晨,天刚刚下过雨。杨菁提前来到星河湾小区,进门前她从包中拿出了自带的消毒酒精,自我消毒后,她进入家中为每一位孩子做晨检,保证每一位幼儿都体温正常。

那天上午的户外活动课是她自创的“农场动物运动会”。有的小朋友扮演小羊、有的小朋友扮演小狮子,杨菁两臂交叉伸向胸前,她在扮演大象。但孩子们好像心思完全不在杨菁精心设置的课程,而是在小区内雨后留下的小水坑里。杨菁看出了孩子们的心思,她也很想让孩子们尝试着跳水坑,可是又担心家长指责把孩子弄脏了。那节户外课是诺儿的姥爷做助教,他看到孩子跃跃欲试,说:“没事儿,孩子们最重要的是玩得开心。”

于是,杨菁临时把课程调换为“小猪跳坑”,她刚讲完安全规则,孩子们就跳进水坑,蹦来蹦去,嘴上念叨着:“跳泥坑,杨老师,看我溅起个大水花。”小朋友边闹着还邀请杨菁老师一起参与。“实在太高兴了,你看不光孩子们开心,我也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放肆的快乐。”杨菁擦擦汗望向孩子们说。结束后,家长们来接孩子,他们都第一时间回家冲了热水澡。

在室内课中,杨菁带孩子们做了一个沉浮的小实验,有个叫熙熙的小朋友特别感兴趣。老师刚把小船放水里,熙熙就挑选了小鸭子、小乌龟放在小船上。她看到小船没有沉下去,高兴极了,接着又放了一只小青蛙,小船沉没了。熙熙有点儿惋惜地看着小船,杨菁赶紧换来只大船接着做实验。熙熙的兴趣又来了,边把玩具放在大船上,边开心地唱着“row row row your boat……”杨菁趁机告诉小朋友们,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量,船越大排出的水越多,浮力也就越大。

课后,杨菁会和家长做简单的沟通,每天还为每个孩子写一份图文并茂的教学观察记录。教学观察记录包含学习认知、宝宝趣事、艺术创造、社会发展、家长注意等十几个方面。

失业幼教的自救

杨菁在和孩子们上户外体能课。

差异:个性化教学,在家长眼皮子底下教孩子

做到家老师的两个月,杨菁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因材施教。幼儿园一般是15-20个孩子的大团体教学,每个幼儿园根据自身的教学理念、课程计划展开教学。而老师到家是在家庭中,2-4个孩子的小班教学,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以及家长的教育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

杨菁的班中4个小朋友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熙熙的英语水平比较强,杨菁专门制定了适应他的课程。“Here are my cars.”杨菁坐在地上,拿着一辆小汽车,在手臂上滑动。熙熙坐在小板凳上跟读。另外3个小朋友英语水平基本一致,所以就采用集体教学。杨菁坐在小朋友的课桌旁,指着几张彩色的识字卡片念道:“Elephant、Bee、Wolf。”她不仅在引导孩子们跟读,还模仿着不同动物的样子、声音。

失业幼教的自救

杨菁在有针对性的上英语课。

因为个性化的教学,杨菁感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到家教学最多只允许4位孩子一同上课,每堂课上,每位孩子都有充分的机会参与活动、回答问题。孩子们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知识与游戏,与老师交流互动的机会也会更多。

对于杨菁来说,到家上课后她每天的时间更加自由。固定的上课时间,其余时间可以准备教具,不用担心带一天孩子忙到没时间备课。“我完全可以区分上课和备课时间,分工明确。这种上课方式,真的可以很快提升我的教学能力。”杨菁说。

徐琳琳也是星河湾小区的一名到家老师,她专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现在就读于该校网络本科,疫情前是北京青苗国际幼儿园的主班老师。今年1月,幼儿园停课停薪,她辞职了。5月,徐琳琳开始做到家老师,为4个小朋友授课,一周上课5天,每天6小时,课时费150-200元/小时。上个月,她的收入达到了近2万元。

她说,老师到家是“在家长眼皮子底下教孩子”,这对老师的教学专业度要求更高,是真正的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同时,家长可以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双方一起安排课程、一起合力教育好孩子。这也使家长更加理解、信任老师,更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我发现,我教给孩子们的游戏,他们也会教给家长,可以在家里一起玩儿。不但学以致用,还增进了亲子关系。”徐琳琳说。

徐琳琳的到家课程里,有很多家长参与教学的部分。上周端午节,有家长建议让孩子通过包粽子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徐琳琳听取了建议,提前做了排课计划,并与家长商量后进行了分工,上了一堂“端午节”主题课程。徐琳琳负责讲授端午节的来历、习俗以及让小朋友利用水粉、粘土、棉签等工具绘画粽子。美术活动后,徐琳琳和各位小朋友的妈妈带着孩子们淘米、洗粽叶、包粽子,每家都包了三四个。课后,孩子们捧着自己的劳动果实,邀请老师和家人一起品尝。徐琳琳说:“孩子们包的粽子还真像那么回事,我也特别有成就感。”

失业幼教的自救

徐琳琳班中的家长在带领孩子包粽子。

心声:孩子既学习了知识,又利于亲子关系建立

嘻嘻妈妈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认为普通的育儿嫂只能保证孩子安全,却难以教授孩子知识,无法达到她的要求。但幼儿园不开学、自己又有工作,孩子教给老人也基本处于“放养”状态。“我希望能有一个老师到家里来,能做一些我觉得费时耗力、又没有那么多耐心去带孩子做的事情。经过比较,我选择了徐琳琳老师。现在我上班时,通过摄像头看孩子上课,这种‘云吸娃’的感觉真好。”嘻嘻妈妈说。

拼团的授课模式更受到家长们的青睐。一方面,解决了如今社区每家相对封闭、孩子没有玩伴的问题。4个孩子同时上课,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拼团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每小时50元的课时费,一天上课6小时,甚至与雇佣一个育儿嫂的价格持平。

嘻嘻非常喜欢徐琳琳老师,接受教育2个月,“孩子跟老师的默契度越来越高,与老师配合得越来越好,在课程的丰富度和难度上面已经做了挺多的迭代。”嘻嘻妈妈说。

朵朵妈妈为了解决孩子的入园焦虑,2岁半就开始请老师到家与同小区小伙伴拼团上课。她认为,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下,就不会有分离家长后的陌生感,很容易就和老师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为以后上幼儿园起到过渡作用。

另一位小朋友珍奇的妈妈说:“老师到家授课后,让我参与到他们教学中,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刻。”

溜溜妈妈也发现,自从老师到家开展系统的授课,孩子作息非常有规律了,晚上睡到早、睡得好,吃饭也吃得好。“我知道孩子在学习东西,每天过得很充实快乐,这种形式是对幼儿园教学很好的补充,我希望这种模式可以长期持续下去。”

新就业形态:互联网+服务业

疫情期间,除了到家老师,在线诊疗师、直播销售、信息安全测试员等一大批新就业形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解决了一批人失业后再就业问题。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成刚表示,新就业形态指的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带动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当前,新就业形态以平台组织为特征,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服务业”。他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新就业形态快速成长,活力蓬勃,是我国新增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顺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和劳动者就业偏好变化的趋势,让新就业形态茁壮成长。”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文内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新闻

漫谈英语学习

下一篇新闻

这些红遍中国的华语歌手,原来都是外国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