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从海防前线到开放前沿,40年间这个小渔岛经历了什么

图集

➤厦门经济特区因台而设,在很多台胞看来,这里就是两岸融合的温馨家园

➤厦门投洽会是世界了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映照出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历史进程

➤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国际航运中心助力厦门“丝路远航”

厦门,寓意“大厦之门”,自古即是通商裕国的重要口岸,开放是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基因。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厦门“对外开放窗口”形象分外突出。

这里,是两岸融合最前沿,是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诞生地。她的城市“金钥匙”熠熠发光,她的“丝路远航”令人瞩目。“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厦门始终以开放胸襟面向世界,努力当好展示国家形象的橱窗。”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说。

因台而设的特区

“曾经和你肩并着肩/根紧紧相连,手紧紧相牵/共同经历风浪的考验/苦难没有低头/岁月不曾改变我们/如今我们相聚一堂/根依旧相连,心依旧相牵……”

定居厦门的台湾音乐人杨慕坐在钢琴前,弹唱他创作的《第一家园》。这是9月20日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大会开幕式上令人动容的一个瞬间。这一在厦门举办的年度性两岸民间交流活动顺利登场,颇具指标意义,彰显两岸同胞期望加强交流、走亲走近的主流民意,也是厦门作为两岸融合发展最前沿的生动体现。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杨慕的歌声道出了厦台之间的特殊渊源。在我国首批4个经济特区中,厦门经济特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因台而设”,凭借对台区位优势先行先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对外开放之路。

40年来,厦门牢记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特殊使命,积极践行“以经促政、以民促官、以通促商、以点促面”要求,全面推进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和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厦门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区域。目前,台湾是厦门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六大出口市场,厦门口岸的台湾水果、食品、酒类、图书、大米等进口量稳居大陆第一,是大陆对台最大外贸口岸。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含第三地)8060个,实际使用台资116亿美元。台企工业产值约占厦门规上工业总产值1/3。

“今年两岸局势复杂严峻,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厦门很多台资企业不仅没有降低投资力度,还持续增资扩产。”厦门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台湾联电向厦门联芯公司增资35亿元,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大陆市场。“在厦台企超过7600家,大家都看好厦门进一步发展。”

厦门已成为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通道。截至今年6月,厦金航线出入境旅客累计达1980万人次,占两岸“小三通”的90%;厦台空中直航出入境旅客累计达488万人次,厦台海上客运累计达30万人次。经厦门口岸往返两岸的旅客占两岸直接往来总人数约1/4,居大陆首位。

作为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厦门与金门隔海相望,是两岸直接往来和区域融合的重要枢纽。回应台湾同胞需求,厦门积极开展厦金通电、通气、通桥相关工作,已建成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厦金海底光缆,编制完成厦金电力联网工程和厦金大桥初步方案。

跨海而来的新党主席吴成典在海峡论坛大会上致辞:“我是金门人。以前到大陆来,为了容易介绍,我都说我是厦门人!”吴成典盼望因疫情暂停半年多的“小三通”及早恢复,期待即将在大嶝完工的厦门翔安新机场更好带动“金厦生活圈”发展。

厦门已成为两岸交流交往最活跃平台。以闽南文化为纽带,厦门重点打造海峡论坛、工博会、文博会、图交会等50多个大型两岸交流活动,成效不断提升。

本届海峡论坛首届两岸文创IP设计大赛中,台湾女孩曾于庭带来自己的香薰作品《白鹭羽毛蜡》。吉祥物白鹭鸶的羽毛放入代表蓝色海洋的蜡液中,白蜡经高温后渐渐透明,慢慢浮现底部海峡两岸LOGO。她这样诠释设计寓意:点燃海峡两岸的希望。

曾于庭今年开始在厦门做文创。“我喜欢厦门,这里的美食有家乡味,往返台湾也特别方便。”她告诉记者。

在很多台胞看来,厦门是两岸同胞融合最温馨家园。到过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台胞陈清隆,2003年定居厦门。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觉。“人就像南飞的大雁,生命中有一种力量始终在呼唤着我回家。厦门,就是我的家。”他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超过12万名台胞在厦门工作、生活,享受与本地居民同等待遇,众多台胞主动当义工、参与社区治理,融入本地生活。

作为台湾第一代民歌运动的发起人和重要参与者,杨慕2012年来到厦门,并留了下来。在《第一家园》这首歌的后半部分,他写道:“相互凝望,望穿了时间/风雨没有动摇/故土从来都是家园/第一家园,故乡的呼唤/给我力量,让我坚强/给我梦想,给我希望/给我方向,让我飞翔/第一个靠的岸,第一个拥抱/给我温暖,幸福的家园。”

投洽会“金钥匙”

9月8日~11日,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如期举行。投洽会这把“金钥匙”伴随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已成为厦门城市名片。

“投洽会是世界了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历史进程。”作为投洽会发展壮大的参与者、组织者之一,原中国(厦门)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主任王琼文如是说。

1987年9月8日,由厦门、泉州、漳州、龙岩四地市联合主办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投洽会由此肇始。1997年,原国家外经贸部将“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从那时起,投洽会成为全球投资风向标之一。厦门开始走向世界资本大舞台。”王琼文说。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这一新名字正式诞生。如今,投洽会已成为中国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也是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所认证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性展览会。

突出全球投资主题,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适时调整办会主题和内容,这是投洽会从最初的区域性经贸活动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的“密码”,对外发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强音。

1998年第二届投洽会发布了关于中国吸引外资政策的说明;2001年第五届投洽会突出强化对西部地区利用外资;2004年第八届投洽会特别推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展览;2005年第九届开始,投洽会增设了“国内投资项目对接会”,以进一步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合作交流。2019年、2020年投洽会连续两年将“丝路”作为关键词,成为中国双边投资的风向标。

据统计,投洽会已吸引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逾30万名境外客商参会,超过3万个项目在投洽会上签约,超过3000亿美元通过投洽会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借助投洽会平台“走出去”。

多次参加投洽会的世界贸易组织原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曾赞誉:“投洽会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表达了世界经济合作、和谐发展的愿望,有利于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互相开放和发展。”

一个展会一座城。20多年来,投洽会一路开拓、不断成长,为厦门带来了国际视野、全球格局。借助投洽会,厦门的境内外优质客商对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项目洽谈落地成效凸显,会展软硬件环境和城市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经第三方机构评估,2019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排名第25位水平。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非常时期,投洽会如期举办,以“线下+云上”模式开辟“屏对屏”对接渠道。大会期间,共有230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超8000亿元人民币,在传递中国“投资好声音”的同时,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

“投洽会的未来是‘世界投资博览会’,力争成为世界投资的‘4S服务中心’。投洽会的‘国际投资论坛’将被打造成‘世界投资峰会’。”王琼文说,“相信投洽会将继续引领国际投资风向,成为中国投资促进的发声平台,占领中国投资话语权制高点。”

合资银行本土生根

厦门中山路商业步行街与鹭江道的交会处,厦门国际银行大厦格外引人注目。与经济特区共同成长,新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创造了中外合资银行在本土生根、发展后回归中资控股并不断发展壮大的特色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境外资本纷至沓来,特别是香港和东南亚华人企业成为在大陆投资经商的主力军,迫切希望有一个能够为其配套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之初,基础设施几乎为零,百业待兴,资金短缺,急需招商引资。1985年,厦门国际银行应运而生。

1992年,厦门国际银行参与投资了世界500强瑞士ABB集团在厦门成立的合资企业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成为厦门经济特区招商引资的一个经典案例。2002年,厦门国际银行获准经营国内居民外汇业务,成为我国第一家获得国内居民外汇业务经营牌照的外资金融机构。2013年,厦门国际银行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外合资银行转变为中资城市商业银行,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完成整体改制的外资银行。2017年,厦门国际银行成功收购了中银香港所持有的香港集友银行控制性股权,补齐了陆港澳三地机构的最后一块拼图,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化战略定位。

2019年,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通过“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成功落地一笔600万元人民币的税务备案信息查验并完成跨境人民币支付。这是全国首单由城市商业银行办理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服务贸易支付便利化场景业务。

作为一家总部在厦门的金融机构,厦门国际银行不仅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拥有便利的服务网络,更在香港和澳门拥有自己的控股子行。截至今年6月末,厦门国际银行总资产为9234亿元,净资产644亿元,资产规模位列全国城商行十强,稳居全球银行业200强之列。

“未来,厦门国际银行将继续保持国际化特色和跨境金融的比较优势,形成‘以内地为主体、以港澳为两翼、以东南亚为延伸’的战略布局,充分借助在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华人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厦门国际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这里“丝路远航”

“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飞机降落时这句亲切的广播语,将厦航与“鹭岛”厦门紧紧绾结在一起。

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营的航空公司,中国国企体制机制改革的第一块“试验田”,中国民航业的缩影……人们用这些关键词形容厦航。1984年,厦航以2000万元家底起步。“成立之初真是‘一穷二白’,没飞机、没机组,连一台飞机发动机也买不下来。”厦航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东回忆往事不禁感慨。

成立伊始,厦航开始人员培训、外请代飞航班、租赁航班营运等多方面奋力筹备。1986年8月,厦航开通厦门—新加坡国际航班,架起厦门沟通世界的桥梁;1992年,厦航开始招收理工科大学优秀毕业生送到国外培训飞行员,高起点的创新培养模式后来被业界广泛采用;2012年厦航加入天合联盟,与国际航空市场正式接轨……如今,厦航机队规模超过200架、总资产500多亿元,成为中国民航唯一连续33年保持盈利的航空公司。

立足本土的同时,厦航不断拓展外部市场。今年8月,厦航北方总部正式成立,进一步巩固以福建总部、京津冀和长三角为主轴,通达北美、贯穿欧亚的“一轴两翼”发展战略格局。厦门始发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达21条,形成了一个以厦门为核心,辐射东南亚、东北亚,联通四大洲的航线网络。赵东介绍,未来厦航将持续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入,助力福建打造“海丝”航空枢纽。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陆丝”)的交汇城市,厦门立足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大力建设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国家重点规划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远处一艘艘大型货轮往来穿梭,近处大型集装箱船忙碌地装卸货物……在全球航运与贸易市场受疫情较大冲击之际,厦门港东渡港区的海天码头却是一片繁忙景象。厦门港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符合2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出港要求的天然良港。2019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12.22万标箱,成为全球第十四大港。

今年以来,上一代世界最大集装箱船先后十次造访厦门港。7月,世界最大的新一代集装箱船、韩国现代商船旗下的“现代格但斯克”轮停靠在厦门港区。厦门港以“过水门”这一最高礼遇迎接“船王”到来,祝贺韩国现代商船公司正式加入“丝路海运”联盟。

厦门港内,“海丝”货轮扬帆起航;自贸园里,“陆丝”班列川流不息。在厦门港不远处的厦门自贸园区,海沧铁路货场一片繁忙,中欧(厦门)班列的“钢铁巨龙”从这里出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方向前行,半个月后抵达终点——波兰罗兹。

目前,厦门已开通中欧、中亚、中俄班列线路,可达欧洲波兰波兹南、匈牙利布达佩斯、德国汉堡、俄罗斯莫斯科及中亚地区阿拉木图、塔什干等12个国家30多个城市。

厦门海关统计显示,2019年厦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202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4.4%,占同期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1.5%。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厦门经济特区40年来不断打开视野、开拓眼界、开放发展,一如“丝路远航”驶向远方、飞向未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录的历史交汇点上,厦门经济特区将聚焦“高素质标杆、高颜值典范、现代化前沿、国际化枢纽”目标,乘势而上、奋勇前进,探路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邹声文 康淼 许雪毅 付敏)

责任编辑: 施歌

上一篇新闻

《无锡K歌》走进新吴区·阿尔卑斯社会专场赛启动啦

下一篇新闻

群文团队谁更“强”?浦东为群文团队量身打造“考级体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