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骑竹上马、脚下斯诺克、无轮“滑板车”…这些运动项目你见过吗?

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刘鸿翔/图

少数民族在雨天有什么“代步神器”?踩着一双木板鞋,你能跑多快?只允许女子参加的竞赛项目是什么?听没听说过“脚下斯诺克”?

今年9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即将在郑州召开,作为一名河南商报记者,同时也是一枚来自内蒙古的女汉子,我将为大家提前“剧透”各种有趣的竞赛项目。

骑竹上马:少数民族的雨天“代步神器”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腾格尔大叔的歌声悠扬飘来,耳熟能详,不禁让人想起,上一届民族运动会,就是在有着“宫殿”美誉的内蒙古鄂尔多斯进行的。

骑竹上马、脚下斯诺克、无轮“滑板车”…这些运动项目你见过吗?

2019年8月26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分赛场,河南工业大学校园内。骑竹马项目日常训练。

传说中,我们内蒙人出门骑马,考试射箭,拧开水龙头,流淌着纯纯的天然牛奶……别问,问就是真的。作为一个见过“大世面”的内蒙姑娘,仍然觉得这届体育盛会魅力四射。56个民族共聚中原大地,璀璨的民族特色与厚重的中原文化相互碰撞交织,此番盛况可不多见。

​对了,顺便说一句,我们内蒙人出门真的不骑马。不过,在这届运动会上,还真有骑马。别想歪,不是那匹奔驰的骏马,而是“骑竹马”,也叫“高脚马”,即“高脚竞速”项目。

它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东等省,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在地面积水的雨季代步、涉水过浅河的工具,也是京族用来在海边涉水捞虾捞鱼的工具,后来人们把踩高脚马发展为高脚竞速,成为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它有点类似踩高跷,两只手握着竹竿,双脚踩在竹竿的脚蹬上,“嗖”的一下就完成了“上马”动作,开始手脚并用的比赛,对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极具观赏性。

相传,“骑竹马”是土家族能人田好汉的孙儿所创。一次,田好汉骑着高头大马路过大院坪坝,他的孙儿看见,非要骑马不可,但孙儿爬了几次都上不了马。爷爷笑着说:“上不了就算了,等你长大了再骑”。孙儿不服气,便灵机一动,拿起一根晾衣用的竹竿,左手拿竿,脚蹬在竹节上,右脚蹬地摆腿飞身跃上马,爷爷见了称赞道:“小家伙有能耐骑竹上马,好主意”。

脚踩木板,走出了风火轮的架势

“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几年前,一首《我的滑板鞋》“魔性”问世,带火了“滑板鞋”概念。本届运动会,有个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项目,叫做“板鞋竞速”。相同的是,板鞋竞速也要在地上摩擦;不同的是,三个人必须共“穿”一双板鞋。

骑竹上马、脚下斯诺克、无轮“滑板车”…这些运动项目你见过吗?

2019年8月26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分赛场,河南工业大学校园内。板鞋竞速。

板鞋,原本是广西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具,即用两块木板制成的木板拖鞋,比赛的板鞋长100厘米,宽9厘米,厚3厘米,由木料制成,每只板鞋配有三块宽度为5厘米护皮,用来套紧运动员的脚面。

板鞋竞速是壮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明代,民间对于板鞋的传说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在明朝嘉靖年间,广西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曾经以板鞋作为“秘密武器”,训练士兵之间的团结性以及协作能力。明代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带,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她让三名士兵同穿上一副长板鞋一起跑步,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战斗素质大大提高,斗志高涨,所向披靡,从而在战场上大败倭寇。

后来,南丹县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三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发展出板鞋集体舞、板鞋秧歌舞、板鞋拳术等娱乐形式,相袭成俗,流传至今。

这项比赛的魅力,在于“三人同板”带给人的惊喜和振奋。比赛时,三个人需“化身”一个人,往往需要喊着嘹亮的口号,用同样的频率和速度,带动板鞋前进,配合默契的队伍,会在田径场上演“板上飞人”的剧情。

在奔跑的某个瞬间,你可以看到两只板鞋腾空,三个人以近乎一样的神态、姿势,像风一样飞奔,呐喊、冲刺!绝对让你的肾上腺素飙升。不难想象,这样的精彩背后,藏着多少跌倒后留下的伤痕,藏着多少“屡败屡战”的毅力。

如今,板鞋这一古老的竞技体育项目正在逐渐走向世界,在我国的外国学生和我国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留学生,学习之余休闲娱乐时,常常利用板鞋竞技进行各项娱乐活动。许多外国游人看到壮乡的板鞋竞技后,都被它的竞技性、体育性和娱乐性所吸引。

有一种温柔的进攻,叫“脚下斯诺克”

“剧透”了两个比较激烈户外项目,咱再来说说温和的、室内的。你知道蹴球是啥不?简单来说,这个项目就是“脚下斯诺克”,需要用脚底把球蹬出去,击中目标球就能得分。

听起来简单,但蹬出球时,需要半蹲着发力,“腰酸腿疼”是运动员训练后的典型后遗症。我这个内蒙女汉子试了一下,照猫画虎试了几次,都无法准确找到发力点,还差点脚底一滑摔个“四脚朝天”。

骑竹上马、脚下斯诺克、无轮“滑板车”…这些运动项目你见过吗?

2019年8月26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分赛场,河南工业大学校园内。蹴球项目日常训练。

提到蹴球,大家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蹴鞠”,也就是古代的足球。

蹴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是我国古代蹴鞠运动的一种形式,在满、蒙、回等民族中较为流行。蹴鞠原有二十五法,踢石球只是其中一法而已。

关于踢石球,在《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有过这样的描写:“培铭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这里写的踢球,就是踢石球。

踢石球游戏经过挖掘整理后,在成为正式群众比赛的运动项目时,用了“蹴鞠”的“蹴”字,定名为蹴球。蹴球比赛在一块十米见方的平整土地上进行,参赛者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击中对方球或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得分,所蹴之球为直径10厘米的硬塑料实心球,分为红蓝两色。

因为蹴球的竞赛规则类似台球,所以蹴球也被称为“用脚踢的斯诺克”。运动员在比赛时,脚下控球,但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控制击球的方向、力量和节奏,布局球摆设的位置,谋划击球的顺序等,一招一式之间尽显智慧。

把秋千荡出“火药味儿”,这个项目汉子请绕道

杏花树下,甄嬛眉眼带笑,迎着日光缓缓荡起秋千,皇帝悄然出现在其身后,含情脉脉推着甄嬛,被发现后又一起谈词论曲,彼此借以试探心性,好不浪漫。这是影视剧《甄嬛传》中的经典桥段,以秋千为线索引出爱情初相识的美好,可见秋千这一事物的浪漫寓意。

但是,如果告诉你秋千也可以参与竞技,变得“火药味儿”十足,你会不会感到惊讶?不仅如此,这个项目还是运动会上唯一只限女子参加的比赛。

秋千,俗称荡秋千,相传为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仅只是双手抓着绳子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将“秋千”带到中原。传入中原后的秋千,成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也成为了传统节日时的狂欢内容。

至汉武帝时,宫中的荡秋千风气极盛,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寿”之意,以后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之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秋千成为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以练习轻捷、矫健。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盛况空前。

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每逢节日聚会,朝鲜族妇女便会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她们时而腾空而起,时而俯冲而下,衣裙和裙带随风飞舞,在天空中画下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朝鲜族姑娘比赛时,会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碰到铜铃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各少数民族荡秋千的花样繁多、丰富多彩,例如台湾高山族、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青海土族、新疆维吾尔族等,均对秋千有特别的情结,玩法规则也都各有特色。本届运动会的秋千比赛,分为高度和触铃两项,高度比赛是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在规定的高度和时间内,以运动员触铃的次数计算成绩。

17个竞赛项目精彩迭出,4000多名少林小子将“亮相”

仅仅介绍了四个竞赛项目,你是否已经眼花缭乱了?而这只是全部赛事的一部分。

据了解,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共有17个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竞赛项目,花炮、珍珠球、龙舟、独竹漂、押加、民族式摔跤等等……光听名字,大家估计有点懵,今天就“剧透”到这里,剩下的精彩,留到开赛再聊!

除了竞赛项目,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同样会令人热血沸腾,堪称视觉盛宴。河南商报记者打探到,塔沟武校要在本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表演《少林少林》和《会徽演绎》,在闭幕式上表演《点赞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等16个节目,参演的功夫小子达到4000余名。

至于其他节目,目前仍处于保密状态,大家也不必好奇心太强,把最大的惊喜留给9月8日吧!

(编辑 吉倩倩 实习编辑 熊子文 郭爽)

上一篇新闻

九旬总理马哈蒂尔卖面包破产,穷到只穿19元凉鞋?

下一篇新闻

你好,五月!新规&好消息走一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