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 星期日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在群星闪耀的北京动物园中,一种动物脱颖而出实非易事。有一种色艺俱佳、活泼亲民且身份高贵的小动物,在入住动物园4年后,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10月的一个下午,我站在动物园最东边新落成的小兽馆前,端详着在树枝上闪展腾挪的那一抹靓丽的黄。它不时停下脚步,站在树枝上,用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俯瞰围拢上来的游人。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北京动物园饲养过的黄喉貂,长着一双“白手套”。摄自北京动物园旧小兽区。图片:baboon

有人说:“快看,这有个猴儿在树上蹦!”

“不对,这个就是黄鼠狼!”另一个男子自信地向周围的人介绍。

终于,有人想起看一眼说明牌。“黄——喉——貂?这个就是貂啊,做皮衣的那个!”然后观众们扬长而去。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什么?要拿我做皮衣?!”摄自北京动物园。图片:baboon

鲜有人知道,面前的这只动物,便是北京动物园镇园之宝之一的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亚洲东部特产,但在全亚洲只有不到5家动物园展出

“我不是黄鼠狼!”

黄喉貂虽与黄鼠狼都来自食肉目第一大“帮派”——鼬科,但除此之外再无相似之处。黄鼠狼,也就是黄鼬(Mustela sibirica),属于鼬科八个亚科中,专业钻洞捕鼠的鼬亚科,特点是身材细长条形。而黄喉貂则属于专职上树貂亚科体型粗壮更像猫,脚掌宽大便于扒住树干,还有一条保持平衡的大尾巴。

黄喉貂是貂亚科体型排名第四的成员,仅次于“金刚狼”貂熊(又叫狼獾,Gulo gulo)、“豪猪杀手”渔貂(M. pennanti)和南美的狐鼬(Eira barbara)。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爱爬树的黄喉貂。图片:The Photomation / Flickr

此外黄喉貂还是体色最鲜艳绚丽的鼬科:以嘴角为界,嘴角以上的头顶和颈背纯黑色,下颌却是对比强烈的雪白。颈下和前胸鲜黄色,黄喉貂之名由此而来;前半身浅黄色,到后半身逐渐过渡到黑色,因此旧称“青鼬”,西南地区俗名“两头黑”(才不是“两头乌”)。四肢也是黑色,但很多东北亚种(M. f. borealis)的前脚都是雪白的,好像戴了白手套

但如此漂亮的貂,存在感却出奇的低。记得十年前我和俄罗斯专家一起在黑龙江东宁调查时,向导在见到黄喉貂上树的足迹后,坚持让我给他当翻译,要考考俄国专家“这是什么动物”。专家做出正确的回答后,向导伸出大拇指——可见在他眼中,黄喉貂就是这片森林中最神秘的动物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黄喉貂足迹,五指/趾印的排列方式呈现出鼬科特有的“1-3-1”,宽大的掌垫印便于爬树。图片:baboon

“我做不了皮大衣!”

但凡提到貂,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貂皮大衣,但那其实是鼬亚科的美洲水貂(Neovison vison)的皮毛(而且是养殖的)。还有一些人会想到宠物貂,但那是由鼬亚科的林鼬(Mustela putorius)驯化而来的。真正的貂类养殖难度极大,因此以前主要靠野捕来获取皮毛,这种血淋淋的时尚导致紫貂(M. zibellina)、美洲貂(M. americana)等种类一度濒临绝迹。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美洲貂。图片:Tim Gage / Flickr

但即使是毛皮贸易最猖獗的时代,也很少有人打黄喉貂的主意,因为它根本就没有超保暖的“貂皮大衣”,作为一种貂,它居然怕冷!

绝大多数的貂属物种都栖于严寒的北方,有着极为浓密的皮毛和便于保温的短粗体型。黄喉貂却正好相反,它和它的近亲——印度南部的尼尔吉里貂(M. gwatkinsii),是全世界唯二的热带貂。这两位和其它貂属在600~1000万年前便分道扬镳,向南发展,占据了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尼尔吉里貂,除了比较黑以外,和黄喉貂颇为相似。图片:Navaneeth Kishor/ wikimedia commons

尼尔吉里貂目前局限于印度的西高止山,而黄喉貂则家大业大。在我国东北地区,可以找到黄喉貂与紫貂两种貂,黄喉貂占据低海拔的针阔混交林,而紫貂占据高海拔的云冷杉林,一热一冷,生态位完全分离。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黄喉貂的自然分布区。图片:IUCN,制图:baboon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长白山区和俄罗斯远东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带是黄喉貂分布的最北界,再往北就太冷了;自动相机摄自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注意这只东北亚种(M. f. borealis)的左前脚也是白色的。图片:北京大学

为了便于散热,黄喉貂体型比其它貂类更为修长苗条,皮毛更为稀疏;因此免于毛皮商的觊觎。它的头形也更为扁平,不像其它貂那样是个正三角脑袋。头骨、体型、习性和生境与其它貂差异如此之大,人们一度给它建立了一个新属Lamprogale。

黄喉貂的毛色也变异极大。越往南,躯干的黄色就越少,黑色就越多。东北和俄罗斯的个体以浅黄色为主;而到了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除了标志性的“黄喉”和颈背、肩膀有一点黄褐色外,基本变成全黑了,比起北方的黄喉貂,倒与印度的尼尔吉里貂更像一家子。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黄喉貂马来亚种(M. f. peninsularis),张永摄自马来半岛福隆岗(Fraser's Hill)。图片:张永

热爱家庭的“羌仔虎”

黄喉貂与其它貂类的另一个不同是,它是群居的!前面提到貂类养殖难度极大,部分原因就是其性格孤僻,雌雄合笼时一方动不动就把另一方咬死。但黄喉貂是鼬科中首屈一指的模(nüè)范(gǒu)夫妻,雌雄终身不换,活动时形影不离,睡觉时都要互相抱在一起。甚至有的孩子们成年后都不会立即扩散出去另立门户,而是留下照顾弟弟妹妹。在东北,我的向导见过最多11只一群的黄喉貂。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在树上交配的黄喉貂夫妇,Rushen摄自泰国岗卡章(Kaeng Krachan)国家公园。图片:Rushen / wikimedia commons

鼬科本就以骁勇善战著称,结成这么大一群,自然是逆天战力。黄喉貂可以像狼群一样围捕猎物,而且是从地面和树上全方位地立体攻击,因此成为了少数几种可捕杀有蹄类的鼬科。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超强捕食者。黄喉貂咬死了恒河猴(Macaca mulatta)。图片:Life Of Wildlife / youtube

在俄罗斯远东,黄喉貂是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在冬季的头号天敌,因为它们可以在树间跳跃免于陷入深雪,在速度上占优。在中国台湾,黄喉貂也是岛上唯一能捕杀有蹄类的现存最顶级捕食者,网上经常有旅者拍摄的黄喉貂捕食小麂(Muntiacus reeves,台湾称为山羌)的视频,以及被黄喉貂掏空的小麂尸体照片,因此台湾原住民称黄喉貂为“羌仔虎”。此外,黄喉貂还在亚洲山林中填补了鬣狗的生态位,是动物尸体主要的清道夫。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黄喉貂中国台湾亚种(M. f. chrysospila),king.f摄自中国台湾花莲县卓溪乡瓦拉米步道。图片:king.f / Flickr

为吃疯狂的“蜜狗子”

黄喉貂跟专业吃肉的猫科不同,它们也和其它貂类一样爱吃水果;尤其是秋季,它们多达90%的食物都是各种水果。比如,在湖北后河保护区的亚热带阔叶林中,它们吃得最多的是猕猴桃和花楸(Sorbus spp.)。黄喉貂还是森林的“播种机”。因为它们的肠道消化能力弱,只消化果肉,种子随着便便到处散播,促进了植物的扩散和森林的更新。有些果实,比如君迁子(Diospyros lotus)和北枳[zhǐ]椇[jǔ](Hovenia dulcis),种子在黄喉貂消化道里走过一遭之后,反而更容易发芽。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摩擦摩擦。黄喉貂用腹部的腺体做气味标记;张棽摄自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图片:张棽

但相比肉、水果等常规食物,黄喉貂最爱的其实是蜂蜜——它们对蜂蜜的喜爱,和熊不相上下。不但丝毫不畏蜂蛰,还会洗劫养蜂场,像啮齿类那样用牙齿把木头蜂箱啃出大洞然后钻进去。此外它们也喜欢取食花蜜。因此东北将黄喉貂俗称“蜜狗子”。

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写过一篇文章,叫《黄喉貂不成网红,天理难容!》。内有像上了发条一样“疯”的黄喉貂。北京动物园的官方公众号,也有推荐黄喉貂的文章。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小黄”粉丝都不理解,黄喉貂集昼行、群居、活泼好动、漂亮可爱这些元素于一身,为什么它就是不红呢!?

在东北,你可以看到最“社会”的一种貂

“我是黄喉貂,怕冷不钻洞,爱家爱生活,我想当网红。”图片:tontantravel / wikimedia commons

下回您要是去北京动物园,进门右拐再沿东墙一直向北走,在新小兽馆西北角的展区多驻足一会儿,并把“小黄”的靓照分享给朋友们。您在黄喉貂展区前逗留得越久,把它的照片传播得越广,就是对所有为它努力的人们最大的支持,对这个默默无闻的物种最大的帮助。

鼬家的“战斗种族”们

黄鼬:薛定谔的吃鸡

狗獾:脾气不好的小胖子

江獭:新加坡一方老大

伶鼬:可爱能当饭吃吗?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这里是墨子沙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于2016年起开始举办的公益科普论坛,致力于专业、权威、有深度沙龙科普活动,每月一次,邀请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为大家讲述科学那些事。关注墨子沙龙,我们在这里等你来。

授权或合作请联系微信号MICIUS-SALON或[email protected],转载微信原创文章可直接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转载说明

关于“墨子沙龙”

墨子沙龙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协办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的科普对象为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热爱科普的普通民众,力图打造具有中学生学力便可以了解当下全球最尖端科学资讯的科普讲坛。

上一篇新闻

2018烟台国际果蔬会结硕果 意向成交额13.2亿元

下一篇新闻

意向成交额达13.2亿元 2018烟台国际果蔬会圆满闭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