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4日 星期二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泰州海陵有两千一百多年历史,文化深厚,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的美誉。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吴越文化汇聚于此,形成了泰州善于吸收诸家之长,开放包容的特点,也因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泰州佛教文化。历史上的泰州海陵寺庙林立,僧伽繁盛,有着“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佛教氛围,同时泰州海陵也被称为“名僧的摇篮”。

泰州海陵南山寺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泰州海陵老城东南。清道光时称南山教寺。自唐乾符三年(876)创建至今,已有了1140年的历史。

教寺,是佛教律宗派寺庙的专用名称,创始人唐代僧人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简称“南山宗”,他创设“戒台”,订佛教受戒仪式,简称“律宗”。从此,凡归从此教义的僧人寺庙,皆冠“教寺”之名。宋嘉定年间,此寺曾立“戒台”,南山教寺之名由此开始,南山寺的寺名另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因为寺址位于泰州城南,靠近南山,群众习惯称此寺为南山寺。后人简称其为“南山寺”。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明崇祯《泰州志》中有关南山寺的记载: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南山寺塔旧影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据清光绪《泰州志》刊南山寺图重绘之古南山寺示意图。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清末南山寺大殿老照片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1958年,南山寺被用于建设泰州水泥制品厂。南山寺殿宇逐渐被拆除,大雄宝殿被当作为库房。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文革中南山寺大雄宝殿因早被当着库房使用,加之殿内已无原任何宗教痕迹,南山寺大雄宝殿及其东面的几间附属房屋有幸逃过一劫,而被保存下来。

南山寺的规模,清光绪以前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从清光绪《泰州志》中的南山寺平面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南山寺的布局———寺坐北朝南,分主次二轴线:主轴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二殿、大雄宝殿,大殿左右分设钟、鼓二楼。殿间两侧建有侧殿以及廊屋,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规制;次轴线上,前后各有一座面阔五开间的殿宇,中间一侧另有较大型的殿宇,其他尚存有一些辅助用房及交通用屋。这种平面布置一般为中等偏上规模的寺庙所具备。山门殿南是市河,再南边是城墙,外为护城河。寺庙地势高敞,环境开阔。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南山寺大雄宝殿为庑殿重檐,楠木金柱,内外柱等高,脊桁下用叉手,建筑技法为元代以前常见手法,斗拱为明式做法,天花上用草栿作,梁枋上彩绘二龙戏珠和唐三藏师徒西天取经以及动、植物图案,襻间枋下有明代天顺、清代道光以及1957年修建的文字记载。殿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瓦当、滴水上饰有龙凤图案。从大殿的整体风格来看,属于明代中期风格,屋面则继承了唐代的建筑手法。庑殿重檐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的主要建筑,以示尊崇或隆重。

在江苏的寺庙建筑中只有苏州的文庙和泰州海陵的南山寺是这种形式的古建筑。南山寺大雄宝殿在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寺原有铁质古钟一座,铸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00年),钟声洪亮,声闻数十里,今已不存。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清人康发祥作《海陵竹枝词》形容此钟:
  南山寺独面城墙,
  殿有洪钟制特良。
  人说钟闻卅余里,
  哪曾送客到罗塘。
据文献记载,南山寺塔旧址位于南山寺东南,砖砌三层八面,又叫文峰塔或周公塔,据清道光《泰州志》记载,上勒有“周公塔”三字,相传为宋代周孟阳家所建。文峰塔倒塌时间史书记载不详,相传为焚香遗火所毁。嘉靖初年遗址尚存,嘉靖末年,僧官盛芳掘地取砖,在方孔中发现金佛像,当没入官,后来被夷为平地,遂失其所。到明代万历四十八年州守韦宗孔掘地三尺,寻觅到塔基,加以重建,基础和塔向一依旧制。到清光绪三年再一次焚于大火。1958年泰州水泥制品厂修建仓库车间厂房时,残存的南山寺塔被拆除。

2003年至今,泰州市政府斥巨资对南山寺大雄宝殿进行维修,使古老破损的大殿面貌焕然一新,对南山寺的山门殿、前殿进行复原,同时在寺庙东南角恢复建设了文峰塔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对附近的一些文物古迹加以恢复,复原城南古代文化区,成为泰州海陵文化历史旅游景区之一。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大雄宝殿”四字由爱国民主人士韩国钧早年所题写。

韩国钧1857年出生于原泰县海安镇,民国时期曾任江苏省省长。退隐后,韩国钧居乡问政,兴修水利,倡办教育,开发盐垦,编史修志,曾任泰州时敏中学董事长、《海陵丛刻》总纂等职。被陈毅元帅称为“民族抗战之楷模”。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台湾了中长老多方联系,新加坡佛教界从中协调,斯里兰卡玛希扬格纳寺古佛塔所珍藏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奉赠给了泰州南山寺。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恢复后的南山寺超凡脱俗,不同凡响,万众瞩目,南山寺大雄宝殿2014年更名为圆通宝殿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佛教文化明珠——南山寺塔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泰州海陵千年名刹泰州南山寺,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南山寺塔又称文峰塔,位于南山寺的一侧。

南山寺塔,历经千年风霜,无论从人文地理,传统文风,还是佛教宗风,都体现了泰州厚重的佛教文化内涵,从古至今,这是一座反映泰州人民智慧的古塔,是泰州佛教文化的一颗明珠。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重建的南山寺塔,总高56米。塔身7层,地宫1层,呈现明代楼阁式塔的风格。

自古以来,南山寺塔地处泰州凤城河的东南角,凤城河环城一圈,水绕城,城抱水。夕阳西下的时候,塔的倒影映入凤池,形状似笔,形成泰州著名的“凤池笔颖”的景观,为“海陵八景之一”。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威仪的南山寺塔,以地宫中的佛陀舍利为根,将 “佛教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如法如仪地供奉在塔内,供游客和信众瞻拜。

地宫佛宝——舍利塔

在南山寺塔内供奉两处“佛宝”,一处在地宫,一处在天宫。地宫中供奉的是从斯里兰卡迎请回来的佛祖舍利,是佛教中最珍贵的圣物。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目前我们看到的舍利塔,供奉在地宫正中心,也是整座塔基座的正中心。

舍利塔采用了我国的传统工艺——景泰蓝,整个塔身呈现八角攒尖顶的形式,和南山寺塔内外呼应。塔身周围装饰妙音鸟,宝相花等瑞兽吉花供养舍利。

南山寺塔地宫空间,呈现莲海造型,周边的墙面上莲瓣型佛龛内供奉着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同时还供养着目前在世的36位高僧的手印。匾额上题写的是佛教的八正道。高僧手印代表了佛教僧宝,整个地宫,由四大菩萨和各地高僧的僧宝护持着佛祖舍利,庄严殊胜。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在佛教中,舍利代表了佛宝。而佛陀讲的佛法便是佛教的“法宝”。在所有的佛教典籍中,大般若经代表了佛教的大智慧,金刚经则是其中的精华。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佛法经典——通天《金刚经》琉璃柱

这颗通天金刚柱,一层是它的柱基,二至六屋是柱身,七层是柱头,在设计上同样分三个层次表现佛教的“般若文化”,一层柱基的部分,采用了佛教转轮藏的形式来表现。转轮藏是佛教特有的一种法器形式。将经书藏于八角经柜中,柜中心有轴,上支于梁架,下承于地面,推它可以转动。佛教认为转动此柜可获得诵念佛经同样的功德。

在这个转轮藏中,藏有大般若经。

转轮藏整体由精铜和古铜铸造而成,经柜装修华美。在重檐之上更有一重莲瓣,莲上金色祥云慢慢幻化开。祥云中间出现通天琉璃金刚柱,预示着金刚柱脱胎于全卷的大般若经,是浩繁经文中的精华智慧。

在一层和二层的楼板中间,有一段透明的玻璃,站在转轮藏下看,可以清楚的看到从转藏祥云中升起的金刚柱层层向上,贯穿了整座宝塔。整部金刚经分为五个部分,依序自下而上布置在二到六层的中央柱身上。在每一层,按順时针方向书写,这部金刚经采用了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版本。金刚柱从工艺上来说采用的是现代琉璃内凹烧制的方式,表面是光滑的,可供大家触摸,每一个字都是独立开模。

僧宝护持——108位高僧手印

从二到六层在塔身周围的墙上,安奉着72位当代著名高僧的手印。加上地宫的36组手印,这座塔一共有108位高僧用他们的手印护持着这座塔,护持着佛陀舍利以及大般若经转轮藏和金刚经琉璃柱。每一位高僧手模都是1:1的真人大小,边上是各位高僧的亲笔签名和法号介绍,表现手法,粗犷写意,鲜活亲切。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普通民众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得见几位高僧,但是在这里,在泰州南山寺塔,我们可以亲手触摸到国内外各个名山宝刹的住持高僧和长老的手印,这是很大的福报。

天宫——五方五佛

拾阶而上到了七层顶层,就是南山寺塔的天宫,金刚琉璃柱呈现出柱帽来。金刚经柱头上的组像是五方五佛。在佛教中,五方佛是五个方向各有一尊佛引领,分别代表五种不同的智慧。这个智慧最后统一整合提升,成为佛教的终极智慧。五方五佛代表佛教的五方五智,所以,这里同样也是另一处佛宝。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纵观南山寺塔,天宫的五方五智佛和地宫安奉的佛陀舍利遥遥相对,中间一根代表佛教智慧经典的《金刚经》琉璃柱从地宫直达天宫,周围有108位高僧护持在侧,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如法如仪的佛教文化表达体系,当之无愧为当代佛教文化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唐代古刹—南山寺(泰州海陵)

泰州海陵对南山寺大雄宝殿进行维修,使古老破损南山寺面貌焕然一新,南山寺的山门殿、前殿的复建,寺庙东南角恢复建设的文峰塔更使其成为一个整体,附近的一些文物古迹的恢复,使海陵城南古代文化景点,成为泰州文化历史旅游景区之一。

泰州小叟声明:部分文字和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你有相关的故事或看法,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上一篇新闻

太原李太生酷爱收藏打火机 收获全国收藏展览大奖

下一篇新闻

真正的豪宅,不能缺少人文的温度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