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互不服气的3个江苏兄弟市开了个会,他们要干嘛?

在长三角一体化紧锣密鼓地进行时,苏锡常一体化也提上议事日程。

4月21日,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在苏州召开,三市现场签署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这也是苏锡常历史上第一次联合召开的“圆桌会议”。

被称为“散装江苏”最为发达的地方,苏锡常三市的合作发展能否为江苏区域发展探出一条新路,形成新的苏南模式?

互不服气的苏锡常

苏锡常,即苏州无锡常州都市圈的简称,早在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中,便首次提出“苏锡常都市圈”。在新近出台的长三角一体化江苏《实施方案》中,苏锡常东连上海、西接南京,与南通、扬州、泰州隔江相望,是江苏接轨上海、辐射长三角的桥头堡。

作为江苏最为富庶的地方,苏锡常的经济有多强?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给苏锡常下了一个定语,他说,苏锡常都市圈身处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GDP数据上来看,2019年,三地GDP分别为,苏州19235亿元,无锡11852亿元,常州7400亿元,三市GDP合计达38487亿元,已略高于上海(38155亿元),相当于一个上海市。

苏锡常三市语言相似、文化相通,在发展的路径上也相互学习:之前走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的苏南模式,后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虽然苏州GDP为无锡和常州之和,但苏州并没有体现出龙头的作用,真正的龙头是在上海,而苏锡常三市在竞争中合作,竞争大于合作,可以说是互不服气。

这次峰会的举办地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开发区和高新区,但坊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年中新合作建开发区时,新加坡领导人首先来到无锡,途径苏州回上海时,被苏州当时的市委书记竭力邀请到苏州考察,结果这个合作开发的园区留在了苏州。

这个似真似假的故事反映了三地为了发展各施其能、互相竞争的基本格局。

在苏锡常采访,记者经常会感受到三地比学赶超的竞争态势。比如无锡江阴和苏州昆山,一个以民企为主,一个以台资见长,两地GDP高居全国百强县前两位,但两地干部在谈到对方时,既有不服,也有敬佩。这种竞争的氛围和刺激,也促进了苏锡常的发展。

三地的竞争还在基础设施上。比如机场,常州有奔牛机场,无锡有硕放国际机场。不过在苏州人口里,更愿意把硕放国际机场叫作苏南国际机场,这个机场在无锡新吴区硕放镇,隔壁便是苏州相城区。虽然这个机场离苏州市区只有几十公里,但对于苏州人来说,没有机场始终是块心病。

为什么此时要开合作峰会

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拿苏锡常来说,三市面临着共同的发展困境:产业结构有雷同,都以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产业、冶金化工为主,如何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链互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而形成的恶性竞争;传统制造业强大,到了需要创新来引领的发展阶段,但又都有依赖原来发展路径的惯性;总体上产业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但本地高等院校、大院大所和龙头企业数量相对偏少,大科学装置等国家级科创平台不足,企业创新创业环境亟待升级。

如果说之前三市更多的是竞争,如今,三市的发展要脱离一城一地的狭小范围,谋求更广的合作。江苏省委、省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明确要求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大资源共建共享和有效整合力度,大力推进苏锡常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到苏州工作了半年多的蓝绍敏敏锐地观察到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他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学谋划的一盘大棋,也是国内先进地区积极探索实践、全力以赴推进的一件大事。而推动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是苏锡常三市破解发展瓶颈、提升城市能级的务实举措。

他在峰会上说:“苏锡常一体化发展搞好了,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更能成为上海、南京两大都市圈的‘链接环’,带动扬子江城市群跨江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蓝绍敏说,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中走在前列,是三市的共同机遇、共同事业和共同责任。

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在峰会上说,“苏锡常”历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三地人民同脉而传、经济同根而生、未来同向而进,强化苏锡常一体化、服务促进长三角一体化,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底气。

有意思的是,无锡市委书记黄钦是苏州昆山人,在2012年到无锡工作之前,一直在苏州工作,熟悉两地情况;无锡市长杜小刚是常州人,在去年底到无锡工作之前,在苏州工作长达15年,曾当过太仓市长、昆山市长、昆山市委书记,熟悉苏州情况;常州市长陈金虎则在无锡工作10年以上,担任过江阴市委书记,2019年底到常州;常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梁一波是苏州张家港人,长期在苏州工作,当过吴江区长、区委书记,三年前到常州工作,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熟悉常州的经济。因此,从干部的任用上看,三市一体化也有着良好的基础。

三市书记心目中的一体化

如果把视野拉开一些,苏锡常一体化是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子项目,从这个角度来说,苏锡常一体化首先离不开上海。

蓝绍敏说,苏锡常一体化是平等的一体化,长三角上海是龙头,苏锡常共同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起到协同增强效应和辐射作用。

目前,苏锡常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三市虽然已拥有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并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纺织、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能力,但在人才、科技创新等方面,仍有明显的短板,这也是未来三地合作的方向。

蓝绍敏说,可以积极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真正做实做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同争取将三市新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纳入示范区范围,推动示范区成熟经验向其他开发区复制推广,率先形成一体化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苏州、无锡制造业“底盘”很大,常州智造也是全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道风景线,我们完全有能力共同打造产业智造服务联盟,一道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他甚至充满诗意地说,苏锡常一体化是共赢的一体化,三市不做做不了、不想做的事,多做可以做、大家想做的事,在一体化中实现真正的共赢;苏锡常一体化是高效的一体化,我们完全可以加大力度、加快节奏,多创机遇、多增红利、多得成效。

在具体方向上,蓝绍敏认为,要联合推动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下好一盘棋”,联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互补“拧成一股绳”,联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共享“编织一张网”,联合推动重大政策协调互动“同唱一首歌”。

黄钦则提出要从6个方面进行一体化,即主动推进规划、交通、产业、生态、文旅、服务一体化。他说,无锡非常期待与苏州、常州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系统推进各重点领域的对接合作,聚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核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绿色生态标杆区、综合交通枢纽区,整体提升在扬子江城市群、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协同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能级和影响力。

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提出,常州将推进与苏州、无锡产业对接协作和科技创新协同,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加快推进沿江高铁、苏锡常快线等项目建设改造,开展生态环境共治,深化文化旅游合作。

一体化怎么做

在此次峰会上,三市签署的《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给三市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苏锡常三市明确,将在联合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区域产业发展机会协同互补、区域重大政策制定协同互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对接等领域深入合作,做实做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增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共同开拓海外市场,营造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集聚的发展环境,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江南风格显著的国际大都市区。

苏州市长李亚平说,进入新时代,苏锡常肩负着为全省、全国发展探路的一系列战略重任,共同面临着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要凝聚力量、紧密协同、一体化发展,携手开启新的苏南模式。

在产业协同互补方面,三市有着良好的基础,比如苏州人工智能是四大先导产业之一、发展势头良好,物联网是无锡的一大品牌,常州拥有“云计算华东基地”,三市应联合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互补。

三市在规划上也会协同发展。无锡市长杜小刚说,今后无锡将携手苏州促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周边地区与相邻地区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苏锡协同发展区规划建设;携手常州开展湖湾一体化规划建设,促进宜兴与溧阳两地在宁杭生态经济带上实现深度嵌入、产生共振效应。

三市还将在推进交通一体化上着力,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通达高效的交通体系。未来,在苏锡常三地将形成“30分钟城市通勤圈”,苏锡常都市快线拉近三地距离。高铁、城铁、市郊铁路、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也将满足市民便捷换乘,适应通勤需求。

在生态合作上,三市也将加大力度。通过“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等的先行探索,提出并实施太湖互保共治、发展绿色经济的一致行动方案,共同建设国家级太湖生态经济示范区,树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新标杆。

未来,苏锡常三市还将在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同协商、共同合作,构建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格局。常州市长陈金虎说,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推进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交通建设、文化旅游、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项目化运作,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大实质性突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

上一篇新闻

亿元投资陷“烂尾”疑云:仿明代郑和宝船开建十年,未能下水

下一篇新闻

磨憨站:中老铁路最美“国门”第一站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