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车过高村头,右拐离开S249,驶入Y793乡道,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出水岩村

左侧青山环抱的就是出水岩。遥想我先祖文隆公,系守明公第33世孙,继琳公第十九世孙,孝通公长子。生于明永乐10年(公元1412年)壬辰岁正月十五日子时,原居于湖南桂阳州(永州)蓝山县城北门振文坊,青年有志,自强不息,有勇有谋。为了发展生产,扩建家园,于明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廖文隆率三弟文松、四弟文政、堂叔公恒政、堂弟文敏等五人,由湖南蓝山县乔迁广东省乳源县出水岩(即今乐昌市云岩镇出水岩村),此处岩石魏峨,绮丽多姿,珍珠瀑布仿沸银河落九天,涛声阵阵,乐奏古琴,故先得名珠岩。五座马山,耸立云天,似如五马归槽。还有马鞍山,笔架山,十分壮观,故又得名马山村。于是在此肇基开业,破土垦荒,繁衍生息,50年后其堂弟"文秀"携"必隆"也到此,至今五百七十五年。

人口繁衍盛多,兄弟分居,大展宏图。文隆、文松定居马山,后来文松移居塘头下。其他叔侄各自寻山掬水,选胜建居。恒政迁居仙婆庙黄竹巷,后又移居大富岗,为大富岗始祖;文政迁长塘,后迁梅花鱼粮滩,为鱼粮滩始祖;文敏迁居乳源唐华山,为唐华山始祖。50年后,文秀从福建迁居于乳源南水枧背,为枧背之始祖;必隆随文秀从福建迁居于乳源友武(后迁山下村),为山下村之始祖。至清乾隆年间,“七公”裔孙繁衍成族,人文蔚起,凤起蛟腾,星罗棋布,家学渊源,各地贤达一致同意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行第一届修谱,谱馆设于出水岩原“赵家书院”,挂牌“珠岩廖氏谱馆”,后又在此修了两届宗谱。“珠岩”乃“七公”发祥地,聚散地,修谱地。故称“七公”裔孙为“珠岩廖氏”,后裔尊廖文隆公为珠岩始祖。

文隆公卒于明成化20年(1484)甲辰岁十二月十五亥时,享寿73岁。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文隆、文松两公之墓

葬于云岩陶马不天赐人形左边一冢,巽山乾向,右边一冢是文隆之墓。配偶翟巽女,卒葬于乳源大桥高家后面旱洞,繁衍七子:长子彦福、次子彦元、三子彦善、四子彦庆、五子彦正、六子彦广、七子彦东。

珠岩廖氏现有人口约六万有余,分布于广东、湖南、江西、广西、黑龙江、新疆、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河南、甘肃、陕西、云南、海南、山东、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等省市。还有徒居德国、越南、新加坡等国者。至今有的已繁衍25代子孙,最小一辈为第147世(黄帝为第1世),为珠岩“绪”字辈,是中华廖氏人口发展频率最高的宗系之一。

此处系石灰岩地带,溶岩怪石嶙峋,白云飘飘,常见云雾茏罩于山岭之中,故廖氏所属的地方,总名称为云岩,现代乡镇政府也取云岩之名。乡道旁有“西京古道-出水岩村暂歇息亭”,原来此处正当西京古道,碑文记载“出水岩村暂歇息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云岩镇出水岩村委会出水岩村附近,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南北走向。修乡道Y793线时拆除,二OO四年利用原材料,按原样在原址上重建。现亭面阔5.15米,进深8米,面积42平方米。混凝土结构,亭内为西京古道,南往下开封亭、乳源红云乡。北往云岩镇政府、思源亭、梅花、湖南。对研究乐昌市清代古道上亭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西京古道是东汉建武二年(26年)桂阳太守卫飒开凿的一条从浛洸(今英德浛洸镇)经乳源至湖南宜章接上直达西京长安的道路,为中原文化进入岭南提供了孔道,也是连接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通道。原路线从英德浛洸经乳源县城至湖南宜章,全程500余里。从乳源县城西大富桥上腊岭过风门关,到小梅关后折而走北,翻越县境西北部的崇山峻岭,途经龙溪(今南水水库)、均丰(今大桥镇)、白牛坪(今大桥镇)、出水岩(今乐昌市云岩镇)、梅花(今乐昌市梅花镇)、武阳司(今乐昌市老坪石)等地,到湖南的宜章,历来就是乳源县境内贯通南北的重要道路。

西京古道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沿途古桥梁、古凉亭至今犹存。有建亭碑记载:西京古道是古代乳源的交通要道,无论昼夜寒暑,来往客商不绝于路,且路途之中又无歇息之所,来往者常叹"过春雨之淋漓,遭夏日之熏蒸,逢秋露之凄凉,受冬霜之觱烈"之苦。明清之际,各地乡民纷纷在古道沿途修建凉亭,几乎达到了五里一亭,行人"自此风雨骤来有所避,患炎热汗下亦可纳凉"。凉亭的功用主要是供长途跋涉的来往行人歇息,纳凉避雨。古时一些凉亭旁边还设有茶亭,有专人在此烧煮茶水,供过路行人解渴。

西京古道沿途村庄密集,基本上都是客家居民,属客家围屋布局,这些村庄其建筑特点是:一、以姓氏为聚居点,一个姓氏为一个独立的村庄并建祖堂或叫祠堂(客家人又叫"厅厦")和大门小门。厅厦大门必定是一个同姓同族人居住在同一个村庄的轴心,而厅厦大门是这个村庄的公共活动场所,红白两事均在这里举行。二、厅厦的正面墙上都设神龛(有的地方叫"太子殿"),神龛正中供奉观音佛像,左右两边安放历代门宗先祖的牌位。三、村里居住户必须以厅厦大门这个轴心向左右两边延伸,并且要按地理风水要求规划进行建筑。四、户与户之间同墙共檐,穿壁串梁。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水井

五、多数村庄的大门前面都有宽阔的大门坪,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祖岭村

坪外设有水塘。六、每家每户的正厅都安放固定的八仙桌和大板櫈,并视这张八仙桌为一家的镇家之物,既庄严又神圣。八仙桌的桌面绝大多数用柏树作料,从砍树到请木工加工,到八仙桌的安放都要选日子,八仙桌安放好以后,不能随便移动。

在车上我就跟永华说,进入祠堂之前就在老家镇上的那种剃头匠那里把头发理一下,希望能把头发留在这方故土。云岩镇不大,镇上80%都是廖家的人,在镇上转了一下,就问到了一家剃头铺子,其时还有两位乡亲在排队等候。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我们先到隔壁的一家宗亲那里休息,他热情地剖开两个西瓜请我们吃。永华又去剃头铺子那边说明了一些情况,两位乡亲让我提前剃头。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理发

这位剃头的宗亲,小我三辈,他的手艺真的很赞,我有很多年没有享受过这种理发的感觉了,剪了头发之后还仔细的给我修了面。剃头完毕,永华抢着付了8元钱。

这时志学宗亲也过来了,我们先同车去往祖岭村,珠岩廖氏理事会的福才会长和尧坤宗亲已在那里等候,我们之前在群里都是相互联系过的,今天终于相聚在祖籍地,大家对我表示热情的欢迎。寒暄之后先到宏济宗亲家用茶,我谈了一番此行的目的,大家都很赞赏。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祖岭村门楼

然后宗亲们带我瞻仰了祖岭村的廖氏唐山公祖堂,这一带每个村几乎都是由廖氏某位先祖开基创业的,因此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祠堂,但总的祠堂是云岩镇上的武威堂。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穿过村中青石的小巷,到永华老家用茶,永华的父亲沏好茶水、剖开西瓜、拿出龙眼招待大伙儿。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云岩武威堂

我们一行七人两个车,一起返回武威堂,雨水下得更起劲,一时也没有歇息的迹象。离开祖籍地几百年,作为廖德裕公的后裔还是首次返回先祖的居所来祭祖,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们云阳那里没有祠堂,以前从来没有祭拜过,我请永华提醒一下,该怎么做才符合礼仪。这些事情一直都是永华在帮助我。

进了祠堂,宗亲们给我介绍了祠堂的一些基本情况,带我参观了祠堂的内部陈设,我仔细瞻仰了先祖们的居所,内心感叹薪火传承的不易。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我取下系在手腕的帕子,就着天井的雨水洗去这一路的风尘。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进入大厅,我们面向列祖列宗的神位作揖,各自拈了三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地给列祖列宗上香,又在香炉里化了一些钱纸。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这是我第一次跪在地上给自己的先祖磕头作揖,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我仔细瞻仰了供在神龛里的祖先牌位。根据现有资料,只有文隆公的直系后裔迁往大竹、梁山一带,我家收藏的族谱在文革时期佚失,致使到目前为止都无法确认自己的支系,但是根据祖父明确告知的家族二十个字辈,可以推测昆哥应系珠岩廖氏的文隆公一脉的裔孙。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祠堂左侧有李秉中纪念厅,供奉李秉中李大人,有两对楹联:“秉义护民助尔学成名就,中怀佑众为君排难解忧”、“秉功扬名自有御史保驾,中举夺魁从凭侍郎护航”。墙上记有他的事迹:明朝末年,清兵入关,崇祯皇帝见大势已去自缢身亡,满朝文武官员各自逃生。兵部左侍郎、南赣副都御史李秉中宁做布衣,也不愿屈膝清廷,弃官南潜,隐迹于粤北帽峰山一带。他为人乐观坦荡,云游梅辽四地,传播文化、行医济贫、遍施善德、广济于人。所到之处,留下了不少杰出的遗墨,也留下了不少难解的传奇故事。当他在马山村受饶氏太婆赏识,延聘为馆师。他执教严谨,悉心施教,开创了梅辽四地的文化教育事业,二三十年间为廖氏宗族培养了众多英才,时人尊为“李大人”。去世后葬于青莲山上的天门峰顶,至今香火不断。

中午,我们来到云岩镇中学旁边的一间酒楼。在这里无论走到哪儿落座之后就会沏上茶水,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志学宗亲特别关注我寻根问祖的问题,答应帮我查找梁平方面的资料。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酒楼的宗亲先是端上一盘煮熟的糯玉米,我们一人一根,剥开啃了起来,又甜又糯。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过一会儿,上了一大盆米粉炖鸡,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宏济老叔首先给我添菜,除了浓郁的鲜香,还有点微微的酸辣。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我们每人泻了一杯米酒,大家一起举杯,祝贺我回到老家。又上了一道芹菜脆肚儿和一盘糟禾花鱼,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糟禾花鱼是用小个儿的稻田鲤鱼糟制的,特别香酥。

我们边吃边聊,志学宗亲计划在明年的10月3日,到重庆参加一次廖氏宗亲研讨会。他也邀约我们到时参与,我应承了下来。我咨询了一下在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事情,祠堂的惯例是由该支系的族人捐资1600元作为供奉经费,我想回去之后联系德裕公的后裔,每个人都出一份心意,来完成这件事情。

午餐后,雨还在下,我们又回到了祠堂。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在永华的带领下,去到祠堂后边的山坡上,拜祭我们珠岩廖氏的开基先祖文隆公和文政公的坟墓,化了钱纸,各上了三炷香,给两位500多年前的先祖磕头,我的身上就流着他们的血液,回祖籍地祭祖的心愿由来已久,这次终于得遂心愿返回祠堂。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我们一起在祠堂大门前照了一个合影以留作纪念,然后握手告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重逢。

此后我随永华一家人回到了韶关,今晚就住在永华家。到家之后,我就在电脑上补写这几天的日记。永华夫妇俩在厨房里忙碌,六点钟的时候,永华已经做好了一大桌的佳肴。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有一大盘白斩鸡、客家酿豆腐、韭菜鱿鱼卷、水煮秋葵、脆皮烤肉、黄瓜鸡蛋汤,还有一碟酸辣的泡豇豆。其中肥嫩鲜美、皮爽肉滑的白斩鸡乃粤菜名品,据永华介绍选用鲜活嫩仔鸡宰杀洗净后浸入沸水,大火煮2~3分钟,然后关火浸泡半小时,利用水的热度将鸡浸透、泡熟,上桌前改刀,以酱油蘸食。我们饮用的是他自己泡制的杨梅酒,酸甜可口。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饭后,永华泡了一泡小青柑,消食解腻。然后我们一起到武江堤散步,返回后,宏济老叔的大儿子映辉大哥也来了,他是个货车司机,主要是给韶关周围的乡镇送农资产品。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吃着新鲜的龙眼和西瓜,品着英德红茶我们一起聊了一个半小时,了解一些货运业方面的实际运营规则。聊到我的旅行,他建议我明天到韶关北收费站拦车北上,他说其他的几个收费站没有多少车流,北上的车主要通过这个收费站。快到11点,他才回转家去。

《在路上 遇见你》第十一天之四 珠岩武威堂祭祖

1972年生于老四川下川东云安厂一井盐制造者家,祖上粤北乐昌珠岩廖氏康乾年间经梁山坝转辗徙居汤溪河畔,因族中字辈排序为“定”,加之出世前家父游历春城,由是得名“廖定昆”。幼时习祖父模样,博览书报察时政;仿慈父日常言行,勤俭重义性刚直,学恩师胥登秀仁心,善待童真多儿趣。胸怀一颗罗姆人之心,自少时就喜四处流浪,将钱财换了若干硬板式车票和旧书。近年蛰居于三峡库区腹心某乡镇学校,同一众少年研习地理。因与身旁老幼为友,人皆称“昆哥”,新时代以来又喜以沙发客方式结交陌生人,故自谓“沙发客昆哥”。善感少愁,心细如发,偶有感念,必真诚坦述,原创文章分享于“沙发客昆哥微信公众号”以馈读者。今次暑期趁星韵地理长沙研讨会之便,身背帐篷拦顺风车沿华南十五省兜游一圈,与百余行业美丽中国人接触交流,成书《在路上 遇见你》,现在连载于此,以表感恩之心。


注:本小编全程陪同昆哥云岩祭祖行程,此全文转载于"沙发客昆哥"公众号原文。

上一篇新闻

口味上乘、服务一流、环境优美,让它闻名崇川区3年

下一篇新闻

美食这样做,吃辣也很养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