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升四小学娃,暑假第一周的小总结
暑假第一周终于过完了(我们放假晚,7月10号才放)。
老母亲感觉度日如年,漫长难熬中多次深刻体会到老师们的日常不易,感谢他们的包容。
来个学习上的小总结吧,多总结多改进,争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提升效率少踩坑。
第一,英语。
为什么把英语放在最前面呢?
因为英语的之前计划与实际执行相差最大。
广东的疫情在放假前得到控制,于是预计全面停课的培训班,又刷的一下,整整齐齐的全部开放了,把下午、部分周末又给占据了。
而下午时间段,原来是打算留给英语,在家好好地集中刷一下词汇。
只好转换一下:用上培训班和早读的方式来弥补啦。
好在下午要上的培训班之一就是phonics3,自然拼读的最后一阶。虽然这不是拓展词汇量的训练,也算是把“超级拼音”——自然拼读,来了个大梳理和大总结。这个阶段收官后,就不用在这一块内容上花专项的气力了。
自拼对于原版娃来说,真是起步里的基础和重点。
我家从零散的玩Starfall、读牛津的phonics绘本、phonics词典,到相对系统的去机构学1-3阶内容,在学校又跟着原版教材学,期间还贯穿了五、六年的阅读配合。
我想,这自拼应该也学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只管专心阅读了。
而刷词汇就先放在早读上了,也先不管数量能增长多少,只专心把原来有印象的词汇给夯实了。
第一周,先读了两本英英词典。
一本《Collins ABC Dictionary》;
一本牛津《oxford first illustrated maths dictionary》,一天10个P,一周早读完成。
现在已经开始第三本英英词典《oxford first illustrated science dictionary》,虽然都是插图版的起步书,但科学词汇的英文解释部分,就明显长过数学词汇,感觉要难一些。所以头天晚上预读一遍,第二天早读再复习一遍。
我计划用三周的时间,把家里五、六本初级的词汇本都滚动一遍,再上放假前买的那套《4000词》,试试看能刷到哪里。
第二,数学。
期末考试没过95,当然是先复习三下的内容啦。
别去想什么弯道超车,基础不牢,拿啥超?
老老实实把之前没空做的单元卷子,基础的、拓展的,每天上午发一张(限时1小时),一单元一单元的过,把错题也过一次。
还有两页计算题。做完了,才准玩。
近这两天,才进入到四上的预习环节。
我们是两小节两小节的走,整个单元预习完,稍停一下,进行巩固。
目前是生活中的大数(亿),内容简单,还算顺利。
但我打算跳着来,把数与代数一路预习完,再上几何的内容。
这个北师大版,一会代数,一会几何,看着有点眼晕。
有一个下午没课,原计划搞英文词汇的,调整一下:
就把英文版的新加坡数学找出来复习三下的内容,一来把难点再巩固,二来多尝试一下不同的解题思路。
第三,语文。
语文,完成情况算是最符合预期目标的。
首先,学校那本三合一的暑假作业做完了。
然后,四上、四下的课本古诗文背诵搞定(取了个巧,四上的古诗文是之前就背过的,但有些遗忘。可有点底子的话,一旦巩固起来速度就快多了)。
五、六年级的古诗文,就按晚上学习、早上早读这个模式慢慢读,争取暑假全部背完。
我觉得把晚上的整块时间拿来搞语文,在我家是执行得挺不错的。
通常晚饭后,娃做一个单元的暑假作业(很少的,只有两页,其中还有一页是阅读理解)。这样,额外的阅读理解练习就可以挪到下周再去做。
15分钟的练字,刚好拿同步的小学古诗文做素材,又顺带复习。
看30分钟的课外指定书,世界神话、中国神话看完了。
其实,干完以上这些,孩子还有大把自由时间,去看非指定的课外书,去画画,去看整部电影。
整个晚上,语言学习的氛围还是比较放松和自在的。
第四,看纪录片、户外锻炼和出游。
中午是看电视时间,老母亲的硬性前置条件是:先看一集《中国通史》。
之后的英文动画,随意。
《中国通史》看到了第9集,已经讲到商末的牧野之战(周武王攻朝歌,商纣王自尽),很快,中国传统礼教的源头“周礼“就要横空出世了。
这部剧,让我家三升四的男娃看,起先是有点坐不住的,但看进去了,还是能记得些情节的,再加上《历史是一群喵》的同步阅读、画画,对历史的基本时间线开始有印象了。
我个人认为,这部剧太长知识了,只要你家娃能看个开始,鼓励他看完,收获必是大大的。
即便一天一集,这个暑假看不完,开学了,周末也坚持看两集,一定要把它刷完。
最好在小学阶段,能看两遍。
上周最遗憾的就是运动量不够。
除了每天跳绳500个(有几天中午没跳,晚上都下楼去补上了),就周末踢了一次球。
因为下午上完培训班回来,就已经6点多了,老母亲要赶紧做饭,没时间陪着搞运动了。
出游也是,因为之前的疫情,压根没规划出远门。
结果上周还下雨,连周末游都没安排。
新开的上海天文馆那么火爆,挤,肯定是挤不进去啦。
要么在周末,再去一次广东科学中心吧,这个可是全球最大的科普馆。
要么去看开平的碉楼吧,娃在做阅读理解时,就碰见了描写碉楼的文章。
话说现在语文考察地方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啊。北京的要考古代城市规划,深圳的要考古代村落建筑,太多例子了。
暑假的第一周,实际执行上和预计确实有差距,但最关键的不在于冲多少量,而在于高效率的质。要多总结,多调整,还有多运动。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