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小学的数学教育到底有何特色?
在国际教育这个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梗:“ 新加坡数学若自称第2,没人敢称第1 ” 。
新加坡数学确实站得挺高的!
新加坡数学好,并不是说说而已。我们来看两组数学竞赛:
TIMSS,全称: 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PISA,全称: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TIMSS和PISA都是在国际上非常权威的学生数学能力测评比赛,而新加坡在每一届几乎包揽第1,这很直观的表现出新加坡总体学生的数学能力。
而新加坡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此优秀,离不开他们享誉世界的数学教材。也正是这套教材所带来的成果,让全世界40多个国家纷纷效仿。
那么新加坡数学教材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
教学方法——CPA
新加坡数学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为——CPA法。
C——Concrete,具象化;
P——Pictorial,形象化;
A——Abstract,抽象化。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数学,从具象化到形象化再到抽象化,是符合学生从低到高年级的一种认知过渡方式,是属于层层递进的学习方法,也是让学生真正扩展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方式。
具象化。课堂上通过实物或者图形去让学生真正感知数字及运算规律,从小培养学生们的数感。
形象化。当学生们对数字有一定认知后,老师们会根据上课内容,把文字信息量转化成标准的模型图的形式,去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题。
抽象化。当你学会画出题的模型图,那么复杂的题目便被你抽象成简单的模型图,再根据题目未知量所对应的模型图去求解即可。
解题核心——建模
当你翻开任意一本新加坡数学教材,你会发现每一道题的解题方法都充斥着模型图。
那么建模到底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
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各种数学公式;
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将抽象题目能够具象化;
帮助学生解题找到切入口;
不强行要求学生读完题再解题,能有效减少学生的信息处理过程。
只有当你自身有了很好的数感,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时,进入高年级学习时,你才能真正做到从容。
这种能力的培养在G 5 ~ G 6 的时候是最关键的。因为从G 5 开始,学生们会开始接触到一些抽象概念,有的同学还是游刃有余;有的同学就感觉到吃力。也因个人的数学能不同,导致同学们之间的数学成绩的层次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而弥补这种差距的方法就是学习数学建模方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