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6日 星期三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2021年,Facebook将公司更名为“Meta”,掀起了关于“元宇宙”的讨论热潮。扎克伯格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现实与虚拟世界无缝衔接、相互融合的未来。而元宇宙概念对于旅行也带来难以磨灭的影响。


当物理空间的限制可以被轻易打破,跋山涉水是否还有意义?当虚拟的体验可以无限接近现实,身临其境是否还有必要?面对元宇宙这个不近但也绝不遥远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旅行的意义?


2月9日,由栩栩华生及阿里妈妈商家营销中心联合策划推出全新数字刊物《MO Magazine》正式上线。《MO Magazine》创刊号主题“曼塔沃斯”音译自“Metaverse”,即“元宇宙”。首个“元宇宙”刊物的出现,或许为元宇宙旅行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想象。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简单来说,什么是元宇宙?


一个现实与虚拟平行交互的世界早已经在各种科幻作品中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例如电影《头号玩家》中,带上VR眼镜和触感手套,站上动作模拟器,就能够进入游戏世界,扮演另一个数字化身。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电影《头号玩家》中,人物带上VR眼镜和触感手套,站上动作模拟器,就能够进入游戏世界,扮演另一个数字化身。


今天想象这一场景已经不难。就像在短短几年之中,手机已经成为了身体器官一般的存在一样。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不是看手机,而是戴上VR眼镜的生活可能也并不遥远。在元宇宙中,身在何处已经不重要,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数字化身”完成。像给自己穿衣打扮一样,你给自己的数字形象选择妆容和配饰,然后进入不同的虚拟场景中,开会、学习,或者组队游戏。身处日本的朋友只需轻点屏幕接受邀请,就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感受到美国演唱会的炙热氛围;离开故乡多年的老友,也能随时从巴塞罗那回到纽约中央公园里,与你下一盘棋。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上图:Meta宣传视频中展现的以虚拟方式参加演唱会的场景。

下图:Meta宣传视频中展现的以虚拟与朋友下棋的场景。


什么是“元宇宙”?这个由尼尔·斯蒂芬森在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创造的词语今天借扎克伯格之口重新获得了关注。但其实并没有人能够严格界定它的含义,或者说它无所不包。某种意义上来看,它其实就是今天互联网的增强版本。你可以把元宇宙中的数字化身(avatar)看成是高配版QQ秀,也可以将扎克伯格开发的Horizon Workrooms看成VR版Zoom会议。一切似乎已经蕴含在今天的互联网之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在元宇宙中,数字世界与物理实体世界的交互将更为频繁深入。通过全息投影和时实摄像,虚拟世界将与现实世界平行存在,而不再囿于屏幕之中。同时,由于非同质化代币(NFT)在技术上保证了数字所有权记录无法删除、复制或销毁,因此虚拟产品与身份有了与实体产品一样的唯一性,虚拟作品、土地、服装也就有了出售和交易的基础。在元宇宙的世界中,虚拟化身与真实的你一样“确定”且“唯一”,虚拟世界的物品也是如此。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从谷歌街景到元宇宙旅行


我们已经不难想象,有一天旅行也将彻底改变。人们只需要戴上头盔和VR眼镜,在地图上随意选取目的地,便能够身临其境般游览景点,甚至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参加节庆活动,你还可以购买虚拟的纪念品,放在虚拟的办公桌上,向同事和朋友展示。


其实我们早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元宇宙”旅行之中。上世纪90年代末,一家名为Intrinsic Graphics的公司开发了一个可以放大旋转的三维地球模型,灵感同样来源于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中的“虚拟地球”,这便是今天谷歌地球的雏形。随后,谷歌地球、谷歌地图、街景视图等一系列产品,成为了初代“元宇宙”旅游的利器。许多人热衷于在谷歌地图上寻找着奇特的景观或者匪夷所思的景象,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景点漫游收集纪念品一般。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2016年Google Earth便推出了虚拟现实旅行的体验,图为佛罗伦萨街景。


过去两年疫情的冲击使全球旅游业陷入停滞,也极大促进了虚拟旅游的发展。如果说几年前,旅游产业还对于虚拟旅游有所顾忌,担心数字再现会削弱游客的体验,或者降低人们实地参观的意愿,那么疫情的到来则让虚拟旅游成为了必须。许多旅游目的地适时推出了相应的虚拟导览服务,国外如纽约植物园、埃菲尔铁塔、梵蒂冈博物馆,中国如敦煌博物院、龙门石窟都开发了虚拟导览程序。新加坡旅游局更是在2020年提出了“现在就体验新加坡,以后再来看看” 的口号,显示出虚拟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埃菲尔铁塔建造130周年之际, TV5 Monde推出的虚拟现实导览,用户可以旋转视频视角,观察埃菲尔铁塔全景,并在观景台眺望整个巴黎。


当然,今天的虚拟旅行与“元宇宙”的想象还差得很远。尤其在硬件上,我们还没有能够舒适且长时间佩戴VR眼镜,市面上的VR眼镜要太大、太重,佩戴十几分钟就会头晕恶心。全息投影和数字捕捉模拟的技术也还不成熟,对于人体动态、运动感觉的模拟还很简单。扎克伯克估计,还需要5到10年,“元宇宙”的基本功能与技术模块才能实现并大规模应用。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旅行的终结?


对于过去的人来说,旅行需要跨越空间、时间甚至文化的隔阂,因此马克吐温说,“旅行是偏见、偏执和心胸狭隘的天敌”。当人们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这个动作本身就已经完成了意义的构建。当空间不再是隔阂,旅行的意义似乎也面临着消解的危机。元宇宙的到来是否意味着旅行的终结?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冰岛一家名为“Inspired by Iceland”的机构对于扎克伯格描绘的元宇宙世界的回应颇有代表性。在这支讽刺视频中,一位名为“扎克·莫斯伯格森(Zack Mossbergsson)”的人模仿扎克伯格的语气和表情介绍“冰岛宇宙(Icelandverse)”,称在这里一切元宇宙描绘的东西都能实现,而其实质便是亲自来到冰岛,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一起闲逛、工作、娱乐、学习、购物和创这是“无需任何设备的真实现实”和 “一种在不变得超级怪异的情况下连接世界的革命性创举”。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冰岛宇宙”视频中,这位“马克·莫斯伯格森”用荒诞与讽刺元宇宙的方式给冰岛旅游做了最好的推广。


“冰岛宇宙”展现的,正是许多人对于“元宇宙”的隐隐担忧,虚拟世界似乎在与现实世界争夺人类的生活体验,并可能像反乌托邦作品中描绘的一样,吞噬人性的真实。因此,“元宇宙旅行”的目标,不应该是取代现实旅行,实际上,它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真实的旅行体验。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或许能够被近于真实地模拟,但到一个地方所感受到的温度、气味、以及最为重要的美食体验,模拟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更重要的是,虚拟旅行很大程度上剥离掉了未知、不确定性和危险,也同时剥离了伴随这一切的心理活动。没有了劳累困顿、偶遇惊喜、自省思考的旅行,自然显得索然无味。


不过,元宇宙可以是现实旅行很好的补充。尤其在疫情这两年,虚拟旅行的积极影响不容小觑。比如生态效益,游客的减少令威尼斯的河水又重新清澈、喜马拉雅山脉又重现印度城市天际线,人们开始反思以享乐为目的的世界旅行所来带的环境影响。元宇宙无疑提供了一种更加可持续、环境友好、生态友好的旅行可能。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此外,对于遗产地来说,虚拟旅行也能够缓解过度开发带来的隐患,并能令更多人体验到需要被严格保护或者难以到达的遗产地。例如敦煌石窟,出于保护的需要,一般游客只允许参观特定几个开放的洞窟,而且不允许进入其中。但虚拟世界中,人们能够走进洞窟,近距离观赏各个部位,不仅获得了更好的参观体验,也不会对遗产本身造成损耗。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香港文化博物馆“数码敦煌展”通过科技令游人身临其境感受莫高窟艺术。


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叠加和互动也会带给我们新的视角。对现实的模拟与再现能够成为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和理解人类自身的手段。在韩剧《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中,男主角戴上隐形VR眼镜,就进入了实景游戏,眼前的西班牙格拉纳达小城瞬间穿越到了14世纪,随时会出现骑兵和弓箭手。


今天,诸如罗马重生(Rome Reborn),数字圆明园等项目,也已经通过数字化,物质与人、历史与现代之间架起了桥梁,让历史被清晰地解读,并且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数字圆明园”项目复原的圆明园四十景之“正大光明”和西式喷泉“大水法”。


可能不久之后,人们就可以带上VR眼镜游览这些古迹,了解看似普通的一砖一瓦其实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历史,甚至还可以像游戏一样,在角落里寻找埋藏机关与秘密,让游览不再走马观花,所有细节都有了探索的价值。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元宇宙本质:创造更深层次的连接


我们旅行的方式和手段或许将随着元宇宙的到来发生重大的变化,但有一点可能不会改变,那就是我们对于“连接”的渴望。人不是孤岛,人类通过与他人的社交、与自然的互动创造文明,也构建了生命的意义。旅行让人们与不同地方和不同文化建立了连接,而虚拟现实正在为我们带来建立新的连接的可能性。在投资热潮褪去之后,“元宇宙”概念是否能指向的是更有价值、更深入的体验,让人抵达的更深远、更本质的思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栩栩华生及阿里妈妈商家营销中心联合策划推出全新数字刊物《MO Magazine》。


由栩栩华生携手阿里妈妈商家营销中心推出的《MO Magazine》,在元宇宙的壮阔语境下,探索数字期刊的终极形态,为中文世界的读者提供一个不断自我更新、迭代和进化的知识平台,将当下对“元宇宙”的抽象感知,具象成一本属于明日的“百科全书”,基于数字化介质带来的交互体验,回归内容本身,输出人文关怀。


《MO Magazine》创刊号主题“曼塔沃斯”音译自“Metaverse”,即“元宇宙”。首期邀请井柏然及数字人AYAYI拍摄创刊封面及主题故事,由青年科幻作家王诺诺进行背景故事创作以及世界观和人设搭建,并邀请艺术家柳迪进行主要场景画面创作,以异星宇宙中的文明记录博物馆为主线,建构“曼塔沃斯”这一全新的世界观。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MO Magazine》创刊号:元宇宙曼塔沃斯场景封面。


“曼塔沃斯模拟了8022年,当人类早已移居他处,太阳系内第三序列行星伫立着一座巨大的文明博物馆,向路过的星际旅人发出邀请。你可以亲自进入这座茧型空间,在井柏然和AYAYI的引导下,沉浸式探索人类文明留下的痕迹。除了充满想象力的形式和概念,“曼塔沃斯”其中一个房间“指向云南”更是直接以地点为题,将云南这一物产丰富的自然宝库的故事,用崭新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这次“星际旅行”中最值得收藏的部分之一。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MO Magazine》“指向云南”专题场景。


栩栩华生全媒体集团创始人兼总编辑冯楚轩表示:“时代在变。中国在变。属于中国的媒体形态和商业表达也在变。这些改变,亟待⼀种人文式的表达,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反思自己究竟身处⼀个怎样的世界。栩栩华生和阿里妈妈共创的媒体品牌《MO Magazine》就肩负了这样的使命:为中文世界的读者、用户、品牌、链路提供优质的文化型商业报道。”


《MO Magazine》关注时尚、商业、艺术、科技等领域的趋势,并以一种发人深省的方式,阐明现象背后的文化动机,为读者创造了更深层次的连接可能。这或许也是元宇宙旅行最重要的发展可能性之一。



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旅行的终极形态也是元宇宙?

上一篇新闻

首富携全家成“美国人”,一年在华捞金近10亿,身价达300亿

下一篇新闻

美国二个州起诉中国,恶人先告状?无底线的甩锅,拙劣的表演而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