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世卫组织将猴痘全球公卫风险评估为中等,代表了什么?

5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目前正在爆发的猴痘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中等风险。

世卫组织表示,“目前,考虑到这是第一次在广泛不同的世卫组织地理区域同时报告猴痘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全球一级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


猴痘病毒可能已传播了数周或更长时间而未被发现

世卫组织表示,5月13日至26日期间,已有23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上报了257例猴痘确诊病例,还有约120例疑似病例。世卫组织预计,随着监测范围的扩大,还将发现更多猴痘病例。病毒可能已传播了数周或更长时间而未被发现,且存在广泛的人际传播。迄今为止,大多数病例是在欧洲和北美确诊的。5月中旬以来,猴痘病毒走出非洲,原本通常在非洲热带雨林中偶发的猴痘,意外在欧美国家陆续涌现,且患者大多没有非洲国家旅行史,这引起了公共卫生专家的极大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布猴痘疫情暴发预警,称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WHO指出:“现有信息显示,与有症状的病例发生密切身体接触的人群中,正在发生人际传播。”

长期从事人畜共患病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学院朱泳璋副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类猴痘病属于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在天花被消灭之后,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对猴痘病毒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如今猴痘在主要流行区域非洲之外的欧美国家传播“极不寻常”,但中国输入的可能性很低,公众不必过度紧张。猴痘病毒最早是在1958年由丹麦病毒学家马格纳斯(Preben von Magnus)在食蟹猴身上分离出来的,发现也属于偶然。

当时实验室进口了一批食蟹猴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相关研究,当时在猴群中暴发了两次类似天花的疾病,科学家从痘液中分离出这种新病毒,因此得名“猴痘”。与天花相比,猴痘导致的皮疹较轻,死亡率较低。

事实上,猴子不是主要的病毒携带者。这种病毒可能会持续存在于松鼠、袋鼠、睡鼠或其他啮齿动物身上。因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流行病学教授里莫因(Anne Rimoin)表示,命名为“猴痘”实际上用词不当,该病毒应该被称为“啮齿动物痘”。

此后直到1970年,中非国家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是一名9个月的男婴。到1986年为止,全世界95%的报告病例发生在刚果(金)。

除刚果(金)外,猴痘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但近十多年来,猴痘在这些国家的病例数呈增长态势。如自2017年以来,尼日利亚猴痘疫情出现较大暴发,报告了500多例疑似病例,其中200多例最后确诊。

对于这一现象,科学家的解释是可能与砍伐森林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相关,增加了人和动物密切接触的程度。同时,非洲国家的内战,导致民众可能被迫寻找如猴和松鼠等新的食物来源。

虽然目前猴痘还不是非洲疾病监测和应答系统强制规定必须报告的疾病,但在刚果(金)已经规定猴痘为强制报告的疾病,不过流行病学调查和隔离制度还没有完善。刚果(金)2020年报告6000多例人感染猴痘病例,2021年报告3000多例。

走出非洲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会在几周内康复。重症常见于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还与感染者基础健康状况、暴露于病毒的程度及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猴痘疫情病死率差异较大,近年来约为3%至6%。虽然没有治疗的特效药,但历史证明天花疫苗对猴痘有85%的保护作用,但1980年全球消灭天花以来,未普遍接种疫苗。

猴痘病毒按照地理起源,又可分为刚果盆地和西非两个分支。由刚果盆地分支病毒引起的猴痘报告死亡率高达10.6%,而西非分支病毒通常引发较不严重的疾病,其病例死亡率为3.6%。在本轮疫情中,所有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确认样本的病例都确定为感染了西非分支。进口的小型啮齿类动物也有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特别是将这些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时需要注意防范。

非洲大陆之外的首次猴痘疫情于2003年出现在美国,共确诊了47名人感染猴痘的病例,主因就是进口动物感染。流调最终追溯到一家宠物店,从加纳进口的800只小哺乳动物中有1只冈比亚巨鼠、2只条纹松鼠和3只榛睡鼠感染猴痘病毒,并且传染给被共同饲养的草原土拨鼠而导致人的感染,进而引发疫情。

2018年以来,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等国在来自尼日利亚的旅客中发现猴痘病毒感染者。迄今英国已经为猴痘患者的密接人员和医护工作者接种了1000剂疫苗,另外囤积了3500剂。法国24日宣布,它已经开始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以防止疫情扩散。

世卫组织全球传染病风险防范主任西尔薇·布里安德24日在世界卫生大会上说,关于猴痘疫情的好消息是已经有多种疫苗和治疗方法得到批准,坏消息是“疫苗的数量极其有限,其中几种还没有完全获得上市许可”。她敦促各国共同努力,确保疫苗和诊断方法能够得到公平分配。

报道称,全球一些流行病科研人员也认为目前不需要大规模接种猴痘疫苗,因为这个病毒同新冠病毒是完全不同的,传播方式也不一样。本轮猴痘疫情在全球蔓延速度之快,传播路径之不寻常,实属罕见。世界卫生组织已证实,自5月初英国发现第一起猴痘病患以来,目前在全球大约20个国家发现了3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大部分病例是在男性之间发生过性关系的男性。有分析认为欧洲此前两场狂欢派对中大规模性行为或是本轮猴痘蔓延的主要原因。

在欧洲,科学家们对最新猴痘病毒基因组的测序仍然在紧张进行中。这为跟踪当前疫情中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明晰的分辨率。

截止本文发稿时,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最新9份猴痘病毒基因测序报告相继公布,研究者们表示,已有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显示,病毒都属于温和的西非分支,病毒样本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进一步确证了猴痘在欧洲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

此前,葡萄牙国家卫生研究所的约翰.保罗.戈麦斯(Joo Paulo Gomes)及其同事已公布了10份葡萄牙猴痘患者携带的猴痘病毒基因组测序报告,并分析指出,本轮猴痘疫情暴发极有可能来自一个源头。

当地时间5月27日,意大利研究团队公布了第一份意大利猴痘患者的病毒样本基因组测序报告。该33岁男子5月18日由葡萄牙抵达意大利,因肛周溃疡、双边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肘部、背部、臀部和左脚少量丘疹和水泡性皮肤病变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出现皮损前几天,患者发热(38.5°C)持续一天,伴有咽痛和打喷嚏。研究团队对该病例携带的病毒样本基因组测序使用了Illumina平台,测序深度为19倍。分析结果显示,该患者携带的猴痘病毒基因组属于西非进化支,与葡萄牙团队上传的基因组样本关系极为密切。

同一天,西班牙团队公布了西班牙第一份猴痘病毒样本基因组测序报告。基因组草图的覆盖率为98.6%,平均测序深度为77倍。该病毒基因组同属猴痘病毒西非进化支,与关系最密切的葡萄牙一支序列相比,单核苷酸多样性位点(SNPs)小于4个,与德国序列相比,单核苷酸多样性位点(SNPs)为2个。

荷兰的研究团队在此前一天,公布了首份荷兰猴痘病毒样本基因组序列报告,团队使用了Nanopore基因测序平台,测序深度为10倍。研究者在报告中称,病毒在进化树上与此前葡萄牙团队公布的基因组样本极为相似,与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份葡萄牙样本相比,只出现了2个单核苷酸多样性位点(SNP s)。






此外,来自法国的第一份病毒基因组序列,比利时的第二份病毒基因组序列都表现出了与葡萄牙最早公布的基因序列极高的相似度,且都属于病毒基因进化树上的西非分支。

意大利研究团队进一步表示,“目前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样的结论,即猴痘病毒在欧洲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

源头宿主并非猴子

欧美地区已确诊的猴痘不足100例,但未来可能大幅增多,现在以色列也已出现一例。尽管如此,这次流行与该病在传统的非洲地区的发病数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

从时间上看,猴痘出现于自然界已数千年,而肆虐人间只不过几十年。猴痘1958年在猴子身上被发现,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发现了首例人感染该病毒的病例,是一名9个月的男孩。但多年来,这只是一种地方性疾病。

“猴痘”的名字听起来虽和猴子有关,实际上猴子并非该病毒的源头宿主。也就是说,猴痘病毒的真正来源并非猴子。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物种被发现感染了猴痘病毒。一些证据表明,非洲本土啮齿动物,如冈比亚巨鼠和松鼠,可能是该病毒的源头宿主。

联合国网站介绍,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2003年,美国在进口染疫动物之后出现过一次猴痘疫情。2018年在以色列和英国及2019年在新加坡曾确认出现单一输入性病例,所有诊断病例都是来自尼日利亚旅行者。只有在英国,一名卫生工作者被确诊为继发性病例。


通过基因组测序,如今猴痘病毒已划分成两个“阵营”:中非(刚果盆地)分支和西非分支。通常,中非猴痘病毒与更严重疾病、更高的死亡率和更频繁的人与人传播有关。


这次在欧洲传播的确诊病例是猴痘病毒西非分支引起。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在报告中表示,西非分支病死率为3.6%。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也可能受到传播途径、宿主易感性和感染病毒量的影响。来自葡萄牙确诊病例的基因组序列表明,导致当前疫情的猴痘病毒与2018年和2019年从尼日利亚输出到英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病例密切匹配。


性接触成为重要传播方式


猴痘的传播需要经过两个阶段。从动物传播给人,这是第一链条,而人际间传播是第二链条,后者比前者传播要弱。从第一链条看,猴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到受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伤口黏膜传播。人际之间二次传播主要由于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或被患者体液或病变组织污染的物品,以及呼吸道飞沫传播。


而在猴痘引发的此轮关注中,以上两种传播方式没有变化。性接触引发的传播值得重视。


世卫组织负责传染病防治的执行主任海曼称,现在看来,猴痘病毒已经以性传播、生殖器传播的形式进入人群,并且正在像性传播疾病一样传播,这扩大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目前的许多猴痘病例都是在性健康诊所发现的。


而且,在英国的7例病例中有4例,西班牙马德里的23例病例中有22例似乎与男性间性接触有关。确诊病例较多的英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三国,当地卫生部门还发现了一个共性,确诊病例中绝大多数是男性同性恋、双性恋,或是其他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男性。美国媒体的报道还提供了一些细节,一些感染病例中的症状是最先从生殖器的区域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