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7日 星期三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上映6天,《急先锋》彻底从国庆档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当然,它的失败倒也不冤,冤的是我那张50块钱的电影票。

不过对于成龙迷来说,成龙和导演唐季礼这个组合还是让人忍不住去影院当一回“冤大头”。

虽然这个国庆档没什么人讨论《急先锋》,但作为港片迷,还是想唠一唠这部烂片,以及成龙、唐季礼携手开创的港式动作片巅峰时代。

如此年代,比你想象的要疯狂。

英雄迟暮,也没你想象的那样毫无希望。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01 能看,但没必要

看《急先锋》的过程,有点像中秋节吃五仁月饼——能吃,但没必要。

很多人没看完就急了,就是成龙怎么打得这么少?

我花钱可不是来看年轻人挠痒痒的。

然而事实是,成龙今年66岁了。

于情,是时候让位给年轻人,于理,身体条件也不允许拼命了。

于是,就有了全片最好笑的一幕——杨洋从高楼上一个猛子扎了下去,成龙在后面刚提了口气,保安说这边有楼梯,成龙扭头就跑。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但这段自嘲也是全片唯一的亮点。

其余的时间成龙都在担任管家的角色,不是在开车,就是在指点江山,偶尔打架也是转瞬即逝,完全看不过瘾。

导演唐季礼显然也清楚,打着成龙旗号的动作片不让成龙打架是要被骂死的。

于是他想了很多办法来补救成龙不打架带来的空白。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首先,他试图贩卖民族情怀。

这应该是唐季礼从《战狼》《红海行动》(他在采访中多次提及并夸赞这两部电影)得到的灵感。但是民族情怀显然与本片八字不合。

“急先锋”是什么?

某国际安保组织,片中要保护的秦先生是急先锋公司的客户。

说白了,本片的营救任务纯属商业行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而已,强行上价值观……

怎么看都像是碰瓷。

《急先锋》啪啪啪往自己脸上贴了许多金,比如成龙标榜自己的保镖队伍是“和平精英”,艾伦儿子喊艾伦“中国队长”,还有全世界的人都会说普通话……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每当电影里的人沉醉于自己的民族身份时,我都想上前摇醒他们:

朋友,你们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安保组织,换句话说,都是替人打工的,不用这么战狼上身好伐?

接着,唐季礼又放出了第二大招——拆分成龙

成龙是动作喜剧的鼻祖,既能打架,又能搞笑,放眼望去,别说后辈,就连同辈也难以企及。

于是,唐季礼把成龙的特质一分为二,找来一个又帅又能打的杨洋,和一个观众缘不错的喜剧演员艾伦,试图让俩人分别承担“打”和“笑”的功能。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讲道理,这样的思路不是不行。

如果真能找到合适的人选组成CP,相信观众也会乐享其成。

然而,《急先锋》的尝试显然是一场灾难。

杨洋的确帅,拍起打戏来也可圈可点,然而只要他一开口说台词,观众就只能尬得脚趾抠洞。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这里建议杨洋以后演个哑巴杀手什么的,没准能剑走偏锋

而选择艾伦则是更大的失策。

艾伦代表的开心麻花喜剧体系,和成龙代表的港式肢体喜剧完全是两个路数。

成龙夸张、丰富的肢体动作对于艾伦来说几乎是个陌生领域。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另外,即使艾伦多处刻意模仿成龙的经典滑稽动作,比如用榴莲打人后自己疼得甩手,其效果也南辕北辙。

究其原因,是因为成龙的滑稽感来源于他看起来总是在打斗中处于弱势方,个头矮小(173cm),经常手无寸铁,被逼入绝境,但又因此就地取材,抄起家伙就能反守为攻,显得机灵、鬼马。

打完别人自己也会手痛,这种自嘲又再次加深好感。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反观艾伦,观众对其喜剧形象已形成憨傻的印象,再加上187cm的大高个,整个人都像是走错片场的傻大个。

放在成龙以前的电影里,最适合他的角色估计是人型沙包。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最后,唐季礼又使出了绝杀技——无人机大战航母、迪拜街头狂飙纯黄金跑车。

这段我就不形容了,大家感受一下这土豪金的大场面。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电影演到这段时,我默默低下了头看了会手机,害怕土豪金亮瞎我的眼,容易出工伤。

而这些,就是整部电影引以为豪的卖点了。

02 战无不胜的“成唐”

以上所有吐槽对热爱成龙的人来说,都是“打在你身,痛在我心”。

毕竟,我们吐槽的对象是成龙和唐季礼。

这老二位曾经代表着香港动作电影的最高水准,在美国人尚不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活生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出一条通往好莱坞的路,也从此让“成龙”这个名字成为国际语言。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二人最为影迷们津津乐道的三部电影《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红番区》《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尤其是前两部在各种方面都有着开创性的意义,这里不妨列举一下: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系二人首次合作的影片):1992年台湾&马来西亚华语片票房年冠&破纪录,日本华语片票房年冠,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

《红番区》(8冠4纪录):1995年内地&香港华语片票房年冠&破纪录,台湾华语片票房年冠,北美非好莱坞电影票房年冠&破纪录(1996),日本&韩国&德国华语片票房年冠,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破纪录;某种意义上,本片还开创了中国内地贺岁档之先河。

《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10冠3纪录):1996年内地华语片票房年冠,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片年冠&破纪录,台湾&日本&韩国&德国华语片票房年冠,北美华语片票房年冠(1997),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

然而,光是看这些冰冷的数据,根本想象不到它们背后一整个群体的疯狂。

众所周知,成龙博命的时代没有威亚,没有电脑特效,大部分动作戏都是在用生命做赌注。

在《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之前,成龙早已是“不要命”的代言人:

1983年《A计划》里从几层高的钟楼直直摔下来;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1985年《警察故事》里徒手从一根装满电线和灯泡的铁杆上滑向地面,并撞碎多层玻璃,导致双手严重灼伤;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龙兄虎弟》中从悬崖上跳下来,如若不是偶遇神医,可能就命丧于此了……

然而,1992年,成龙遇上了唐季礼,拼命系数陡然升级。

按成龙自己的话说:“我不拿自己的命当命,他不拿我的命当命。”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里,唐季礼为成龙设计了一个“无法NG”的动作:从6楼跳下,徒手抓住直升机的软梯。

当时依旧没有威亚,高楼下不过垫了几层榻榻米,多年后成龙回忆道:“下面五六十个记者、摄影师在等我,不跳也得跳。”

于是心一横,冲了出去,稳稳抓住软梯。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这一跳,从此稳坐华语动作片大哥宝座30年。

这部电影的经典动作场面不仅有成龙的镜头,还有顶起了另外半边天的杨紫琼。

影片中,杨紫琼骑着摩托车冲上火车车顶的镜头也堪称经典。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将近30年后再回看这些片段,还是忍不住惊叹:

他们到底是不是人啊?!

不过,在后来的采访中,唐季礼还透露了一些花絮,更加令人震惊。

我们知道,一部动作片背后需要一群武行(即武术演员)的支撑。

他们通常在片场担任动作演员的替身,帮演员们做一些动作,有时他们也需要替演员先试一些危险动作,确保安全可行后再让演员上。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动作明星张晋就是武行出身,替各种女演员做过替身

而当时为成龙跳直升飞机那场戏试戏的,是唐季礼本人。

你没看错,如此危险的动作,最先跳的人不是成龙,而是导演唐季礼。

不仅如此,《红番区》里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阳台一跃——楼高30米,两栋楼间距8米,没有威亚,只在楼下垫了气垫——也是唐季礼为成龙先试的戏。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别的危险动作、特技,诸如从高楼外围一层层往上爬之类,唐季礼更是不在话下。

导演亲自上阵搏命,这放在其他时期、其他地区的动作片场都难以想象,但偏偏唐季礼做到了。

当然,深厚的武术功底是他搏命的底气。

唐季礼有加拿大留学背景,因从小酷爱运动和武术,偷偷跟着同学学习武术,后来被姐夫罗烈(上世纪香港动作片演员)带去片场,幸得一代武师刘家良的赏识,成为黄飞鸿的第四代传人,学会了一整套正宗的洪拳拳法。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后又经各路高人指点,唐季礼练得一身好武艺,正式入电影圈做了武行,再从武行转做场记、副导演,最终执掌导筒。

他曾放话,整个剧组武艺最好的就是他和成龙。那些危险的动作,他不做谁做呢?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中老年“成唐”cp在片场活动筋骨

导演尚且这么疯狂,这么不要命,更遑论背后那班武行们了。

在拍摄杨紫琼驾摩托飞上火车的戏份时,当时一个武行执意想要尝试让摩托车停在火车上,连唐季礼都劝不住。

果然,他没停住,直接飞出了保护区,整个人摔在对面的车轨上,大腿断成了两截。

幸好伤势并非终身性质,这位断腿武行半年后就能蹦能跳了。

然而,唐季礼却忘不了这个武行的太太在得知丈夫伤情后看自己的眼神。

从此以后,很多危险动作唐季礼全都自己亲自做。

那时,唐季礼、成龙,以及身后一帮血性男儿凭着一股子生猛劲,硬是把想象变作事实,把不可能变作可能,在有限的预算下,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这样的气魄,确实可以算作是华语动作片史上惊心动魄的一笔了。

可以说,成龙和唐季礼,一个敢想、敢拍,一个敢做、敢演,两人相互成就,这才有了这段辉煌的影史佳话。

但是,如此高的起点,面对《急先锋》这样的电影,观众又怎么忍得住不骂街呢?

也许,更多的影迷只是深深叹一口气。

但观众为英雄迟暮而叹气,似乎比骂街更为伤感。

03 这锅,谁来背?

看完《急先锋》,许多人都在感慨:成龙老了,打不动了,唐季礼也老了,没想象力了。

这些确实是导致《急先锋》不够好看的原因。

但是,成龙的演员生涯真的随着体力消退而无可挽回地走向终点了吗?

似乎也并没有。

2017年,跟《功夫瑜伽》同年上映的还有一部成龙和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英伦对决》。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成龙在这两部电影里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他在《功夫瑜伽》里一如既往地试图搞笑,但在《英伦对决》中,他的老态却很好地辅助了人物塑造,展现出一个严肃演员应有的、契合自身年龄特点的魅力。

很多人评论,《英伦对决》中的表演是成龙近五年最佳,而上一次看到这样令人惊喜的成龙,还是在2009年尔冬升导演的《新宿事件》中(也有人说是2004年陈木胜导演的《新警察故事》)。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新宿事件》中成龙难得严肃一回,饰演不会功夫的小人物

这样的评论说明了两件事。

其一,成龙作为一名演员,其演绎生涯绝非穷途末路,大家大可不必为他不再拼命而神伤。

正如唐季礼所说,没理由叫一个快70岁的老人去拼命。

此话听起来伤感,但换个角度想,成龙不是一直也在转型吗?

况且,他的转型之作也得到了大众认可。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成龙只是不再拼命了,但要论打,依旧是能打的。

成龙的精神和身手对他这个年纪来说,绝对称得上是绝佳的。

《急先锋》最后那段用头绳打败对手的打斗是典型的“就地取材”,成龙几乎是信手拈来,依旧好看、有趣。

以后只要好好选本,以成龙现在的精神气,没准他还能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

其二,唐季礼那套重武戏、轻文戏的理念在他手上已经玩不转了。

纵观唐季礼最重要的电影作品,其文戏部分无一例外都很弱,几乎没有人物塑造和细节刻画可言,情节也是地摊小说(甚至还不如)的水准,整部电影完全都靠动作场面撑起来。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而当年唐季礼的动作场面之所以令人惊艳,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他让成龙脱离了人人对战的模式,开启了人机(物)对战的篇章,例如飞跃直升机、被快艇拖着走、陆上汽艇大战、海底大战食人鲨。

观众看得就是赤身肉搏的惊险。

但随着科技发展,这种拿生命当赌注的拍摄手法已经没有必要,人机(物)大战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动作中惊险刺激的成分也相应减少,唐季礼电影中最核心的魅力消失了,效果自然垮掉一大半。

对此,唐季礼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找新生代演员拆分成龙身上的元素,加大特效、科技比重,加大实景拍摄的投入,甚至没头没脑地加入民族情怀。

但实践证明,表面功夫做得再足观众也不会买账。

中国的观众不再是当初那些“没见过世面的穷小子”。

现在的观众不会因为看到某个华丽的风景或是炫酷的场景就大呼过瘾,毕竟有好莱坞大片珠玉在前,而且中国每年去迪拜、印度游玩的旅客千千万,再不济也有快手、抖音带你游遍全世界。

所以,成龙唐季礼的辉煌,注定是那个赤裸、原始的电影生态圈的特定产物。

没有强动力的核心故事做支撑,过时是板上钉钉的事。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04 一个番外

本来到这里,该说的也都说完了。

但在查资料、补片的过程中,我突然想起了香港另一位著名动作片导演——今年8月刚刚去世的陈木胜。

在重温了陈木胜和成龙合作的电影后,我发现陈木胜可能是新世纪之后唯一用对了成龙的香港动作片导演。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豆瓣上成龙的影视列表显示,千禧年之后,由他主演的电影只有4部电影高于7.0分,分别是:《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新宿事件》和《英伦对决》。

前两部皆出自陈木胜之手。

看过《新警察故事》和《宝贝计划》的人自然能感受到,成龙在唐季礼和陈木胜的电影中表演质感完全不同。

论影响力,陈木胜始终扎根香港本土,自然不可与唐季礼同日而语。

但作为商业动作片导演,他流畅而细腻的文戏却给成龙的演员生涯带来全新的可能。

而且他十分懂得扬长避短,破解了不少难题。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例如,《新警察故事》中,成龙破天荒演绎了一个失落警察的形象,终日生活在心魔中无法自拔;

《宝贝计划》更是打破了成龙为自己框定的“不演坏人”的原则,饰演了一个见财起意、但最终浪子回头的小混混。该片还将成龙的喜剧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虽然两部戏都有惊险的动作场景,但动作场景已经让位于剧情表达。

它们告诉观众,成龙的电影即使不再搏命,也可以有很强的观赏性。

另外,陈木胜还破解了“老带新”的魔咒。

两部电影中与成龙合作的吴彦祖、谢霆锋、古天乐、冯德伦彼时是年轻后生仔,但各个表现亮眼,无不被寄予“动作片接班人”的厚望。

尤其是《新警察故事》中的吴彦祖,其饰演的“阿祖”现在仍是抖音上频繁出现的经典反派。

他打不动了,然后呢?

再看看如今杨洋的表现,只能长叹一声,时无英雄。

而今年8月,时年58岁的陈木胜因病去世,再次徒留叹息。

能用好成龙的香港导演又走了一个。

下一次在大银幕上看成龙,会是什么时候呢?

他还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吗?

谁也不知道。

部分内容参考:

公众号《第一导演》对唐季礼的独家专访——

“唐季礼:给成龙试了快30年动作戏,真不是我好胜”

- END -

上一篇新闻

在南洋理工大学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篇新闻

从水上着手,很多建筑师开始尝试建造“漂浮屋”|这个设计了不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