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熟知徐悲鸿的马,就像熟知齐白石的虾一样。在《群马》里,徐悲鸿笔下奔腾的烈马,散发雄壮的英雄气魄。在亿元巨作《愚公移山》里,徐悲鸿又让古老神话再阐述,中西合璧,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徐悲鸿的代表作,奠定了其大家身份。但这就是徐悲鸿的全部吗?
4月27日,“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百幅原作展,首登长沙。你从未见过的“小画展”亮相,打破固有印象,带你走向多面徐悲鸿。
黄稻田里的白鸭子,黑云里飞腾的龙,飞向草丛的鸟,绿叶下的竹雀。许多扑克牌大小的画作,将成为此次展览的亮点。据徐悲鸿的孙子徐骥回忆,2017年开始,他们前往新加坡,搜寻爷爷徐悲鸿在南洋的作画经历。偶然间,他们在一家小店里,搜寻到徐悲鸿的另一面,是挂满店内的小画,“当时就很惊讶,没想到徐悲鸿还会画这些,后来越看越多,发现什么类型的小画都有。我们都惊呆了。”
徐骥透露,此前举办过三次徐悲鸿画展,都离不开民族、抗战的家国情怀,“大家对徐悲鸿都有一个固有印象,觉得画的都是大作,比如马。”
但此次徐悲鸿南洋展中,113副小画作将带来一番小家情趣。“从这些画里, 可以看到徐悲鸿当时的作画生活。留下的小画,有的画在宣纸上,有的画在卡片上,有的在色纸、素描纸上,各种各样的。这可能是他画完一张后,用剩余的墨水,随手画就的一些小稿。”虽然是小稿,但徐悲鸿画就的马、牛、猫、狮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而他随手留下的画作,也极大地放大了他当时在南洋的生活,“应该说是非常肆意,愉快的。”
对于为何会画大量的小画,徐骥还猜测,抗战中,南京、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局势紧张,物资匮乏,徐悲鸿奔走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支持抗日,这些小画可能也是为了出售。“大画一般人买不起,这种小纸张可以做明信片出售。”
为了鼓励抗日,徐悲鸿曾画过三幅《愚公移山》,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
《愚公移山》共三幅,其油画第一稿,也将在此次展览中展出,让长沙人民大饱眼福。此画作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会上,价格达1.9亿元。有人称其“代表了近代中国人物画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此次展览以徐悲鸿的南洋生活为背景,从四个主题,展现其画作。同时,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以数字展示技术全方位、立体地展示“悲鸿艺术”,诠释“悲鸿精神”。
4月27日至6月15日,在湖南美术出版社的美仑美术馆内,“春风得意”徐悲鸿在南洋1939-1942百幅原作展将持续展出。欢迎市民前往,感受“不一样的徐悲鸿”,了解大家背后的小画。
潇湘晨报记者 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