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代大师徐悲鸿为他画像,这位华侨建筑家不一般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林路大厝正迎来一次大修,厝前广场虽然搭了工棚和脚手架,但一字排开的古厝群依然还有昔日的恢宏。2020年,这座历经风雨飘摇的古厝将重换新生。

获知古厝大修消息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陈煜博士,近期连忙赶回国内,要对大修前的林路厝再做一次图文记录。对林路厝和林路家族研究多年的陈煜博士说:“林路非常重视教育,也是教育让林路的子孙能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有所作为。”

南渡新加坡名扬东南亚

在闽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有林路富,无林路厝。”讲述的是南安籍新加坡华侨建筑家林路,于清光绪年间在家乡南安市省新镇满山红村兴建的大厝。意思是你可能跟林路一样富裕,但不可能建出林路这样的大厝。

林路肖像,徐悲鸿为其作画。

那么,林路为何下南洋,又是怎样起家的?据史料记载,林路自小家境贫寒,谨遵父亲遗嘱,学习建筑工艺,成为颇有名气的工匠,人称“小鲁班”。当时林路帮本地人盖房子,误把主人家中梁放错位置,便连夜匆匆跑去偷偷调换回来。

事情的发展总是戏剧性,没想到他的徒弟也发现这个问题,在林路调换完中梁方向之后,他也到了主人家连夜重新调回来。原本调换归位的梁柱这下又成了错误的。在当时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语:“房顶有梁,家中有粮,房顶无梁,六畜不旺。”可见梁在老百姓心中的重要性。次日,被房主发现,不知情的林路担心犯大忌被找麻烦,便跑到南洋避难去了。

19世纪后期,林路最终漂洋过海前往新加坡。起初从事建筑业,嗣兼制砖瓦,在实龙岗布莱德岭一带开设福安砖窑。20世纪初,事业更进一步,开设永盛兴、华林行等商行,经营橡胶土产,晚年增开饼干厂,并拥有那里的大片土地,可谓富甲一方。

林路经营有方,勤俭拼搏,遂成为华侨富商。新加坡早期许多标志性建筑都是林路承建或倡建的。1901年,林路投标承建高200英尺、目前已被列为国家古迹的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前称维多利亚纪念堂),当时是新加坡最宏大的建筑物之一。由于林路以低价竞标获得承建资格,当地建筑商拒绝借其建筑工具,林路只好采取中国传统的搭棚法,逐层兴建,最终于1905年建成。没想到盖了这座楼后,林路轰动了整个新加坡,从此被誉为“华侨建筑家”,名扬东南亚。

在新加坡,类似的建筑还有很多。坐落在莫罕默苏丹路的水廊头凤山寺,已成为受保留建筑的林氏大宗祠。林路在担任新加坡早期南安同乡团体凤山寺董事部总理时,于1908年捐巨资倡议重建新加坡凤山寺。林路建寺事务,从设计到施工均亲自操劳,并回家乡聘请能工巧匠,运去建筑材料,这座寺庙历时5年,于1913年建成,为新加坡古建筑艺术杰作。此外,他还领导林氏宗亲兴建九龙堂等,1914年又倡办南明学校。

林路为人急公好义,对失业的旅外侨胞热情资助,为各界所赞誉。其曾捐输巨款给清朝政府,被清政府封为福建花翎道,赏戴花翎。祖先牌位上就标明他是“荣禄大夫”,这在清代是二品官。

亲自设计中外合璧大厝

林路厝虽坍塌和拆除了一部分,但走到这座号称“九十九间”的古建筑前,仍能感受那宏大的规模。大厝的叠楼有人居住,打扫得比较干净,打听是林路的四房第四世裔孙两家仍在故里照顾、管理林路厝,成为林路故居守护者。74岁的林祖泽就是其中之一,他见过林路厝保存最完整的样子。

林路的第四代传人林再泽和林祖泽

林路厝于1908年建成,坐北朝南,颇为讲究:由西向东依次为宗祠、正屋、叠楼、书房等建筑并排而立,建筑群前铺有宽敞的石埕,埕前建有水榭,周砌围墙,形成独特、宏伟、气派的农村富豪庄园。

这座古厝由林路亲自设计,细节部分融入了很多南洋建筑风格。地板铺的这些彩瓷、花砖价格昂贵,是当时新加坡上层非常喜欢的建筑材料,林路特地从新加坡将其运到南安。有意思的是,其实这些彩瓷和花砖并非新加坡本地生产的,而是从欧洲进口的。大厝最为醒目的建筑是叠楼,巧妙混合了闽南传统与南洋技巧,下落为单层,榉头和上落均为两层,后部连接一栋两层小楼,今已塌毁。

与其他闽南古厝有些不同,林路厝特别之处在于有自己的私塾。尽管因为修缮四周被铁皮围住,但透过窗隐约可见当时书声琅琅的盛况。原来,林路特别注重兴教办学,为了让子嗣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因此特意建了一座大厝作为私塾,取名“养浩斋”。私塾聘请了先生,对子孙后代进行启蒙教育,当时村里的小孩也可来上课。

这座位于大厝东头的私塾建造别具一格:为二进三开间硬山顶建筑,两侧各有两间房间,厝前建有小花园,中部有一方亭,砌了一堵带有西式圆拱窗洞的墙,还有假山流水、花鸟鱼虫,后进为二层楼阁,上落是两层高的教室与教师宿舍,私塾东侧还设有运动场与厨房。可惜现在后进已经倒塌,只剩下一堆残垣断壁。

教育和家训影响子孙

林路虽然没上过学,但他对教育非常重视,他希望林家后人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能够在各个方面有所作为。林路娶了6房太太,有19个儿子,9个女儿。繁衍至今,林路后裔超过1000人,遍布世界各地。林路后代从商从政有之,有当医生、律师、银行家的,也有不少从事建筑设计领域。得益于良好的教育,林路的子孙后代都很成功。

从林路厝中,还能找到林路重视教育的蛛丝马迹。叠楼二楼厅堂的木扇墙上,至今还隐约可看出林路建厝时写下的《朱子家训》:“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林路把这作为家族的家训,并在临终前留下:“实业兴邦,不忘本分”的遗愿。他的第十一个儿子林谋盛用生命践行家训。

林谋盛

林谋盛为林路第五房夫人方牡丹所生,从他身上可以看出林路对子女教育的良苦用心。林谋盛小时候在林路厝读私塾,几年后到厦门鼓浪屿接受英文教育,16岁那年,林谋盛前往新加坡与父亲团聚,入莱佛士学院学习,毕业后又到香港大学攻读商科。1929年,父亲病逝后,林谋盛成为业产继承人,开始涉足商界,在南洋经营食品业和建筑业。不到10年时间,就被选举为新加坡建筑业公会会长、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董事、新加坡福建会馆执委兼教育主任,成为新加坡华侨的一个杰出的青年领袖人物。

按现代标准来看,林谋盛是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然而他大概是最不可思议的富二代。他的儿女至今都难以理解,为什么生活优渥、宠妻爱儿、文质彬彬的父亲,会奋不顾身地为抗日而牺牲生命。

这或许跟家庭教育有关。1937年,正当事业发展得如日中天,准备扩大家业,筹划续建在老家的林路厝时,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林谋盛积极参与抗日救国。亲友问询续建大厝之事,林谋盛愤然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哪有家?”林谋盛发动侨界抵制日货,筹集赈款,支援抗日。然而,1944年5月27日,林谋盛不幸被捕,6月29日壮烈牺牲,年仅35岁。1946年1月,由于林谋盛为抗日战争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国民政府追认他为陆军少将,下令褒扬。

实际上,在新加坡,林路后人对于林路在南安后埔老家的事,知道的比较模糊,只听说林谋盛出生在那,而且以为老家的房子就像一座城堡。但林路在南安与新加坡之间往来,大厝留下的印记,深刻影响着林家后人。值得玩味的细节是,林路宗祠祖堂两侧墙上绘有一人多高的4个大字“忠、孝、廉、节”,与新加坡九龙堂前殿两侧墙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紧挨着宗祠的是正屋。此栋建筑1980年代经历大规模重新装修,面貌改变巨大,不过主厅两侧木柱上刻着藏有“鼎、兴”二字的对联,与林路家族当年在新加坡的宅邸名为“鼎兴园”一致。不难看出,林路心里记挂着南洋与闽南,这里与那里都有他的家族城堡。

古厝修缮后发挥更大作用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数十年来,林家后人一直在传承林路留下的家训,并希望修缮完毕后的古厝,能够影响更多人。现在林路厝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经过相关部门的实地勘察和前期筹备,年前已启动耗时420天的修缮工程,预计2020年完工。

新加坡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陈煜博士

2018年出版的《林路家族:归途》可以说是陈煜多年的心血。为了写这本书,陈煜博士多次到南安,对这座富有特色的老房子进行课题研究以及历史追溯,与林路后人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并为林氏家族编修族谱。由林路后裔张东孝出资,呼吁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与保护性再利用。

2017年3月,张东孝伉俪(其外公是林路所领养的第七子林金桔,母亲林玉冰是林金桔的第三女儿),专程从新加坡赶到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向博物馆捐赠徐悲鸿帮其外曾祖父手绘林路油画作品复制件等6件实物及相关资料。这一系列举动行为,不仅促使在海外的其他亲人经常回乡寻根谒祖,还让更多当代人了解华侨建筑史,以及背后的华侨情感、文化,意义非凡。

在林路厝叠楼一层,同样悬挂着一张画像。画像中的林路银须白发,身着中式服装,手拿折扇,神采奕奕。林该画像原件早已于数年前被林氏家族捐献给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陈煜博士希望这座古厝修缮后,能够作为华侨建筑史方面的展示馆,以及子女教育和家风家训的学习基地,就可以依旧发挥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