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莞邑》⑯|韩潮来袭,看东莞有何变化
1992年4月27日,东莞市委、市政府制定《东莞市关于简政放权提高效率的暂行规定》,决定在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消防管理、环保管理、劳动管理、借用电管理、邮电管理八个方面实行简政放权。
根据上述规定,城区、石龙、虎门3镇(区)政府可以审批1000万美元以下的来料加工、“三资”项目,其余镇(区)可以审批500万美元以下项目。但审批后须报市加工办备案,市外经委确认。
第一家韩资企业登陆东莞
政策一出台,一大批外资企业登陆东莞。东莞第一家韩资企业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第一家新加坡独资企业凯星羽绒制品厂有限公司、第一家泰资企业东莞泰馥纤维有限公司纷纷进驻。
韩国经济起飞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此后30年,韩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统计,自1965年至1990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增长率为7.1%,列世界各国之首。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莫克尔斯剖析,韩国1990年人均GNP5400美元,第三产业在GNP所占比重为46%,包括非农业就业人口比例、受过基础教育人口比例、城市人口比重等均已达“现代国家主要指标”。国际舆论把这个发展现象称之为“韩国奇迹在战争的废墟上出现”。
1992年5月,中韩两国正式谈判建交。
20世纪90年代初,与中国香港、台湾发展路径相似,人力成本上升等发展困境让韩国在全球寻找成本洼地。东莞正通过体制机制的探索,一步一步吸引着韩国巨头三星公司的到来。
1992年3月,随着东莞市利用外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东莞市政府发文将镇一级加工办更名为对外经济办公室。
要体会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如何相互作用,三星落子东莞可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范本。正是中韩关系回暖与中国沿海地区开放政策产生共振。
1992年7月,凭借敏锐的政治敏感,韩国三星电机株式会社在东莞寮步镇兴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初期投资2300万美元,在东莞生产电器、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零部件。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韩国三星成为率先进驻东莞的韩资企业。
一组数据验证了三星投资东莞的正确性:1992年,东莞三星正式投产,投资额为920万美元;1999年,三星投资总额经过一再增资累计已达7920万美元。在韩国三星电机的7个海外分厂中,东莞三星利润、销售业绩多年位列第一。
产生明显的联动效应
自从三星投产后,生产电脑显示器配件的大型电子厂进来了,生产小型马达的东马电子厂开张了……短短数年时间,十多家韩国企业接踵而至,寮步镇迅速成为东莞韩国商人集聚之地。
韩籍商人金甲喆,也是在这一年来到东莞。由他创立的高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落户东莞时,还是一间从事玩具生产的外资企业,但2002年以后成功转型为电子、半导体企业,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相机模块供货商,成为铸就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资“亲友团”的关键成员。
韩国三星集团是韩国最大的电子部件厂家,客户中不乏全球“大鳄”级公司,像电脑业的美国AST、台湾宏碁和音响业的日本建伍、先锋等。东莞三星主要生产电脑的软盘驱动器、键盘和偏转线圈以及VCD机芯等。其中,软盘驱动器在国际上占据第二大市场份额。三星的进入和迅速发展,产生了明显的联动效应——带动了寮步镇区以电子为主体产品的配套产业更加迅速发展。
寮步镇,位于东莞中部,毗邻市区,是珠三角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莞深高速贯穿全镇,是东莞地理中心和公路交通枢纽。作为东莞的后发地区之一,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赶上先进镇区,寮步走出一条“起步迟、起点高、跳跃式发展”的新路。
“寮步镇走上利用跨国公司拉动经济增长这条路,其实完全是被逼出来的。”时任寮步镇的领导这样形容当时的发展困境。原来,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东莞先后出现过三次招商高潮,港商、台商和欧美日韩等国际资本相继而来,分别造就了一批不同特色的镇。前两次,寮步人“后知后觉”都与机遇擦身而过。
“再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我们就永远赶不上。”一名时任寮步镇干部表示,“正因为我们起步迟,就更要求高起点迎头赶上,只有探寻跳跃的发展之路。从生存环境看,寮步镇是东莞的地理中心,有条件发展成为跨国公司的汇聚之地。”
时任寮步镇党委书记尹旭坤在接受《中国城市经济》期刊采访时透露了寮步发展的秘籍:为了吸引外资,寮步镇委、镇政府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进行了大刀阔斧、超前的工业园区规划,完善了交通、供水、供电、电信等技术设施,同时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国际性高科技大企业,直接跳过“三来一补”的发展阶段,吸引了亚男电子、致伸电子、高效电子、韩国三星、香港伟易达等一大批规模较大的国际性高科技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2000年起,东莞成为全球最大的IT业加工基地。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半成品占全球市场份额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变压器占25%;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键盘占16%;电脑主板占15%。
【记者】戴双城
【作者】 戴双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