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交通拥堵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起,被称作“城市病”,阻碍着城市的发展。困扰拥堵的交通,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让人心生烦躁,破坏美好心情。

如何解决交通拥堵?许多城市采取的一个办法就是发展公共交通。其中,新加坡在世界上首开交通拥堵收费的先河,并经过3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大大改善了中心城区的交通阻塞现象。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2014年,新加坡土地面积7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7万,新加坡先进的交通系统是世界各大城市学习的典范。目前,新加坡小汽车拥有率达到了101辆/千人的较高水平,但是其道路网络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保持了畅通。

在惊叹之余,我们不由得深思,为何新加坡能城市发展如此之快的前提下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新加坡交通系统的合理性对青岛城市交通拥堵的治理有何启迪?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通过新加坡的成功,来看青岛未来几何

新加坡对于城市交通治理兼具前瞻性,早在1996年就发布了交通白皮书,明确表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公共交通系统。并且在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城市自身情况和特点的政策制度和实践性的交通规划以及其切实落实。而这些政策制度反映出新加坡在交通治理方面的核心指导思想,一是“管”,二是“控”,三是“疏”。

接下来,笔者透过新加坡关于交通治理的成功经验,结合青岛(在今年1月公布的2017中国堵城榜单上,青岛“缓堵”全国第一,城市交通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这样的国内代表型城市的相关布局,来看城市距离“没有拥堵”还有多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管”:注重精细管理

新加坡受限于国土面积狭小的现实国情,难以大规模、高密度地修建公路,新加坡人已基本达成一个共识,即新加坡的道路面积无法持续显著地增加,而要进一步改善交通出行及便利问题,私家车不是方向,公共交通才是解决之道。因此,新加坡不靠大规模修路,而是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通过提升管理寻求交通设施的最大化利用,实现交通出行效率的最优化。

如今的青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交通布局日渐成熟。近三年开辟调整公交线路123条、迁改公交站点79处,施划公交车专用道37条178公里。而青岛地铁亦将实现成网运行,人们的出行将更为便捷,交通拥堵状况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据悉,2021年7条线路(1、2、3、4、8、11、13号线)开通后,实现轨道交通通车超300公里,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将超过280万人次,占地面公共交通出行量约25%。未来青岛中心城区及外围区域规划形成“区域一体、高快衔接、六横九纵、环湾放射”的高快速路网络。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控”:控制汽车数量

数量控制是新加坡最主要的汽车消费政策,从源头上对车辆的拥有和使用进行控制是新加坡道路交通保持畅通的前提。1970年代初,新加坡经济社会处在高速发展期,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新加坡政府开始对车辆购置征收高税收,以限制机动车辆的快速增加。即使如此,1970-1980年间新加坡的汽车年增长率仍高达7%。

1990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汽车拥有限制政策,这相当于杭州等一些城市实行的限牌政策。2014年杭州市政府宣布双限政策,自政策实施后小客车牌数比去年同期下降43.59%,有效缓解了主城区交通拥堵状况。

在青岛目前还没有实行限牌政策,针对目前青岛出现的交通问题,由于堵车问题还没有其他大城市那么严重,因此政府主攻方向是治理,通过大力倡导低碳出行,使市民自动放弃车辆,改为公共出行。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疏”:疏导交通需求

在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同时,新加坡还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与汽车数量控制并行的政策和举措,来限制车辆上路,引导市民的出行方式选择,以有效疏导交通需求。主要包括交通拥堵收费、周末用车和非高峰期用车制度等。其中,拥堵收费政策是新加坡采取的引导城市道路交通分流的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也是全球最早收取拥堵费的城市。

就其本质而言,它实际上是一种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城市道路空间资源、进行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通过让交通参与者为拥堵造成的损失买单,来“诱使”一些人放弃使用私家车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适用于,地域辽阔的中国,目前尚未有收取拥堵费的政策颁布。同时,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和相互联系都十分复杂,不同于新加坡面积小易管所以理,如果实施拥堵费政策,很可能像伦敦一样,陷入“越收越堵”的僵局,还有如何征收,如何依法征收,征收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一系列问题都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所以说,包括青岛在内的所有中国城市,拥堵费政策的实施并不现实。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最后,笔者认为,青岛在借鉴和学习新加坡交通治理经验和模式时,务必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做取长补短,而不是“照单全收”。所以,既要看到新加坡拥堵收费的合理性及其成效的显著性,更要看到新加坡在治理交通拥堵上并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尤其是新加坡完善成熟的公交体系,而这些才是新加坡模式的精髓之所在。

未来,青岛要想从根本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是需要在公共交通建设上付诸更多努力,保障民众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通畅,方为上策。

解码新加坡,看青岛如何成为“没有拥堵的城市”?

上一篇新闻

在新加坡买辆车有多难?北京摇号、上海拍牌恐怕跟它都比不了!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交通解决方案很独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