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李光耀:2019年的世界局势,他看到了
2019年,世界可以用一个“乱”字来概括。
就拿这周来说,国外,法国80万人大罢工,英国伦敦桥恐袭硝烟未散,南美5国同时陷入大规模骚乱;
国内,香港警方又查获了半自动手枪和大量弹药,香港曱甴本来计划在集会游行中用枪射击警员,或者枪击路人嫁祸警察,搅得天翻地覆......
在这种种现象背后,是西方称霸世界数百年的制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而新的世界秩序正在胎中酝酿。
所有人都不知道,世界舞台上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
西方媒体感慨说:“The only thing certain is uncertainty”(唯一能确定的事就是不确定)。
如果用我们话来说,今天的情况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但尽管如此,世界上总有先知先觉者能提前看到未来,尤其是具有远大视野的政治家。
比如已故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他在生前对世界政治走向的预判,有很多在今天都成了真。
早在1992年,香港还没回归的时候,李光耀就到访香港大学,对香港局势作出了预判。
那时,末代港督彭定康趁著香港还没回归,竭尽全力在香港埋雷,推动所谓的“民主改革”。
绝大多数人都觉得香港走在正确的路上,因为西方世界才刚刚解决了自己最强大的敌人,在大家眼里,西式民主就是唯一真理,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会不会彻底转投资本主义都要打一个问号。
可是,李光耀却在香港略带讽刺地指出:
“香港的模式并不优越,中国之所以会同意一国两制,是因为香港有经济价值,中国只学习香港的经济模式,而不会学习香港的政治模式。”
在当时,台下的人对李光耀的话并不以为然,可是今天再来看李光耀二十多年前的判断,会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香港所谓“高效廉洁有活力”的民主制度,已经把自己的底裤都让大家看光了,暴徒为所欲为却难以惩治,这样的香港哪里有什么法治?哪里有什么自由、民主??
在谈到中国与英美在香港问题上的博弈时,李光耀认为:
“中国政府不会对英国让步,因为英国经济、军事上都不行,除了嘴炮什么都做不了;但美国人会威胁取消对香港的关税优惠来给中国施压。"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昔日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唯一的航母断轴又漏水,还嚷嚷着要来咱这“自由巡航”,结果5艘主力舰齐趴窝。
可能英国驻港领馆雇员郑文杰在深圳嫖到失联的事,都比英国海军的关注度更高。
而美国正如李光耀所说,开始拿香港关税来说事。
2000年,李光耀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时,他又在演讲中提到香港政制问题:
“假如港人愿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办事,香港政治制度可以有所发展。”
“如果反对派(泛民派)离开宪法和基本法另搞一套,香港和中央的摩擦会加剧。”
现在香港那帮人是不是在图谋改制夺权,相信懂的人都懂。
除了香港问题,他还曾准确预言过美国将会有没有政治经验的素人总统当选,移民问题会分裂欧洲国家,美国会抛弃东南亚盟友等等重大政治问题。
李光耀对世界局势能有清晰的认识,其实都是被逼的。
因为新加坡和其他国家不同,别的国家独立,多数是自己革命抗争的,独立的时候人人欢呼雀跃。
而新加坡不一样,它是被人家赶出来的,扫地出门,独立的时候哭哭啼啼,恋恋不舍,生怕自己吃了上顿没下顿,哪天活着活着人就没了。
然而,李光耀却凭著自己的实践,在逆境中茁壮成长,实打实干出来了一个富裕的新加坡。
他厌恶西方的民主,却能让基辛格给他颁奖;他也不喜欢共产党,然而几代中国领导人都和他惺惺相惜。
有人觉得他独裁,也有人觉得他才是真民主,但是他对此都毫不在意。
在全世界都不看好他的时候,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着一群渔民,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让积贫积弱的新加坡,成为了著名的“花园城市”。
李光耀祖籍是广东省梅州的,他爸最早是从广东那边跑到新加坡闯荡的,那时候新加坡是英国的殖民地。
李光耀的祖父李云龙曾在英国留学,受到祖父的影响,李光耀从小也接受英式的教育,一路考上剑桥大学法学系。
李光耀同学的愿望都是毕业当律师,赚大钱,或者回到殖民地当英国人的买办。
而李光耀不同,他在大学期间学习了马克思的著作,从中学到了很多政治技巧。
他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是“让英国人滚出新加坡,把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建设成为第一世界的绿洲!”
毕业回国后,他就利用律师身份参与政治活动,走群众路线,在工会中建立声望。
当选立法院议员后,李光耀就初步展现了他的政治能力,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李光耀所在的人民行动党通过选举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
1963年,新加坡以新加坡邦的形式加入马来西亚,但是新加坡以华人为主,马来西亚人极度排斥华人,处处维护马来人的利益。
而李光耀为了给华人争地位,态度非常强硬,常常和马来人闹别扭。
马来西亚对这个刺头极为不爽,心想留着新加坡华人人数会很多,干脆一脚把新加坡踢了出去。
对于新加坡这样只有一个城市大小的国家来说,独立实在是危险重重。
当时国际观察家普遍认为,新加坡撑不了太久,它体量太小了,面积还不到上海市的九分之一大,也没自然资源。
而新加坡地处马六甲航道核心位置,周围都是充满敌意的大国,在这样的夹缝中求生存,谈何容易?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甚至嘲讽道:“花费超过1亿英镑建成的英国基地一旦关闭撤走,新加坡不堪一击的经济将会直接垮掉。”
在向人民播报这个消息的时候,当时还年轻的李光耀忍不住当着所有人的面哭了出来。
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李光耀出任第一任总理。
“1965年8月9日,我带着惶惑不安的心情启程,走上一条没有路标和茫无目的的道路。”多年以后,李光耀在自传里这样写道。
新加坡的老百姓,基本都是渔民,没有多少人有文化人均GDP,仅仅只有511美元,是名副其实的贫穷经济体。
如何把一群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印度群岛等地的移民组成的国家发展起来,历史教科书中似乎没有先例可寻。
李光耀分析了一下认为,当时新加坡唯一的优势,就是战略的位置和人才。如何吸引人才,这才是新加坡这个小国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地狱难度”的生存局面,李光耀意识到,整个国家必须拧成一股绳,必须比其他所有国家更团结、更高效、更拚命,才可能有出路。
以卫生为例,我们都知道现在新加坡城市卫生做得不错,人称“花园城市”。
然而,刚独立时候的新加坡,河流污染非常严重,人们直接把废水往河里倒,鸭子和猪也在里面游。
那场景,和今天的印度恒河有的一拼。
如何把新加坡从臭水沟建设成人人向往的“绿洲”呢?这就需要政府强大的执行力和规划。
他采用集权的模式,制定严格细致的法律,甚至一度细致到连人们吃口香糖都要管,乱吐口香糖的罚款1000元新币。
有些严重的过错,还会被警察抓起来打屁股。
香港废青如果赶到新加坡打砸闹事,肯定会被警察抓住用“鞭刑”。
在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面前,新加坡的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状况迅速改善。
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有独特的“新加坡模式”,后来中国各地方政府流行的招商引资的做法,就参考了新加坡模式的优点。
新加坡政府建设好配套完备的工业园,用低廉的水电成本和税率吸引全球企业入驻。
新加坡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的青睐之地,它们纷纷把这里作为进入亚洲的跳板之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从落后的小渔村小码头一跃成为发达国家,李光耀实现了他的诺言,把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带到了第一世界。
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李光耀也招致了很多非议。
虽然新加坡也是议会制,议员也是全民选举出来的,但有不少西方国家经常指责新加坡是假民主,新加坡是“李家坡”,李光耀长期独裁治国等等。
但是李光耀根本不Care,他虽然是在剑桥学法律出身,但他并不认为英国的那套“民主制度”最适合新加坡。
他直截了当地说:我从不相信民主会带来进步,我认为民主只会带来退步。
有了钱以后,新加坡开始在全世界各地投资做生意,这就要处理好和大国之间的关系。
尽管新加坡不属于“民主阵营”,但李光耀依然在西方阵营混得风生水起,与各国领袖谈笑风生,同时在东方阵营也是游刃有余。
李光耀先后见过五任中国领导人,跟中国合作非常多,也收获了很多好处。
在西方人眼里,他是中国通;在中国人眼里,他是西方通。
春天老人出访新加坡的时候,对当时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很感兴趣,感慨中国和新加坡差距很大,希望向新加坡学习对外开放的经验。
李光耀说了这么一番很讨巧的话:“我认为中国真要追上来,会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根本不会有问题;
再怎么说,我们都不过只是福建、广东等地目不识丁、没有田地的农民的后裔,中国却有的是留守中原的精英后代。”
李光耀的政治理念,就是极度功利的实用主义,一切以是否有效作为准则,他和任何国家交好,都只是因为交好有利益,一旦利益消失,李光耀会毫不犹豫地转换政策。
起初,李光耀反对在新加坡推广华语,官方语言只有英语。
然而,当中国1978年决定改革开放后,全世界都还在观望时,新加坡却成了反应最快的一个。
1979年,中国改开的第二年,李光耀就在新加坡大力推广华语,他认为“再过20年,中国将会实现他们此前提出的4个现代化,到那个时候,它的贸易量将变得相当大,而我们将不得不和中国做生意。”
“如果现在我们学会了华语,到时候去到中国会很方便,也能让他们对我们更有亲切感。而这一些,都是福建话和广东话等方言沟通不了的。”
李光耀是个学法律的文科生,但在产业发展问题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党。
1964年,他访问了刚刚独立不久的非洲穷国加纳。
加纳总统恩格鲁玛非常自豪地向李光耀先生介绍了加纳人的骄傲——加纳大学校长,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英国文学博士。
然而李光耀坦率地告诉加纳总统,我想非洲需要的是更多工程师。
在看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局势时,他是少有的敢直言不讳的人。
在面对富可敌国的“亚洲超人”时,那时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对其都是一片赞美之声。
但李光耀却直言不讳地评论到:“他投资房地产,收购港口、超级市场、电讯公司。
他的巨大财产来自于垄断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对经济发展没多大作用,并没有创造哪怕一个行销世界的品牌。”
对于香港本土势力存在的问题,李光耀认为,一部分香港人对自己的历史定位有错误认知。
在8年前出版的《新加坡赖以向前发展的硬道理》一书中,李光耀花了三分之一页的篇幅,专门点名讲了香港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
李光耀认为,陈方安生是英国殖民体系下的影子,她十分怀念当“高等华人”,拿一大堆英国勋章的“好时光”。
当香港回归后,以陈方安生的这些前殖民地精英不愿接受北京的干预,她们仍幻想着执行英国的那一套,以为落实民主和得到美国的支持,香港便能“五十年不变”。
李光耀毫不留情地批判,这种想法“简直是垃圾”。
用我们民间的话来说,这就是个“二鬼子”。
对于印度,李光耀在6年前出版的《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中评价道:
“印度不会答应同中国签自由贸易协定,如果印度答应,中国商品就会大量进入印度,同印度本国商品竞争,而印度害怕同中国制造业竞争。”
果然,RCEP谈了7年,十几个国家都同意了,就等印度签字,结果印度在今年的最后关头退群了,理由正如李光耀所说——害怕。
对于欧洲的问题,李光耀在《李光耀观天下》中也有过预测。
李光耀以法国为例,指出:
涌入法国的大量外籍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群体,并没有很好的融入法国社会,而是聚集在一起形成少数种族聚集的郊区。
某些种族的移民生育率奇高无比,却可以不工作躺着吃高福利,因为生的多还有大量补贴,这加剧了本地居民和移民的冲突。
法国经济本就增长乏力,蛋糕不够了,再加上宗教冲突、移民冲突、贫富差距交织在一起,必然会引发民粹的反弹。
从年初的黄背心运动,到年底的全民大罢工,法国的遭遇是整个欧洲困局的缩影。
而对于超级大国美国的未来,2013年李光耀在书中进行了直击灵魂的“定体问”。
尽管李光耀认为未来二三十年内,美国仍将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军事、经济、科技力量都非常强大,但美国体制本身就埋下了陷阱。
“如果一个候选人能够以巧妙圆滑的方式把自己和自己的计划展现出来,再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就很容易鼓动民众选举其为领导人。”
“竞选已经成为一场形象包装和宣传的竞赛……新媒体顾问居然是高收入的专业人士,而且需求量很大,如果人设包装的好,就算是毫无从政经验的农场主形象,也能成功当选。”
2016年,李光耀去世一年后,一位毫无从政经验,扮演过农场主的商人成功当选。
李光耀认为美国的另一个陷阱是“个人权利的过度膨胀影响公众秩序”,枪支、毒品、暴力、流浪者在美国日趋泛滥,这体现了公民社会的堕落。
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这一点,由于医疗的进步,全世界发达国家甚至大量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都在稳步增加,而美国就是那个异类,人均寿命居然在持续下降。
李光耀还预测,多元化会毁掉美国,大量墨西哥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会疯狂地从南美洲和中美洲涌入美国,在美国的土地上传播他们自己的文化。
美国想要保持主体文化凝聚力,必然要对移民作出限制。
特朗普先生似乎就是李光耀预言的忠实执行者,甚至做得更绝,直接修墙挑动美国人民内部矛盾,以此来维系支持率。
在众多国家中,李光耀最看好的还是中国,他认为中国有着足够大的体量,强有力的政府和勤劳的人民,将建设成一个全面工业化的高科技社会。
21世纪,人们将见证亚洲恢复其历史上应有的地位,即便50年不够,100年足矣,而美国已经无法全面遏制中国。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是李光耀的铁杆粉丝:“我观察了他十几年,他的预言一直没有错。”
金灿荣跟李光耀吃过饭后,他对李光耀的评价是:
“非常睿智,才思敏捷,你的问题还没提完他的答案已经出来了,而且那个时候李光耀已经80多岁了。”
美国战略大师基辛格认为“李光耀对于世界格局有着深具洞察力又锐利的分析,是我们这一代人中最卓越超群的资深政治家”。
美国前总统尼克森在《领导者》一书中称赞李光耀是“小舞台上的大人物,由于历史的偶然,才只担任了小国的领导人。”
的确,新加坡地方这么小,却能出一个李光耀,是新加坡人的幸运。
李光耀对香港的政治,再看一次颇有意味的终极预言(见上图)。
这个预测究竟准不准?我相信,时间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