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 9月5日
本文来自魏书生老师2018年1月5日在深圳福田区报告会上的讲话稿,内容非常长并且十分干货,略有删减,特意摘录出来给各位老师阅读。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我一直说:“三十多年,我根本没有新思想。”我的根、我的本,都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咱们老祖宗告诉咱的一些好话,什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这样呢,我的生存成本就特别低,因为你总也不折腾啊。
人家说:“魏老师,你怎么七十年代想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呢?您太创新了!”
我说:“瞎说,我创什么新,我们小时候老师就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啊!用自己的勤奋战胜自己的懒惰、用自己的宽容战胜自己的狭隘,用我们敬畏之心战胜不守规矩心理。”
他说:“那你怎么七十年代就让学生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管理班级呢?”我说:“我们小时候老师就让我们这么干呢。”
我们到现在班委会作用还非常大。文化大革命,全中国都在胡闹呢,人整人,人斗人,瞎闹的时候,也不让上课,我们班委会还起作用。全班53人,下乡到一个村,班委会还起作用呢。
所以我说我根本不是创新,我就是把老祖宗说的话做对了,我们老师做对了、上一代人做对了,守住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青年老师们,什么叫开心?开心就是开发自己这颗心。
人一辈子都面对着永远跟随咱的自己,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自己是在跟着自己。所以你开发一个什么样的自己?
勤奋的、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宽容的自己,你这辈子就舒服,你到哪儿都勤奋、上进、乐观、宽容,到哪儿都能拿得起、进得去、想得深、干得实,干自己能干的事。你到哪儿都不会在那儿发牢骚、听冷风、说怪话。这大大的节省生存成本。
不停地做就是不停地开发,给自己大脑建立一个一个开发区。
你天天活在幸福中,开发别人不可能,开发自己天天都可以。就这么一点一点引导大家眼睛都向内,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这一路走来,从来没改过,领着我的学生一天一天的开发开发自己,激励激励自己,做事做事做事,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什么事。
遇到困难你只能解决,发牢骚、吹冷风、说怪话,有没有用?0.1%的用处都没有,还训练你常常发牢骚这块脑神经的工作能力。
人生你得做事,高高兴兴的开发自己,天天活在自己中。
语文需要讲吗?
教语文课也是这样。我说语文课教什么教,自学能力。生字自己都会呀,哪个生字学不会呀?最笨的他自己学都学得会。
咱说良心话,有哪个生词他能学不会呀?别说现代汉语,古汉语哪个生词他能学不会呀?
前后比较一下,想不明白。干啥?括号,用注解。教材没有注解,去查工具书。标点符号,学生他能不会用它的用法吗?写得明明白白的。
第一,他看明白了;第二,他只能在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中越用越纯熟。
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才能品尝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战胜困难,自己劳动,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幸福和快乐。不劳动永远没有过程的快乐,你享受的是这份,我能干、我更能干了、我比昨天能干了、我比前天能干了,享受的是这份开发超越自我的快乐。
所以,人一辈子当你这么对待自己的时候,你就没有时间埋怨“这题为什么这么难解,这词这么难记”,就会觉得挺好玩,研究它的读音、研究它的字形字意,也就特别舒服了。
我说让自己舒服起来,开发能力就越来越强,这就是人生嘛。
字是这样,词也是这样吧?修辞方法,常用修辞方法就那么二十来种,他怎么能学不会,哪个还学不会呀,他比较比较,上下沟通一下,能学会。
文学常识。能不能学会?生活年代、作者身份、作品名称、文章题材等等,一看就懂的事,都不用一想就通。语文不就这么回事吗,因为你靠靠靠,靠靠靠,靠靠靠,自己能干的事也不干了,自废武功,那这时候你说谁能救得了你。
文学常识,再深的,你静下心来,你看两年苏东坡,你对苏东坡的理解能超过一般的研究生,这是铁的规则。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实际上静下心来一看,数学、物理,无不如此,在学的过程中品尝到了遇到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压倒困难,那种幸福感、愉悦感是人源自本性的幸福和愉悦。
阅读写作知识。中心要明确,选材要真实、新颖和具有典型性;关于材料的取舍,详略要得当、首尾要照应、过渡要自然,这是永久性的;关于表达,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永远都是这五种表达方式,要求本文进行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要求环境描写,你有没有要求心理描写,阅读写作就是这样。
我说,这只是你在读和写的实践中,逐渐的摸索着、加深了对它本身的认知。老师讲,永远都是老师的,没变成你自己体会,没和你的起点结合起来,你永远感受不到那种自己所思考、训练过程的愉悦和幸福。
语言,对中学生来说,就是简练、准确,如果再加上生动形象就更好了,加上各种各样的修辞方法运用,那就更好了。
这就是语文。大家看明白了,还用讲吗?不用。基本上学生自学了。
我教了35年语文课,没批改过一篇作文
“林华,这篇文章你给同学们讲记叙文。”
“刘志辉,这节课你给同学们讲文言文。”
人家问:“魏老师,七十年代就让学生讲,你太创新了吧?”
我说“瞎说,我创什么新啊。”
1965年我15岁的时候,初中二年级,我们老师让李道勇同学给我们讲数学课。
李道勇上台了,“同学们,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讲,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看按照教学进度咱们应该学第几章第几节?请打开。学习这节课要学习哪几个主要问题呀?一、二、三、四、五。好,围绕着这五个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看能看懂几个。”
肯定能看懂一两个,这是常识,而且他越自己看,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的时候,他自学的能力越来越强。不明白怎么办呢?他还不讲。
干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我们那时候学习小组哪像现在这么狭隘,只是在学校、课堂互相帮助一下子。
我们漫长的寒假、暑假,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学生们,各个中学的中学生全都背着书包,到哪儿去呀?到各自的学生小组去学习。
我们那时候分的学习小组,老师兼顾了学生的性格差异,学习成绩的均衡搭配,家庭住址远近的考量。太科学了!
现在回忆起小时候,小学就这么干。在学习小组学习的时候,大伙儿一块商量、一块儿讨论、一块儿玩,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特别留恋啊。
所以我怎么还创新呢,我们老师六十年代干的事,我只不过是重干,我只不过是面对今天的学生,找到适合我学生的难度,台阶设置之后,上吧!是这种教法。所以没有什么创新。
1979年,领导就让我在全市语文教研会上介绍我这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个别人是看不惯的,“哪会有他这么教书的,不留作业!”
我三十多年都不留统一的作业,作业就是自己的“自留地”。
分你一块地,种吧,愿种啥种啥,愿什么时候种就什么时候种,你不嫌产量低就种吧。于是他越种越会种。
所以很多人问“魏老师,你也不留作业,学生成绩为啥高?”
我说就是过去是种人民公社的地,他没有责任心,现在都回家种自留地去了,他用心了。你必须脚踏实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事去干,在干事中、工作中、尽责中享受你生存过程的幸福和快乐。
自己可以把握的,自己可以种的地,自己可以做的事,自己可以算的题,自己可以弹的琴、画的画,到那时间干那事,你享受这种愉悦和幸福。
我的学生就在这种训练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
个别人生气就生在这,魏老师当班主任经常不到班去,也不留作业,不留作业他就不用批改作业,也不批改作文。
老师们,我教了35年有课程表的语文课,没批改过一篇作文。
第一,我认为别人批改作文非常之好;第二,本人就是一篇不批也特别之好。
批改作文这点破事,一百样不同的做法,拿着笔在学生本上批,绝对是好方法,我从来不说别人不好;第二,本人就是不用手批,我用嘴批,那学生更爱听,效果更好。
我今天不批了,“林华,你批这条文。”学生瞪着眼睛听你说。
今天林华不批了,一个小组派一个人,批这条文,好在哪里,改成怎样会更好。你看学生的关注度。
“老师,下次怎么批啊?”
我说“下次,把嘴都闭上,把笔拿出来,每个人对照作文批改十条要求,给自己作文写十条批语。每个人从十个方面写,那都有规矩的。什么东西都必须有规矩,照着规矩写,他提升速度远远超过看我的批语。
所以我说一件事一百样做法,千万别把自己捆死。净下心来做适合自己的事,学生做着做着,他找到批改的感觉。
我说“这篇文章,你给你的同桌写十条批语,你给你的同桌写十条批语,然后你俩交换意见。”你看他们有没有劲。
“而且要求这十条批语10分钟内写完,然后交上。开始!”非常有意思。
“老师,下次还怎么批?”
“下次,流水作业。”
“除了那九条之外,今天批改重点是什么?重点是第九条,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要求本文有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强调两点:一、真不真实;二、具体不具体。
好,你说这事又真实又具体,举个例证。接下来,你传给你的下一桌,下一桌继续批这个问题,你批上一桌批过的,他认为真实具体,你认为不够真实和不够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好,你批完了,再传给下一桌,你的下一桌再传给下一桌,同一篇文同一个人写的是一个问题,但经过了十个人的手写出意见。”
你看看我学生对批改的积极性,非常有意思!这点破事,原来傻乎乎的,非得老师在那批改,左一篇、右一篇的,不断的搬“两座大山”,当年很多语文老师苦不堪言。
我说我就这么批。这么训练批改能力,远远超过看老师批语。
所以这鸡毛蒜皮的事没有必要傻乎乎地捆起来,永远不变的就是高高兴兴的看书,目的是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办法永远为目的服务。管班的目的,是让大家高高兴兴、积极乐观向上,每天都在忙着开发自己、开发自己,开心、开心,哪有时间犯错误,人人之间那么和谐,你管什么管呐。
所以管的目的是他上进,他每天都在上进,还管他干什么呀。有人生气,说当班主任经常不到班去。然后领导也替我说话了,“他是不到班去,但是他班纪律比哪班都好。”
所有自律的学生没时间骄傲,倒逼的学生没有时间自卑,都在那高高兴兴的享受着开发开发开发自己,那就行了呗。
语文也是,尽管个别人看不惯,“一个学期才上30来节课,剩下时间让学生自学,还让学生讲课,这家伙不留作业、不批作业、不批改作文,凡是语文老师干得累的活他都不干,哪有这么懒的老师啊。”
但是我幸亏活在改革开放以后,领导也稍微有点开放思想了,我要是活在“四人帮”胡闹的时候,那就彻底完蛋了,早就把我弄死了。
但是生产地是标准,尽管他不留作业,但是他们班学生作业比哪个班都好,都从自己实际出发,写适合自己的作业;尽管他不批改作文,但是他们班作文水平比你们班都高。
教育不在于“创新”而在于“扎根”
有人说:“魏老师,你看你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活也没少干,你的活也还都没干坏,你一定有革命的创新思想。”
我说:“我革什么命、创什么新,我根本没有新思想。”
“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我说“那叫创新吗?”
古往今来正经搞教育的都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从孔夫子到陶行知。
“那你七十年代就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那多创新?”
我说“瞎说,那也不创新。”孔夫子基本领着学生自我学习为主,他那学生最大的五十多岁,小的六七岁,就跟着他。
涵盖了当时各个行当、各种职业,哪有统一的教材,就是学生跟老师游走、聚会过程中大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去思索;思索不明白,大家商量;商量不明白,问老师;老师有的能解答、有的不能解答;如果不明白,大家继续思考、继续分析。
不就这点事吗,这就实实在在的场景再现。到陶行知不还这么教吗。
解放以来,叶圣陶先生一直教导咱们那句话,全中国所有的老师都耳熟能详,叫什么?
“教是为了不教”。我就回归这些事实而已,回归先哲做对的事而已,我怎么还创新了呢。
我就把那些在天上喊的口号落在草根、落在地面、落在桌面、落在手头、落在细部而已,我怎么还创新呢。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一以贯之。实际也不是什么新东西。
《周易》就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你看,最要紧的是每一个人一辈子要自强不息,自强就是自我教育。
顺利了,自我教育自己别头脑膨胀、傲慢;倒霉了,别自暴自弃。教育自己面对现实、高高兴兴、战胜困难。
“自强不息”,讲的是对自己什么时候都要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干上皇帝了,于是就息了。息了就是啥?前朝角斗、后宫算计,然后越弄越乱。
“厚德载物”,是对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满意了,咱有责任,咱生逢幸事,中华民族历史上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思想最宽松的时代让咱赶上了。咱怎么办?咱要回报这个时代,有责任为国家的稳定、繁荣、宽松尽自己的力量。
环境好,有责任使它更好;环境不好,有责任使它好一些。
家庭条件好,咱有责任利用这么好的家庭条件刻苦学习、努力向上、加强锻炼,争取做出比祖辈更优秀的成绩来;
家庭条件不好,“孩子,正因为咱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是文盲,咱才更应该咬紧牙关、自强不息,吃比教授子女、工程师子女更多的苦,取得比他们更好的成绩,然后让咱的父母因咱的存在而自豪,长大了让父母过比他们现在远远好得多的生活。”
当你这么研究问题的时候,你永远想到的就是对外界承担责任,对内部更自强不息,开发开发自己。当这么研究问题,世世代代人类都是这点事嘛。
有人就说“魏老师,怎样自强不息?你讲得细一点。”
我说细一点,就是老祖宗告诉咱的三句话。《大学》里写了,《大学》里写教育讲得太清楚了。
《大学》开篇讲的是“大学之道”,大学的根本是什么呢?三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老师们,咱们研究教育,百战百胜,教育人家、教育自己,归根到底都这三件事。
《大学》就这么三项任务,教育就这么三项任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党校教育,其实都这三件事。
什么叫明明德?就是把被教育者,咱想教育咱自己,咱就得这么对待自己;咱想教育自己儿子,咱也得这么去对待儿子。干啥?先找到他光明的一面,“明明德”。
这个地球上,所有的活人全是光明面与阴暗面共同组成的。
这件事做得挺高兴,希望别人都看着,咱大家一块儿去做;也有,这件事这做得不太得体,算了咱偷偷做了,下次不再做。这事咱都干过。
最值得研究的,搞教育的人,还是要多看脑科学、神经学、基因学,这是真正有用的。
你看了以后,对自己认识得更加透彻、更加清晰。教育学,有的教育学离现实更远,有的教育学家一辈子基本上不怎么深入实际,也不深入课堂,也不深入人心的细节,也不深入更细的学生的生活,这从理论到理论,越弄越高深,把所有人都能看糊涂了。
老师们,牢牢记住教育的第一件事,你想教育自己,第一项任务是什么?明明德。
什么叫明明德呢?就是把你光明的自我、佛性的自我、人性的自我,看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写明白。
所以我教书的第一件事,每个同学都要说自己优点长处、写自己优点长处。不管什么学生,第一件事,写优点长处。
四十年前给我两个班,一个是全年组优秀的、听话的、学习好的学生组成重点班,让我当班主任、教语文课。
另一个班也是全年组8个班里选拔的,各个班最不听话的、最爱打架的、最能和老师作对的、学生最差的,8个班选出来的,53名同学全是男同胞,也让我教,我上课一会在火里、一会在水里。
但是我比较灵的办法,牢记教育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先找优点长处,你给重点班学生找优点长处,他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长年累月生活在表扬中、鼓励中、掌声中。给8班学生找长处,他就觉得老师信他。
这就是人生,你还没干呢,先说自己不行。明明德,明明德之后,把自己做对的事,坚守、坚守、再坚守,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既然能背,为什么不背。一点一点背起来,于是你就有了新的感觉、新的自我。
第二件事,把你能做的事马上开始做,“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不怕慢、只怕干,水滴石穿,日久天长,养成习惯。”
你每个优点、每个长处都给它做成习惯,都做成习惯了,怎么样?
你看我,我没有新东西啊,我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我做对的事,是我们老师从小做了以后,我们觉得很好的事,我就把它守住,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面对任何一个班,我都培养他自我教育能力。这样你只会是培养的方法越来越细,培养措施越来越精。
于是做成习惯,就相当于把你的优点长处变成了一棵有生命力的树,不是折腾、折腾、折腾。培养两天、停了,培养两天,停了。而是扎根了,一旦扎根,他就不断的创新。
微创新、微创新,扎新根、扎细根、扎精根、扎微根。
下面,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画画的习惯、算题的习惯、研究的习惯,不断的往下扎根的时候,上面你这能力,树就会不断的发新芽、长新叶、抽新枝、拔新节、绽新花、结新果。今年结完果,来年呢?你只要不砍了这棵树,它会硕果累累。
陕西有一棵银杏树,戏传说是老子亲手种植的,2500多年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什么?就是不折腾。
当不折腾的时候,创新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自自然然的事情,就回归了生命本身。
你的生命本身其实每天都在创新,所有的活人每天都在创新,你不是勤奋在创新,就是懒惰,享受新的懒惰方法,这是铁的法则。
反过来,你如果不开发自己勤奋、积极、乐观、向上的脑神经,你的大脑也不会闲着。
不会闲置着就怎么着?你就不自觉的被懒惰的、懈怠的、拖拉的脑神经所控制。而懒这个东西有没有界限呢?没有,吃了睡、睡了吃。
哪个挺胖的人不想减肥呀,不就是管不了这张嘴嘛,嘴的劳动力太能耐了,越来越强大了,想吃什么吃什么,你理智根本管不了了。
所以为了自己的幸福,要不断的开发自己,开发自己光明的一面、佛性的一面、人性的一面。
我这个教书的就省劲了,学生享受的是他心灵成长的快乐、勤奋成长的快乐、乐观成长的快乐,每天高高兴兴。
一上语文课,先开发自己所有的能力。我到哪儿讲语文课,第一个节目就是大声练说的能力,或者朗读你喜欢的诗文,大声朗读,扩充口头作文。
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那时候穷得叮当响。破破烂烂,贪腐横行,垃圾遍地,管理混乱,马来西亚也不要它了。没人要,怎么办呢?
1965年只好独立建国,经过65年的努力,自强不息,由人均510美元涨到2013年的时候51000美元,超过了美国。
我说“今天要说的话题是,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再过47年,新加坡人均GDP将可能由今天的51000美元涨到多高的水平?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将达到什么尺度?说吧!”
哗,全班学生全然不顾台下有多少新加坡的老师和校长,还有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同志也去听,新加坡、马来西亚都举行20来场魏书生专场报告会,我在我的专场上大力宣传我们共产主义理想。我就是这种性格,到哪儿都是坦坦荡荡说自己实实在在的话。
我们要做到 “三个守住”
一是守住传统常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万年以后用不用改?一万年以后一个字都用不着改了,咱们教书,老祖宗基本原则早就说清楚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古代如此,现在亦然,再过一万年一个字都不用变。
机器人超过人了,人类要追机器人了。这16个字,一个字都不用改。创什么新,在基础理论上来回创新,无非就是把明白事说糊涂了,然后再重说。
二是坚守新中国自己的经验。
我到处宣传,我对新中国的教育必须说两句话,哪两句话?
第一,新中国教育了不起;第二才是新中国教育有问题。了不起是主流,有问题是支流,两者不可颠倒。
新中国以来,一代一代教育部的部长、副部长,教育厅厅长、副厅长,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学校的校长、副校长都战胜了多少困难,缓解了多少压力,解决了多少矛盾,积累了多少经验。
去年正月初七,我领着书生中学40多位高三任课教师杭州机场出发,起飞到石家庄机场,走近精英中学。哎呀,实实在在上学,真是了不起啊!我说咱家这么多好的经验咱得牢牢的守住。
三是最重要的是在白纸上写上自己的20条优点长处。
各位老师就想,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四条,20条。魏老师,不够写?那写40吧。
你写着写着,才发现您的资源很多,教师永远最宝贵的资源在自身,永远没在美国、丹麦、芬兰,就在您心里。
接下来请各位老师回去以后,当班主任的,让你班每个同学都写20条优点长处。
今天参加活动的各位青年教师,最后我想说:“活着要幸福,快乐工作是为了活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