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 星期二

真是热死人,户外核酸采集就别穿“大白”了

2022年的夏天,气温比往年更高一些,多地出现了热射病就医,甚至死亡的病例。“热死人了”不只是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同时也在陈述着客观事实。


中暑的高危人群中,参加户外核酸采集的医务人员及志愿者,因为身穿密不透风的“大白”,更是高危中的高危,核酸采集人员中暑晕倒的新闻也不断出现。


今日(1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团队发文称,从事普通人群采样工作,近距离接触时,只需要N95口罩+戴面屏防护,不必穿着“大白”。

真是热死人,户外核酸采集就别穿“大白”了


“倒”在热浪中的防疫人员


7月14日,江西南昌县当天温度高达38℃,核酸采样现场一名护士突然晕倒,经抢救半小时后才脱离危险。


大V医生“白衣山猫”根据“南昌县发布”的视频判断,这位护士出现癫痫发作症状,说明她的脑部已经受到了热损伤。“我们要知道热射病病人,即使能够抢救回来,病人的脑损伤也是不可逆的。”


真是热死人,户外核酸采集就别穿“大白”了


“白衣山猫”发出追问:为什么不让他们脱了那些,在户外工作时,对防护新冠病毒毫无意义的白衣服或蓝衣服呢?还需要多少人因热射病逝去,这毫无防护意义的着装才会有所改变啊?


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大白”的隔离服,本来是为了保护防疫人员不被新冠病毒感染,但在炎热的盛夏,却成为了防疫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威胁。


传染病专家缪晓辉教授对“医学界”表示,“全副武装”地穿着“大白”,医务人员不方便上厕所,会因此减少水分摄入。大量出汗又不摄取水分,很容易引起中暑循环衰竭。


“其次是热射病。周围空气太热,可能超过40摄氏,包裹得严严实实,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失效,体温可能达到或接近环境温度,就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如果还被热晒,那就可能导致热射病,会有生命危险。”缪晓辉教授说。


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 Tan Swee Ching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约 35 °C的室温下 ,穿上防护服一小时,医护人员通常会经历约 64 °C的体感温度。这会导致不适、中暑甚至死亡。


而2022年6月,《热工程案例研究》杂志也发表了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者的一项研究,对3658位医务人员进行了“热不适”调查。


结果显示,2021年6月防疫期间,穿戴防护设备后,80%的人反映大量出汗、55.2%的人出现呼吸困难、还有头晕(45.3%)、心悸(29.3%)、视力障碍(49.3%)和过度脱水(46.8%)。


为了降温,“大白”们也奇招迭出,坐在冰块上工作、身上绑冰棍、防护服外再穿冰马甲……但这终究治标不治本,为了给大白降温,广东某企业研发了“空调防护服”,其实就是防护服上外接个移动空调,成本很高,也给行动带来诸多不便。


真是热死人,户外核酸采集就别穿“大白”了

穿“大白”, 有必要吗?


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也许是把“大白”脱了。


户外采样亭里的核酸采集人员戴N95口罩、手套再外加个防护面屏,这是否也能起到防护作用?在缪晓辉教授看来,从病毒防护角度,他们穿“大白”值得探讨。


“把自己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裹起来,目的性无法解释。对他们而言主要应该防护的部位是以呼吸道为主的头面部。”缪晓辉教授说,“身体下半部裹起来也没有任何道理,更不能理解裹足部,延续了这么久的过度防护该改正了。”


缪晓辉教授表示,室外核酸采样人员在采样时,被采样者会摘下口罩,并且张开嘴凑上来,为了保险起见,戴N95口罩和防护面屏有必要。


“但对于登记扫码人员、维持秩序的志愿者等,由于和被采样人员彼此都戴着口罩,交流也不多,户外空气也是流动的,即使有“外泄”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也会随风飘散,不会构成感染。因此不仅不需要穿‘大白’,甚至连N95口罩都不需要戴,普通外科口罩,外加防护面屏和手套等即可。”缪晓辉教授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振华也持与缪晓辉教授相同观点。


他对“医学界”表示,虽然没有权威研究对比过采样现场,医护穿与不穿防护服分别的感染风险,但从原理分析,并没有必要,反而容易造成“形式主义”。


“防护服无非就是为了防止采样摘下口罩时,病毒颗粒或气溶胶粘到衣物上。”张振华说,“但对于新冠病毒,只要不用手触摸口鼻及眼睛,物体表面接触传毒的风险已被证明非常低,加上室外空气流动,大范围筛查时,穿一件薄薄的一次性工作服进行遮挡,完全足够。”


张振华认为,“大白”隔离衣适用的场景是医院隔离病房及高风险人群筛查,大量感染者聚集,环境病毒浓度较高,此时其能发挥充分的保护作用。


另一方面,张振华担心人均“大白”反而会让防护沦为“形式”。


“有经验的医护还好,部分志愿者没有经过严格专业培训,防护服造成的不适,反而会让有些人时不时就‘松一松’口罩,用手摸脸擦擦汗等。”张振华说,“与其这样,让他们尽可能舒适的穿着,戴好口罩、手套、隔离面屏,并对一些行为操作进行严格要求,更能起到防交叉感染的作用。”


香港城市大学传染病及公共卫生学系助理教授明伟杰则认为,应完善相关采样防护指引,可在不同风险地区实施分级防护措施。


“目前流行的奥株传染力强,在感染者密度较高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建议穿防护服,如果是在低风险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则N95口罩、护目镜及一次性隔离衣已足够保护医护人员。”


在这点上,江西省南昌市率先做出了改变。


今日,南昌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23场新闻发布会,南昌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朱世鸣介绍,为防止医务人员中暑,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室外采样人员不再穿防护服采样,而是改穿一次性隔离衣。

上一篇新闻

“一开始听到得病,我以为这是个绝症”杭州首例治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下一篇新闻

薛之谦新加坡演唱会突然打嗝,场面一度失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