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悠悠华夏,万里海疆。617年前的7月11日,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首下西洋,拉开了中华民族走向远洋的序幕。

昼夜星驰、劈波斩浪。一代代航海人、涉海工作者扬帆远航、耕耘海洋,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写下了风雨同舟、英勇无畏的蓝色史诗。

我国是航海和海洋大国,已经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量,在促进世界经贸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作用关键。

如今,我国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全体航海人和涉海工作者的节日,是纪念和致敬,更是激励和再出发。

2022年7月11日是我国第十八个航海日,也是“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海日活动。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其中,《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2)》的发布颇引人注目。指数主要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全面衡量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城市综合实力。这一连续发布九年的发展指数,已经成长为全球港航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青岛位列2022年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第15位。这已经是青岛连续第三年取得这一位次。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特色优势;航运是青岛链接世界的桥梁纽带,是青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依托。

面向未来,青岛突出四个发展导向,其中“引领型”“枢纽型”发展导向均指向海洋、指向航运。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放大开放通道作用,深度链接国内外资源和市场,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是青岛赢得未来的关键。

扬帆再起航,驶向远海,走进深蓝,青岛将开启新的机遇之窗。

01 “风向标”和“晴雨表”

今天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波罗的海交易所编制,2014年首次向全球推出,是对全球范围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国际航运中心进行综合评价,见证了全球港口空间位势的梯次重构,全面衡量并能真实反映一定时期内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城市综合实力,目前已逐渐成长为全球港航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对全球样本城市的阶段性综合实力予以评估。报告所分析的国际航运中心,基本都是以贸易流为基础,逐步吸引人才流与技术流,经过长期的发展而形成。其典型特点是具备为船舶及船东、管理公司和租船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的完善航运产业集群。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今年是指数持续发布的第九个年头。与往期相比,榜单整体排名的变化幅度较小。一方面领先的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航运资源集聚与配置能力已逐步沉淀,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性格局;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大批港口码头的建设项目进展较慢。

最新结果显示,2022年国际航运中心城市排名前20依次是: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雅典-比雷埃夫斯、宁波舟山、东京、休斯顿、广州、安特卫普、青岛、釜山、深圳、哥本哈根、洛杉矶、墨尔本。

从前三强看,新加坡起步源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凭借完善的航运生态体系做大做强,领先优势显著;伦敦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航运服务能力,继续稳居次席。自2020年首次跻身前三名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日趋稳固,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

02 连续三年,稳居15位

因海而生、依港而兴。港口是陆海联动发展的重大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以港兴市是青岛这座国际性港口城市坚定不移的发展战略。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近年来,青岛积极建设世界一流港口设施,进一步发挥港口作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要公共服务平台、联通世界的窗口”作用,着力优化航线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加快由传统的装卸港、目的地港向贸易港、枢纽港转型升级。

随着整体实力的增强,青岛在这个榜单上的排名也连年上升:

2014年位列第23位,到2018年跃升到第19位,2019年进位到第17位,2020年进位至第15位,到今年成功实现连续三年稳居第15位。

根据航运中心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港口条件上,青岛港已经位列前茅。2021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亿吨,排名全国第四;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71万标箱,排名全国第五。2021年,青岛港的海运网络支撑更加完善,青岛港国际友好港26个、海上集装箱航线190条,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建立了贸易往来。

与此同时,青岛在金融、贸易、航运、港产城融合等方面取得突破,期货交易、冷链物流、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保税船供油等高端港航物流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连续三年稳居第15位,也从侧面彰显了青岛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取得的成效,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正在赢得国际广泛认可。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在国际航运格局中的作用提升,直接密切了青岛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最近五年间,青岛货物进出口额跨越三个千亿台阶,达到8498亿元,跃居全国城市第9位;年均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4.1%、全省39.3%。

青岛作为开放前沿、外贸大市的地位不断巩固,并成功跻身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城市,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要素流动的节点、资源集聚的载体。作为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有着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区位优势。

以航运为“先锋”,青岛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中角色重要,大有可为。

03 三年攻坚,扬帆远航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在全球范围蔓延,全球航运业依然充满挑战。青岛这座港口城市,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提前为未来布局。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青岛要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

今年以来,青岛发起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将港口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领域之一,山东液化天然气三期项目码头工程、董家口港区鲁海丰码头一期工程、董家口港区振华原油库工程、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及配套流程工程、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工程等5个港口项目列入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予以重点推进。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这5个项目均位于青岛港未来重点发展的核心港区和重要增长极——董家口港区。港区规划面积72平方公里,规划泊位11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7亿吨。目前,已建成泊位26个,投入运营泊位22个,年吞吐量过亿吨。

在青岛港四大港区中,董家口港区以大宗散货、液体化工品及杂货运输为主,将逐步发展成为服务腹地物资运输和临港产业开发的大型综合性港区。

今年以来,青岛重点港口基建项目加快投产落地——

2月23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港产城融合发展(青岛)建成项目投产暨新项目开工仪式举行,建成投产及拟新开工项目共27项,总投资达298亿元;

5月31日,董家口港区胡家山作业区防波堤项目陆域部分正式开工,将进一步完善董家口港区基础设施配套,助力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

6月9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5号-6号泊位投产运营仪式在董家口港区举行,将为青岛港新增年通过能力650万吨,为充分发挥港口枢纽作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力。

港口基建项目的加快布局,将为巩固提升青岛港的国际枢纽海港地位,为青岛在更大范围更宽视野链接全球资源提升城市开放能级蓄势。

全球第15位!“驶入”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扬帆再远航

在加快推进港口基建项目的同时,今年,青岛积极发挥航运政策优势,提升现代高端航运要素集聚能力,建设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青岛持续发力提升港口服务“软环境”。今年印发的《青岛市促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围绕促进港航提升、贸易创新、金融支持和生态建设等四个方面打出组合拳,形成推动航运、贸易、金融耦合联动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

青岛港正在稳健生长。按照规划,到2024年底,青岛港口生产泊位将达到125个,年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00万标准箱,成为青岛服务“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经略海洋,逐梦蔚蓝,青岛正奋楫扬帆,全力奔向更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作者 周建亮)

上一篇新闻

重磅引才:复旦教授陈诗一拟任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下一篇新闻

空中浩劫(全22季)各集详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