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美女的美为何与长相关系不大,却必须胖,原因是这
作者:M·辰
#陕历博篇-11#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以及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一直走到亚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现在,2019年“国庆70周年——中国篇·陕历博”正在进行中。小伙伴们,速度围观啦!
前面说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三多:人多、宝物多、唐三彩多,而唐三彩中又有三多:骆驼俑多、马俑多、人俑多。
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唐三彩人俑中的美女俑——细眼、小嘴、大圆脸的唐代美女怎么就美了?(上图)
(本文图片由M·辰、色影拍摄,版权所有)
(唐,三彩女立俑,陕历博藏)
美女惹人爱,自古至今从无例外。
中国人对美女“一看脸蛋、二看身段”的评判标准几千年下来几乎没怎么变过,且无论脸蛋还是身段都首先是以瘦为前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国人偏好以瘦为美。但,唐朝例外。
唐朝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是以丰腴为美。
因此,我们在博物馆里所见的有关唐代女性形象的文物大多都面颊圆润、体态丰腴,这与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有直接关系。
(本文图片中器物皆为陕历博馆藏品,不再复注)
(唐,彩绘拱手女立俑)
唐代为什么会有以胖为美的审美观?
首先说,唐人的“胖”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肥胖不同,它指的是丰腴之体(上图)。
唐人以胖为美,辰馆认为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是胖美人,因此唐人以胖为美。
这个很好理解,“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殍”,说的就是帝王之好影响到举国之好。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仕,因此群臣都节食塑身以避免因腰粗而被炒鱿鱼(以致后来上朝时,群臣因体质孱弱都不得不扶墙而站,留下千古笑话)。同理,唐玄宗喜欢胖美人,因此世人皆以胖为美。
(唐,彩绘釉陶骑马女俑,西安博物院藏)
2.家族审美观的影响
唐玄宗为什么会喜欢丰腴的杨贵妃?
通常人们看女人,丰腴之体总不如纤细之腰来得顺眼。而作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其可选择的美女范围是全国性的,可以说是想要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但他为何偏偏对一个胖丫杨贵妃情有独钟?
这其中,杨贵妃温婉的性格以及琴棋书画乐皆通的才气,让玄宗感到了彼此灵魂的契合与精神的共鸣固然是玄宗垂三千宠爱于杨贵妃一身的重要原因。但是,从历史以及家族的因素看,李氏家族具有鲜卑血统,它承袭了游牧民族“跑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的审美观,故而对身体强健、壮实有力的形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即便是对待美女的标准也是如此。
因此说,玄宗偏爱“环肥”有着其家族遗传基因的影响。
(唐,三彩男装女立俑)
3.唐代社会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风气之盛世。彼时,大唐与世界诸多国家有着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各国使节、商人等云集长安,他们不仅将中国的特产带往世界各地,也将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的物质文化带到了中国。唐人在接收异域物质特产的同时,也兼收并蓄其文化与思想,如女子穿男装就是当时唐代宫廷流行的时尚(上图)。
同时,人们的审美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社会上不再以弱柳扶风、娇喘微微作为美女的审核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健康即为美”的观念。因此,林黛玉式的病态柔弱之美被摒弃,健康、自然的丰腴之美成为社会风尚。
(唐,彩绘女俑)
4.唐朝美女之美的精髓所在——自信满满VS朝气蓬勃。
仔细观察博物馆里的唐三彩女俑(或彩绘女俑),其面部表情无一不是面带微笑,自信满满的样子。从她们的脸上、神态上我们看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看到了国泰民安的富足;看到了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荣耀;也看到了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祥和……看到了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人们由心而发的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一个充满阳光与自信的人,一定是富有感染力的人,TA也必然是美的。
女人之美,美在花容月貌;美在温婉淑贤;美在仪态万方。正所谓“下美在貌,中美在情,上美在态;有态,则上可倾国,下可倾城……“
唐代女子之美,美在神态,美在精神,虽细眼樱口大圆脸,却胜在自信怡然,气象万千!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头条号“走遍世界博物馆”,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馆。谢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