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职业教育“直通车”火了!这些上市公司跨界“执教”,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

尽管烈日炎炎,前往扬州智能科技技工学校咨询报名的学生和家长依旧络绎不绝。扬杰科技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梁瑶7月25日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今年是第一年大规模招生,最新报名学生已超过500名。”

职业教育“直通车”火了!这些上市公司跨界“执教”,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

扬州智能科技技工学校是A股功率半导体企业扬杰科技打造的职业技能院校,也是国家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下的一个缩影。特别是随着今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 (以下简称“新职教法”)正式实施,首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参与职教的主体从传统的民办高教,已经逐步拓展到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职业教育领域,上市公司发挥各自专长,正在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打造从育人到用人的“直通车”,尝试打破隐性门槛,破解当下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尴尬局面。

不拘一格“育”人才

从瘦西湖景区向北2公里,与扬杰科技总部相距仅3公里,就是扬州智能科技技工学校新校区(以下简称“扬州智能”)所在地。

记者前往扬州智能探访时,学校的改造升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实训楼成为改造的重点:楼内将涵盖京东电子商务室、人工智能实训室、光伏应用实训室、半导体应用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等。

职业教育“直通车”火了!这些上市公司跨界“执教”,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职业教育“直通车”火了!这些上市公司跨界“执教”,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

“我们现在只有两个月时间,要确保在秋季开学前完成各项建设工作。”校长闫建峰强调。

扬杰科技是国内半导体分立器件IDM厂商,旗下的扬州智能已有36年的办学历史。

据记者了解,扬杰科技从2017年开始尝试合作办学,在2020年并购原扬州太平洋重工技工学校,并于今年5月正式更名为扬州智能。

闫建峰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扬州智能是全省唯一冠以“智能科技”字样的技工学校,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属性和方向,“我们将打造符合国家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行业所需的专业”。定向培养专业招生计划显示,学校培养方向包括网络直播、农村电商、半导体、光伏、工业机器人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合作企业则包括京东集团、晶澳科技、中兴通讯、扬杰科技等上市公司。

6月17日,扬州智能与京东宣布合作共建数字产业学院,京东全国校企合作总经理杨程当时表示:“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衔接问题的关键。”

除了扬杰科技, 金百泽立足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并将其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板块之一。公司董秘武淑梅向记者介绍,基于公司电子产品硬件创新设计与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能力等优势,金百泽建立了硬见理工教研院,组建专家及师资队伍,开展校企合作,编制教材及建设课程体系,为电子电路行业的人才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人才评价认证等方面提供服务。

今年6月,金百泽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签约并挂牌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联合建设电子电路产业人才基地,作为金百泽国家级电子电路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开端。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内的地位逐步提升。今年5月实施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首次立法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促进职业教育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转变;并且新职业教育法强调落实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出 “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直通车”火了!这些上市公司跨界“执教”,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

上市公司 “执教”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根据所处行业和公司特色,选择布局职业教育赛道。

近日,好想你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将继续贯通“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培养通道,完成“中专-大专-本科”的系统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软控股份则创办了青岛橡胶轮胎工程专修学院,目的是“为企业培养在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的大批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另外,捷安高科旗下的郑州捷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仍处于筹备阶段。公司表示,该项投资主要目的是完善公司业务布局,并配合公司战略规划,补齐公司业务短板,使公司能更好地参与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当中。

软通动力在回复投资者时也表示,在教育领域,公司业务规划着眼于开展实习实训和职业教育培训,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包括针对高校开展实习实训、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等校企合作业务;针对企业开展人才供给服务,和当地企业及高校对接,定向进行人才资源输送;依托各项资源在当地开展技能培训等。

上市公司主导办学:从自用到他用

不同于传统教育背景出身的民办院校,上市公司建校办学,布局职业教育的初心,最初更多是为了满足企业自身用人需求。

“当时是以慈善为初衷招收贫困生,免费培养并帮他们解决工作。”扬杰科技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梁瑶向记者谈及办学初心,坦言公司从5年前开始尝试办学,之前主要为自己培养产线技术员。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了解到,扬杰科技在2017年还在上饶市创办了江西扬杰电子科技学院,扬州和上饶的两所学校都曾实行“三免一包”,即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餐费和包到上市公司就业的办学模式。“当时招收的学生不多,主要来自云贵川等偏远地区,毕业后有一半左右进入扬杰科技工作,其他学生则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回家乡就业。”

办学过程中,扬杰科技发现整个社会专业技术人员缺口非常大,于是决定将职业教育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

“新的《职业教育法》坚定了我们兴办职业教育的信心,今年是第一年大规模招生,最新报名学生已超过500名。”梁瑶表示。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年均输送1000万毕业生,但职业技能人才占比低。有数据显示,国内技能人才占劳动力人口总量的比重不到30%,远远落后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70%到80%比例,而且技能人才面临巨大缺口,即便在今年“就业寒冬”,职业教育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职业教育“直通车”火了!这些上市公司跨界“执教”,打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招聘中,企业求人倍率约为7;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每年学校推荐岗位数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平均约15:1。BOSS直聘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工业自动化等高端制造业领域的招聘规模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超过40%,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更是求贤若渴。

身处热门新能源动力电池赛道,某全球领先激光焊接设备主流供应商也遭遇用工荒。公司高管向记者吐槽,此前由于上游烟管部件的供应商招不到焊接工人,公司“被迫”自己撸起袖子进行自动化改造。“现在深圳招个成熟焊接工,工资都得开到1.5万元。”上市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

从事超精密直线电机运动平台的克洛诺斯正在迅速扩产,公司产品服务于锂电池、光伏、半导体设备等多个行业,公司也是高薪揽才。公司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目前暂时不存在招工难问题,“公司招揽的技术员工工资随职级提升,通常干满1年多工资很快就超过万元了。”

不仅基层的职业技术工人, “工程师荒”也备受关注。某头部芯片IP授权企业高管谈起人员流动,给出了离职率数据:行业内平均水平是12%,公司保持着离职率6.8%,已经远低于行业水平。“我们公司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猎头直接开价翻倍挖走。”

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工程师荒是我国产业快速发展与创新人才断层作用下的结果,必须尽快解决。”刘若鹏建议,要加快对于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的培养力度,而且要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充分发挥高新企业与科研院所等的科技资源和能动性,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所急需的、高端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在培养高端职业人才方面,企业技术、资金等优势和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面对企业、产业以及市场的多重需求,上市公司选择“执鞭”职教市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新职业教育法鼓励社会力量包括上市企业、行业企业来办职业教育,“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甚至是订单培养,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为企业输送高质量技能型人才,这是上市企业和行业企业要确定的出发点”。

在熊丙奇看来,要实行深度的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一定是出自企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职业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为产业发展培养适用的高技能人才。

放眼整个教育行业,近年来职业教育相关企业增长明显。企查查数据显示,2016年职教类企业注册量首次破千家;2019年注册量突破2000家;2020年新增2700余家,达到历史峰值;2021年注册量有所下降,仍新增2300余家。今年以来,我国已新增职业教育相关企业近400家。

受到 2021 年“双减”、转设暂停等教育行业政策影响,教培行业深受重创,而职业教育投融资异军突起。

据多鲸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22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显示,职业教育一级市场共发生融资61笔,融资数量超2020年数量总和,融资总金额突破78亿元;另据黑板洞察统计,2022年1~4月,教育行业有53家企业获得融资。这其中接近一半是职业教育公司。

不过,职业教育行业依旧面临诸多“隐形门槛”。

据2021年《教育家》杂志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时,均把“社会认可度”排在前列。另外,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发布的一份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测评报告显示,中职毕业生面临较多就业壁垒、“同工不同酬”的窘境,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离职率高,就业稳定性低。

从体系上,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将形成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车”。其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是备受关注。目前全国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在校生人数达12.93万人;根据《意见》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有望显著提高。

金百泽董秘武淑梅表示,“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刚颁布,新政策的落地实施需要时间缓冲,存在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尚未普及、市场整体投入不大的不足、技术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等情况和问题,就业的‘隐形门槛’也待逐步破除。”

对于电子电路行业而言,武淑梅表示,行业转型对行业人才标准建设、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丰富职业教育模式对于行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目前公司已经与高职院校有深入的合作,并共建专业和教学体系,旨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个大幅的提高。”

新职业教育法亮点: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

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

4.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奖励及各项优惠。

5.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

6.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

【记者观察】消除职教偏见 拆掉就业“隐形”门槛

日前,扬杰科技副董事长梁瑶在朋友圈发了条消息:“麻省理工(MIT)研发制造啥,扬州智能(YIT)就操作维修啥。”他向记者直言,有些孩子数理化学习能力很强,但也有些孩子实践动手能力很强,“我们就希望把这样的孩子吸引过来,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仍然存在偏见:家长更希望孩子读高中、上大学,读职业学校的学生似乎就是低人一等。这种偏见的背后,与职业教育质量、就业前景等有着直接关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参加招聘、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的通道,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新职业教育法则进一步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招录技术技能岗位人员时,应当明确技术技能要求,将技术技能水平作为录用、聘用的重要条件。随着新职业教育完善学历“直通车”,偏见有望逐步破除。

“期待若干年后,随着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能够拥有比较好的工作、收入和向上发展通道,那时我们再看待职业教育,看待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态度应该就和现在不一样了。”梁瑶表示。

反观国际,很多从事职业教育的人,都会推崇德国的成功经验。作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强国,德国一直实施“二元制”职业教育,由德国的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相互合作共同承担教育任务,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里学习实践技能,企业派有经验的师傅带教学生,并发放一定薪酬给实习生,大多数合格毕业生正式进入实习企业工作。

美国的职业教育采取 “宽专多能型”的CBE模式,注重各种职业发展方向,其重要特点是,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的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据此施教。

新加坡的职教体系采用“教学工厂”模式,也就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师研发和培养人才之用;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真正实现了“校企双赢”。此外,新加坡职业教育还创新推出“无界化”管理模式,各学科之间可以共同研究、协作开发、联合承担各种大型项目,参与项目的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也供全校师生分享借鉴、学习交流。

根据我国的发展情况,上市公司办学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意见》也明确提出,很多上市公司处于领军位置。如何将政策利好落到实处,进一步调动领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是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问题。期待通过更多上市公司的积极参与,从用人端直接提升育人端水平,让职业教育的前景更加广阔。

上一篇新闻

“电子烟”为什么在多国被禁

下一篇新闻

许晴北京大妞的美丽人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