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顶级科学家创业,两年做了家估值近百亿独角兽

‍‍

顶级科学家创业,两年做了家估值近百亿独角兽

思谋科技的业务模式是将单点场景打通,再将点变成网,实现跨领域的智能制造部署。


|《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

编辑|李薇

头图来源|受访者


“我们每天都会问自己,思谋科技要做什么?”贾佳亚说。


2019年12月,贾佳亚顶着“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杰出科学家”的光环,走上创业之路,创立思谋科技。那时,全球智能制造产业方兴未艾,外界很好奇,一位顶级科学家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工业场景结合在一起,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得益于数智化技术的加速落地,主打机器视觉技术应用的思谋科技成长迅速,受到投资人的青睐。天眼查信息显示,思谋科技已完成四轮公开融资,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21年6月,完成B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思谋科技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主导完成多个大型智能制造项目,相关产品涵盖新能源、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半导体和精密光学等领域,合作伙伴遍及上百家世界500强等国内外龙头企业。


但对于在机器视觉技术和应用领域钻研、积累了超过20年的贾佳亚来说,思谋科技思考的远不止于此:未来五年,人类社会会有什么新的产品形态出来?思谋科技要如何提前布局?他坦言,思谋科技的创立与发展,让他很自然地完成了从学界到商界的角色转变。


“转入商界不是一种变化,而是实现了我的追求。”贾佳亚在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表示,“我们对自己的技术如何落地、产品如何定位从不迷茫,我们的战略主要聚焦在智能制造,并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有了清晰的落地应用布局。”


作为机器视觉领域最负盛名的国际专家之一,贾佳亚从一开始就将技术落地的场景聚焦在了工业领域,实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转化与应用的全新形态。在他看来,行业中的很多参与者都在做低端竞争,热衷“内卷”,很少从系统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思谋科技要做的是,“搭建平台化、系统化的智能制造产品,实现真正的工业4.0”。


贾佳亚说,现阶段的思谋科技不会局限于成熟场景和短期利益,也不会定义自己的业务边界。思谋科技的业务模式就是将单点场景打通,再将点变成网,实现跨领域的智能制造部署,“当你的点足够密,就变成了一张网,所有to B业务需求(都能满足),就不会有漏网之鱼”。


顶级科学家创业,两年做了家估值近百亿独角兽

来源:受访者


建立阵地,快速落地


从历史进程来看,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各个阶段新技术的推动。早在2000年左右,贾佳亚就开始从事应用型技术的研究。在他看来:“整个工业界,表面上竞争激烈,但很多工厂还停留在自动化、信息化阶段,智能化才刚刚开始。”


与诸多同类机器视觉公司不同,贾佳亚将技术和研发团队,定义为思谋科技迈入商业化道路的先行部队。“如果这是一个战场,技术就是我们建立商业版图的前哨兵,让我们占领了‘高地’,接下来就是如何推进商业化大部队往前走,迸发技术优势。”贾佳亚说。


经过多方调研和思考,思谋科技选择将先进技术首先应用于工业,在技术体系的建设中,强调从单一算法到体系架构的搭建,并推出了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矩阵。


技术在制造业的落地,离不开与具体场景的结合。不过,环顾行业,目前智能制造落地存在四大难题:数据极度短缺、工业验收要求极高、被检产品形态繁多以及缺陷难以区分。过往传统的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已无法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思谋科技选择聚焦发展平台型的智能制造产品。


SMore ViMo智能工业平台就是思谋科技针对工业场景打造的跨行业中枢平台。贾佳亚介绍,ViMo要实现的是让虚拟的数字工人去从事枯燥的、危险的工作,将普通人从对身体有损耗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转而成为智能工业平台的使用者,这是智能制造之于人的价值所在,也是科技向善的意义所在。


此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工厂实现全自动和智能化,发挥数字工人更大价值,思谋科技以SMore ViMo为核心研发并量产了超过50款智能制造软硬一体化设备,可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消费电子、汽车等超过1000种细分制造场景。目前思谋科技已服务了全球超过100家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行业头部企业。


顶级科学家创业,两年做了家估值近百亿独角兽

思谋最新研发的Mini Led智能检测一体机。来源:受访者


长期拓展,短期聚焦


思谋科技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国际化发展路线,已在深圳、上海、北京、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和商务团队,在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建立了代表处及合作伙伴网络,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等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业务覆盖。


贾佳亚表示,自创立之初,思谋科技的愿景就是“成为一家引领科技、服务全球的全场景智能公司”。从长期来看,思谋科技会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但短期内,要收敛聚焦。“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砍掉大量的项目,比如一些短期内能赚到快钱的项目,都被我们砍掉了。”贾佳亚说。


从半导体到汽车制造,过去两年来,快速崛起的思谋科技正在跨越物理边界,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家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及全栈式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思谋科技正加快实现与下游行业的全面共振。


2021年10月,在某世界500强汽车部件厂商的产线上,思谋科技研发的“智能轴承检测一体机”开启试运行。该产品上线后,可一次性进行23种缺陷类型的自动识别,帮助客户将质检效率提升超过80%,检测准确率接近100%。


软件算法是思谋科技的优势所在。基于自研的SMore ViMo智能工业平台,思谋科技在软件上形成了包括分拣、数据分析、定位、质检等在内的十多个功能模块,并朝着全栈式工业OS的方向发展。


硬件则代表了思谋科技的集成能力,公司形成了完整的智能制造体系,推出了SMore ViScanner智能读码器、SMore ViNeo智能相机等视觉传感器产品,以及高端智能检测一体机等适配多种设备的标准软硬件产品及套件。软件+硬件,思谋科技由此完成了全栈式智能制造的闭环部署。


“能打仗的心态”


成立两年多的思谋科技,团队规模已从最初几十人的研发小分队,扩展到接近1000人的大队伍。


贾佳亚希望思谋科技保持住这样的规模状态,进一步提质增效。如何把公司从小而美,做到大而精,是他的思考方向,“尤其是当公司扩张时,一定要不断复盘”。


从在校教书育人,到带领团队搞研发,再到创办公司,回首过去,一路走下来,贾佳亚心态越来越平和。相比之下,后来做思谋科技的过程,反而让他更为慎重。“就像任正非之前所说,如果明天要破产,今天做什么,这也是我的理念。”


贾佳亚说,对于公司管理,他会思考更多宏观性问题,比如,怎么管理团队,要不要设立赛马机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当我们面对剧变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时,有没有能打仗的能力和心态?”


人才一直是思谋科技的重要优势。思谋科技的联合创始人、CEO沈小勇,是贾佳亚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博士生。思谋科技的技术团队也均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深耕多年,核心团队成员都来自全球TOP30学府、世界知名产业互联网企业以及国际一流工业自动化企业。


“一家深度学习的技术公司,人才密度一定要高,所以需要稳定的人才来源。”贾佳亚说,思谋科技每年都会自主培养或从学界引入10多位高级研发人员。思谋科技不存在纯粹的理论研究,公司所有研发部门均以产品和落地为基本先导,“思谋科技的战略就是以产品和业务为先”。


积累起来的壁垒,正成为思谋科技领先于行业的竞争优势。贾佳亚用“起点即终点、起跑即抢线”来形容思谋科技的发展速度:“你做检测,别人也做检测,但当很多公司以项目制去推动智能制造的时候,我们的客户是几何增长。”


在创业中,贾佳亚意识到,当一家公司的商业化做得越成功,需要考虑的因素越多,“商业化的过程不仅仅是技术,还要容纳更广博的知识,比如,金融、市场、人力、行政管理、供应链,甚至是其他社科内容”。


当下,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不确定性因素突出,创业者生存压力明显增强。于此,《中国企业家》将今年“未来之星”的主题定为“向内生长”。


对此,贾佳亚表示:“向内生长是一个时间性因素。对于技术型公司来讲,现在的市场反而没有那么困难,因为他们不缺钱,也不缺人才。所以,短期内,不要过于高估市场的波动风险,但长远来看,一定不要低估市场发展的能力。所以我对思谋科技未来的发展充满积极的心态。”


不久前,贾佳亚的挚友,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旷视科技首席科学家孙剑猝然离世,贾佳亚悲痛万分,写下了5000字的悼文,纪念这位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相互支持、志同道合的兄弟。他表示,孙剑的离去,是整个学术界以及华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损失。


孙剑的离去,让贾佳亚对自己的人生观有了新的反思,也让他更加坚定:人生在世,一定要做有意义的事。相比那些星辰大海的愿望,人都是很渺小的。


“我没想成就自己,但我想让我的朋友、学生聚拢过来,真正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是思谋科技创立的初心和价值。”贾佳亚说道。

上一篇新闻

妖股接力赛?尚乘数科回落,智富融资接棒,上市当天最高涨近58倍

下一篇新闻

中式炒锅热销东南亚 菜鸟实现中国-东南亚跨境物流再升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