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50款机器人在上交会里“跑来跑去”,但它们越来越聪明了
满场的机器人在展厅里“跑来跑去”——走进今天开幕的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下称“上交会”),这是让人印象最深的地方。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在两个展馆内亮相展示的机器人超过50款,如果算上企业宣传单上推广的机器人产品,数量更达数百款之多。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有些成了“钢琴老师”、有些能采草莓、有些代替医护人员进入辐射区,越来越显出“专业范儿”,不仅折射出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大趋势,也展现了上交会在专业技术展示中的“中国担当”。
机器人在想象不到的领域落地
“每走30米,必能见到一台机器人。”一位专业观众在朋友圈里这样描述上交会。而这一次,除了普适性的迎宾机器人和一向吸引眼球的“无人驾驶”,更多的机器人在现场展现出“独门绝技”。
医用领域是机器人落地的重要场景之一。对于一些核医学科病房来说,护理人员有受到辐射的危险,上海钛米科技为此研发了全国唯一一款核医学科智能医疗机器人。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人型机器人自带放射性核素治疗移动式测量系统,包括甲状腺癌病患所需要的核辐射测量、血压心率测量、药品配送等功能,展台介绍人员表示,这台机器人已经在仁济医院、瑞金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全国40余家三甲医院落地使用。而在一旁,来自上海提格科技的机器人则对准应急救护教学领域,化身成一个“老师”,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声光电结合体感、手感、听觉、视觉等多个维度,这台机器人可让所有学习者快速掌握基础急救技能。
机器人与钢琴也能结合?在上交会现场,一台很有气场的三角钢琴很吸引眼球,走近看,钢琴前不仅有巨大的屏幕,而且能实现“自动弹琴”。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台钢琴上搭载的智能陪练系统,已可解决认音错误和节奏错误的问题;而即将上线的AI陪练功能,还能解决弹琴的手势指法、弹奏感情错误等问题。
农业场景也有机器人“入侵”。在不少人看来,草莓是一种十分金贵的水果,稍稍一碰就可能“毁容”。但在上交会现场,记者看到了一款能采摘草莓的果蔬采摘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内置了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在一片茫茫绿叶中精准锁定草莓位置,然后用灵活的机械臂剪断草莓根茎,使其安全无恙地滑落到指定区域。
应用领域已到“并跑阶段”
形态各异、各有专长的国内外机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大数据、金融科技、人机交互等先进技术,正折射出国际技术贸易发展的大趋势。
“正如在上交会上看到的一样,机器人正处于爆发的临界点。”猎户星空首席战略官王兵以最普适性的迎宾机器人为例指出,目前国内真正落地应用的机器人还不多,大部分还处于场景“试用期”,他预计在未来3到5年,这种普适性机器人数量可能到达百万台规模。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毛军发认为,在应用层面,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到了并跑的阶段,从每年新创立的机器人公司数量、行业分布来看,与美国差距不大。
不过毛军发也指出,在基础研究领域,特别是算法上,还需要更上一层楼。果蔬采摘机器人现场负责人颜嘉雯也坦言,从目前国内果蔬采摘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来看,与日本仍有不小差距,其中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提高视觉识别的准确度,“相比于其他领域的机器人,果蔬采摘机器人所处的环境湿度更高,对于机器人灵敏度的考验也更加严峻。研发团队只能采购国外的深度相机来提升这款机器人的‘视力’。” 颜嘉雯表示,希望有一天这款机器人能换上中国产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媒体创新学院(IMI)院长纳迪亚·玛格丽特·唐尔曼在上交会与远在新加坡的仿真机器人“现场连线”,让参会者赞叹不已。不过纳迪亚也认为,机器人仍然缺乏主动性和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而且目前只能实现一对一的操作,未来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为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嫁接快速通道
机器人落地传统产业,如何嫁接快速通道?利物浦大学的例子或许能给人们一些启示。据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加文·布朗介绍,目前利物浦大学正积极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各项应用。比如,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在一些实验室里正尝试生产全新材料。
这样的创新实验室在利物浦大学内部还有很多。利物浦大学虚拟工程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安迪·勒韦告诉记者,他们的实验室主要对接企业应用需求,帮助他们将创新想法落地。“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定需求,我们会帮他们找到相关领域专业的算法研究人员,把他们的需求尽快实现。”安迪·勒韦说。据了解,该实验室原本设立在利物浦大学工程系下,但现在该实验室已独立出来,吸收高质量的研究人员,为高校与企业对接搭建了“快速通道”。
王兵则认为,机器人产品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媒介,机器人可以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枯燥低效的工作,而且一定程度上就把迎宾流程、物流过程或者配药流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不过在他看来,今天的机器人产品只能达到“直觉”水平,比如看到一个人,就知道他是谁,但机器人还不能思考问题,“理解和行动,都是未来要做的事。”
作者:徐晶卉 王嘉旖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