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亚运之光——中国44年亚运轨迹

新华社雅加达8月19日电 题:亚运之光——中国44年亚运轨迹

新华社记者

19日,武术长拳选手孙培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第十八届雅加达亚运会首金。

此时,距离苏之渤夺得中国亚运历史首金,已经过去了44年。

44年光阴荏苒,首金依然令人激情迸发,但中国体育的格局已从竞技场拓展到更大领域。

44年圣火绵延,见证着中国体育观的深刻变化和体育价值的多元发掘。“体育强国梦”已经生根发芽,必将得偿所愿。

(小标题)从“零的突破”到亚运千金

1974年,伊朗德黑兰,苏之渤用最后一颗子弹定格了历史。

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他以552环的成绩夺得那届亚运会首金,中国亚运第一金就此诞生。与十年后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一样,苏之渤的这枚亚运首金也极富开创意义,它标志着中国体育在国际舞台上的复苏。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体育开始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征程,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崛起为国际体坛的一支重要力量。

1982年的新德里亚运会是中国体育史上又一个里程碑。那一年,中国队首次超过霸榜多年的日本队,坐上亚运会金牌榜头把交椅。亚洲体育的格局从此被重塑,中国在亚运赛场上开启了一路领先的序幕。

首次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狂揽183枚金牌,几乎是竞争对手日本和韩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两倍。而这项纪录直到20年后,当中国再一次成为东道主时才被打破。2010年广州亚运会,199枚金牌刷新了中国代表团亚运历史最好成绩。4年之后的仁川,当许昕以乒乓球男单金牌为中国队收官时,中国代表团在40年亚运征程中的金牌总数已达到1341块。

从零的突破到亚运千金,伴随着40年改革开放,中国体育完美诠释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的真谛。

从“体操王子”李宁到“小巨人”姚明、“飞人”刘翔,再到如今“90”后的“中国太阳”孙杨和“洪荒少女”傅园慧,当然还有拼搏精神代代传承的女排姑娘,中国体育人的面孔鲜活生动,张扬着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中华体育精神,也折射着中国从奋起直追到从容自信的形象叠加。

(小标题)从“亚洲雄风”到“杭州时间”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岁月如歌。《亚洲雄风》的旋律,响彻1990年那个秋天。直至今天,它依然能够勾起中国人最浓烈的亚运记忆——那是中国人在家门口迎来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运动会。

沉淀在这段记忆中最鲜明的形象,还包括吉祥物熊猫“盼盼”、念青唐古拉山下采集亚运圣火火种的藏族少女达娃央宗以及小姑娘颜海霞捐赠的1块6毛钱。

1987年,江苏盐城建湖县的小学五年级学生颜海霞在《中国少年报》上看到为亚运会捐款的倡议书,于是将刚拿到的1块6毛钱压岁钱捐了出来。北京亚运会前,多家媒体发起了寻找亚运第一捐款人的活动,颜海霞被找到了,也因此受邀前往北京观摩亚运会。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国力不强,基础设施薄弱,组委会缺乏市场意识和办赛经验,筹办亚运会面临很大资金压力,鼓励民众捐款自然而然成为筹措资金的一条重要通道。“全国人民都是东道主”,不仅是一句宣传口号,也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为亚运捐款也成为全国民众表达对亚运会支持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从1987年到1990年,北京亚组委集资部收到捐款共计2.7亿元。20年后,已是小学老师的颜海霞追忆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那一代人的选择。”

她说这话的时候,中国刚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亚运会也来到了广州。20年间的两届亚运会,已悄然完成了“提倡民众捐款”到“不提倡民众捐款”的蜕变。

经济的飞跃、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让办亚运从举全国之力变为举重若轻。北京亚运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广州亚运则签约了大约50家赞助商,赞助商和赞助金额均创亚运之最。北京亚运会上,每场比赛结束后从整理成绩到亚组委专用的小型印刷厂印出成绩公报并在新闻中心发布,需要15分钟;在广州,比赛结果从经裁判认定到上载亚运会官网向全世界发布,只需不到10秒钟。90倍的提速,是两个亚运之间的跨越!

相比20年前的“我为亚运添光彩”,广州则提出了“创造新生活”。珠江上的小岛海心沙,因举办亚运开幕式从旧厂房变身热门景点;岭南古村落猎德村,彻底告别脏乱差……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将举办亚运与重塑城市深度融合。一届亚运会,让广州城市建设加快了五至十年。

如果说北京亚运会浓缩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中破冰前行的身影,广州亚运会则凸显了一个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东方大国新形象。

9月2日,当雅加达亚运会落下帷幕,亚运会就将正式进入“杭州时间”。中国的亚运轨迹将延伸到西子湖畔。东道主杭州表示,2022年亚运会将体现“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四大特色,与城市未来发展规划相一致。

(小标题)从亚运赛场到更大舞台

44年,从参与到举办,亚运会影响了中国,也被中国深深影响着。彼此相拥,共同成长。中国的亚运轨迹凸显了中国体育和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丰富和提升了亚运会的品质;开放的中国更以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的大国担当,推动亚运会在亚洲文化交流和区域协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大概没有一个人会比李宁更与亚运有缘。

1982年,在新德里亚运会前的世界杯体操赛上,19岁的李宁在男子个人7个项目中独得6金,威震国际体坛;随后的亚运会他再掠4金,奠定“体操王子”的美名。上世纪80年代末,李宁退役,“李宁”品牌却登场亮相。

1990年8月,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李宁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庄严地从达娃央宗手中接过亚运圣火火种。几个月前刚成立的李宁公司赞助了北京亚运会火炬传递和中国代表团。横空出世的李宁牌伴着中华体育健儿的英姿,一起映入亿万中外电视观众的眼帘。

以北京亚运会为契机,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创业初期激情燃烧的岁月。

岁月流变,今非昔比,中国企业曾借亚运会登高望远,现已成为亚运会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来到雅加达,随处可见穿着中国361°服装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这家起步于福建晋江的民族品牌作为亚运会官方合作伙伴,连续第三届携手亚运;泰山体育为多个场馆搭建场地、提供器材……同时,从北京亚运会起步的李宁集团已是拥有10大品牌、总市值约185亿港元的港交所上市公司,李宁服穿在了不仅限于中国队的选手身上;而根据中国代表团合作伙伴安踏刚公布的2018中报,该集团上半年收益超百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

中国体育企业近两年迎来新黄金时代。体育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新动能的背后,是全民健身风起云涌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

一说起体育就是金牌的时代已经过去,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渐成全民时尚。微信运动晒步数,朋友圈里秀健身,打个“飞的”去跑马……是“健康中国”的生动写照。目前,全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约4亿,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格局初步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驱动着中国体育回归本源,造福人民。

在深化改革和全面转型中,中国体育正走出竞技体育独大的时代,步入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正轨。当体育开始真正发挥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外交领域的多重功效时,体育强国梦正汇入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中。

作为一个中国培养的日本乒坛名将,“瓷娃娃”福原爱一口地道的东北腔吸引了大批粉丝,成为中日友好交流的代表性人物;仁川亚运会的游泳赛场,孙杨为竞争对手朴泰桓庆生,成为亚运一段佳话;新加坡女乒连续两任主教练都来自中国,在刘国栋和周树森的执教下创造了历史新辉煌。

亚运会来到雅加达之际,恰逢“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倡之地。五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不断,相向而行共谋发展。本届亚运会的口号是“亚洲能量”,在亚洲大家庭又一次团聚之际,作为亚洲和全世界共同的语言,体育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独特能量,谱写绚丽篇章!(完)(记者夏亮、张泽伟、李丽、余谦梁、朱翃、刘宁)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的老人,生活越来越有保障!

下一篇新闻

微信2019年数据报告出炉,周末百步青年高达1200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